中国国际广告节落地海淀 中国广告协会会长盼行业拥抱AI
中国广告协会和北京市海淀区政府于8月22日完成签约,地点在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目的是将2025至2029年的中国国际广告节设在北京市海淀区,签约仪式圆满成功特别需要关注的是,今年亚洲广告大会将和中国国际广告节首次在同一地点同时举行,这种两个会议合并的创新做法,使科技、文化同广告产业的紧密融合有了更全球化的体现,成为北京发展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提升国际交流水平的一个具体行动。
政策引领:“科技+文化+广告”融合生态的国际化升级
202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强调要提升城市质量水平,打造充满生机的创新城区,延续城市传统脉络并增强其内在价值。海淀区作为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地带,凭借中关村前沿科技板块和“三山五园”的历史文化遗存,为广告行业的发展转型奠定了稳固的技术支撑和充裕的素材储备。这一地带汇集了抖音、快手、小米、百度等众多科技翘楚,不断借助前沿科技推动广告产业进步,在“十四五”阶段,全市广告产业的年收入总额持续超过四千亿元,2025年上半年度,具备规模的广告公司实现的营收总额较去年同期增长了百分之十点五,海淀区在此过程中扮演了关键角色。
凭借科技与文化双重优势,北京市正在构建全新的广告整合环境,促进中国广告行业走向全球化并实现革新。主办方表示,亚洲广告大会同期举行,将有助于扩展广告节的全球视野。亚洲超过二十个国家的260余位人士将分享全球广告科技最新实践,这些实践将与海淀区本地资源深度融合,促进形成“科技助力内容创造、文化增强价值传播”的完整体系,并朝着世界范围发展。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的负责人高念东发表讲话时指出,现阶段,数字产业呈现兴旺态势,广告行业正遭遇技术革新、业务模式更新、市场定位调整的重大转型。北京作为全国广告产业的前沿阵地,基础稳固且富有创新动力,正迅速转变为国际广告市场的一个核心扩张区域。
中国国际广告节签约仪式现场。
如今,中国国际广告节再次回到发源地,与北京海淀区这个以“科技创新”著称的城市郑重建立合作关系,这一契机使所有业内人士对前景抱有热切憧憬。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将继续一如既往地扶持广告行业,增加政策支持力度,提高服务水准,改善行业环境,为广告产业实现高品质发展不断提供强大助力。
战略协同:立足行业前沿,共绘五年发展蓝图
未来五年,双方将围绕三个主要方面,共同规划广告业发展新方向。其中,首要任务是建设全球广告科技示范区,以此推动产业数字化升级进程。借助海淀区众多科技公司的有利条件,广告节以“3+3+5+M+N”的整体布局为媒介,其核心活动包括3项主要环节,如举办启动仪式和高峰论坛,同时设有黄河奖、长城奖等3个重要颁奖典礼,还有创新科技展示、国际顶尖广告作品展览等5个专业展项,并围绕人工智能技术引领、数字化传播环境等关键议题,开展M个专项研讨会和N项辅助活动,旨在全面推动广告行业同人工智能、数字技术、元宇宙等尖端科技的深度结合,共同打造富有活力的产业创新环境。
再者,积极整合文化传承遗产、大学研究机构等要素,打造文化传播新途径。借助那些展览以及特色项目,广泛吸引全球创意人才,形象展现海淀区“科技创新中心+文化传承基地”的品牌形象,增强区域文化吸引力与全球知名度。
另外,双方会构建稳定协作体系,有效汇集行政扶持、公司资本、团体作用,促使活动与高新产业集聚区、学术机构、文化游览地的多种结合,打造出通过活动带动产业、以产业繁荣城市的持续进步格局。
携手并进:共促行业新发展,展望全球新坐标
岳立常务副区长在签约仪式上着重指出,海淀区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同时也是文化创意的孕育中心。这次五年合作关系的建立,既是双方资源整合的优质协作,也是着眼长远、共同构建广告领域全新生态系统的庄严决心,必将为海淀区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增添强大动力。
中国广告协会会长张国华谈到,中国国际广告节将把这次签约当作新的开始,在北京市及海淀区政府的扶持下,和广告行业的各位伙伴一起构思行业未来发展的新规划。未来五年,中国国际广告节将凭借海淀这片创新热土,催生更多科技与文化结合的标杆,达成创新进步与价值实现的双重飞跃,让广告行业成为带动文化兴盛、助力经济高效增长的关键角色。
多个企业的代表都表达了态度,这些企业包括抖音、腾讯、百度、小米、快手、网易、滴滴、爱奇艺、中国移动咪咕、蓝色光标、中视金桥、广告人文化集团等,他们承诺会积极投入到广告节的各种议程中,充分利用海淀地区的科技实力和具体应用场景,一起研究广告业的新样式和新方法,目的是为行业的进步和整体环境的兴旺提供新的活力。
这一期五年协议的签订,既意味着中国国际广告节迈入全新时期,也彰显了海淀区建设“世界人工智能发展中心”的意志和作为。随着科技助力艺术、文化激发交流,一个更有生机、更显全球视野的广告活动蓝图,正在海淀区逐步呈现。
2025年10月24日至26日,第32届中国国际广告节和第34届亚洲广告大会将在北京海淀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举办。
【对话】
中国广告协会会长张国华:要通过广告节强化AI这个主题
新京报:在人工智能与数字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从您的角度审视,这个以人工智能为主导的时期,对于广告领域而言,有哪些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
张国华表示,人工智能对广告领域的影响十分显著,同时也是最早进入该行业的科技。早期人工智能的一些用途,主要是为广告从业者提供便利,充当得力的助手。如今人工智能已经不再局限于那些基础的功能,而是贯穿了广告行业的整个流程,提供全方位的支持。例如,针对新产品的市场定位,人工智能能够提供方向建议,指出适合开发的产品类型,并在产品问世后协助进行市场研究,明确目标客户群体以及营销方法。接着,人工智能可以制定推广方案,包括选择合适的平台、传播渠道和宣传媒介来发布广告,广告发布后能够评估覆盖范围和成效,并据此进行调整优化,帮助你提升表现。在此过程中,无论是平面构思、视频构思,抑或是整体文稿的编撰、最终的交付环节,现在人工智能都能够胜任。因此可以说广告行业是率先受到人工智能影响、并获得显著促进提升的领域,人工智能对广告行业的助力作用十分显著。
中国广告协会会长张国华。
新京报:这个时代对广告人才的培育和发展,有什么新的要求吗?
张国华提出,广告人才的培养应从学校开始。他倡议高校的广告学科、营销学科必须开设人工智能课程。人工智能对各行各业都会带来变革,因此需在大学生群体中普及人工智能知识。广告公司的管理者、业务骨干以及新入职的员工,都应掌握人工智能,并深入学习和理解人工智能技术。我觉得现在抓紧学习、抓紧提升是非常重要的。
新快报:中国广告联合会打算怎样借助广告庆典的相关举措,促使业内接纳人工智能、海量信息等创新科技?
张国华谈到对人工智能的认知,目前存在很大差异,有些人很早就意识到了人工智能的价值,另一些人则对人工智能很陌生,或者只是略有了解。实际上,广告业和人工智能的时代已经来临,下一步是广告公司,尤其是中小型广告公司,如果不用人工智能提供帮助,缺乏人工智能时代的观念,就会很快被淘汰。因此我们借助广告节突出AI这一核心议题,或者需要着力宣传,促使整个广告界接纳AI,我们已经身处AI时代,必须正视这一现状,让行业整体迈向未来。
编辑 徐美琳
校对 刘军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