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人说话咱听不懂 咱也不敢问
很多东北人认为东北方言一旦说出口,马上就失去了地方特色,因为大碴子味儿似的发音容易让语言趋于统一,只要听到乡音,不管是谁都能模仿几句。江西人对此反问,你们了解方言数量众多,不仅外地人难以听懂,本地人之间也常常互相听不明白的困境吗?
先前有位博主撰文称自己并非江西人而是阿卡林省人,有网民调侃江西之所以鲜为人知,或许关键在于方言隔阂严重。彼此语言难以互通,自然阻碍了沟通协作与地方发展。
毕竟,在江西,骂人都得先请一个翻译。
part.1
我怀疑你在偷偷骂我,但我没有证据
动笔撰写这篇文章之前,上流君访问了部分来自江西各个地级市的本地居民以及外地人士,开展了一次小型调研活动,探究的对象是,当江西人使用地方语言交流时,其他人在脑海中会浮现怎样的念头。
当江西人在讲方言的时候,外地人在想什么?
“你怎么天天吵架?”
有一次我和父母谈完日常寒暄,同住的人面带忧虑地凑到我耳边,提出了那个让他困惑了整学期的疑问,他感慨道,我们家乡的口音语速很快,而且声音很大,听起来特别像在争执,感觉非常激烈。
“如果不是你发出了声音,我都不敢相信你在讲话。”
——你们赣州人讲话也太扁平了吧,连嘴都不张??
“如果我没听错的话,你刚才说了一句俄语?”
——请问你真的是正宗九江人,而不是俄罗斯饶舌之乡出身?
“你说的什么什么和什么,我怎么半个字都听不懂?”
很欣赏江西人使用地方语言时那种天然隐晦的表达方式,每次给家里挂电话,同住的人都能精确统计出我母亲参与的广场舞团队每周参与活动的次数。
当江西人在讲方言的时候,其他江西人都在想什么?
卧X好难听啊哈哈哈哈哈哈
——当部分江西人听到其他江西方言时的内心戏
同是江西人,他说的话我一个字都听不懂
——比如鹰潭人听赣州话
哈哈还有比我们那儿方言更难听的?
——比如宜春人听鹰潭话
卧槽,这个音他们怎么发出来的?
——比如九江话里的一些儿话
哈哈哈哈我绝对不承认这是江西省的方言。
——对,说的就是你,九江话
part.2
南部VS北部,差距不止一点点
江西省内,通行的汉语地方口语主要有赣语、客家话、江淮官话、西南官话、吴语以及徽语,不过这些只是公开被归纳起来的几种语言形式。
江西主要方言分布地图
真实而言,假如仔细计算,江西省的方言区分应当从乡镇层级开始计算,拿着语音分布图走访乡镇,所谓“十里不同音”绝非虚言。在这些方言之中,有31种被纳入了国家级保护项目。
江西人觉得,听外省人讲话要比听本省人讲话容易得多。以宜春、萍乡为例,它们与湖南接壤,湖南方言对其影响很大,所以这两个地方的方言基本上可以互相理解。
但在江西内部,同样一个词,差异那叫一个大。
以“磨叽”为例:
普通话——mòji
宜春话——jièdài
赣州话——mōmōduōduō
鹰潭话——mīmīmōmō
吉安话——sìmo
九江话——moqi
由于各个地级市内部方言存在差异,上述例子仅能代表部分地市方言情况
江西省的方言种类繁多且差异显著,彼此之间交流困难。按地域划分,多数赣西居民能够理解赣北的方言,但赣西和赣北的大部分人却完全听不懂赣南的方言。而赣南地区的大多数人坦言,他们也无法确保能听懂本地的方言,原因是从地级市往下每进入一个行政级别,方言的种类就会增加至少十种。
江西省中部和北部地区普遍使用赣语,这种方言是江西省内分布最广的地方语言,其使用区域占全省面积和人口的三分之二强,同时也在安徽省、福建省、湖北省、湖南省等邻近省份的部分地方能够听到。
赣语分布简图
赣语是中原移民带来的中原方言与赣地原住民语言相互交融的结果,它始于汉代,最终在唐宋时期完成定型。
南昌方言属于赣语的一种,其特色主要体现在发音方面,古时全浊声母在现代南昌话中,若读作塞音或塞擦音,全部变成了送气的清音。
邓超南昌话教学|来源:腾讯视频
尽管南昌话以“难听”闻名,说起话来像吵架
南昌本地方言蕴含深厚文化底蕴,不仅传承了许多宋代元代的词语,而且保存了商周时期的古老用语。
鹰潭方言归属于赣语体系,然而它与南昌方言存在显著差异,在某种层面上近似于南昌方言的慢节奏版本,不过其句末经常带有 yo、cei、lei 的收音,这些收音赋予了原本可能听起来像争执的“慢速南昌话”一种萌态,仿佛总是在向他人撒娇示好。当你在街上听到鹰潭人反复说着“吃了魔力哟”时,这并非指他们品尝了什么奇特的甜点,而是他们在彼此询问“今天吃了什么”。
宜春方言必须轻柔地、小声地讲,由于它的单字很多,并且许多是第四声调,只要声音稍大,就会让人觉得凶狠、没道理。假如听见宜春人高喊“巴萨”,千万别冲动地跑过去相认,很可能他只是看见了一只蜘蛛。
在赣南一带,客家话的使用更为广泛,主要散落在江西省南边那17个县,以及西北边的铜鼓县和万载县。
例如赣州,此地自唐代起即为汉民族客家民系核心居住区,区内七百多万客家人均使用客家方言。
并非所有赣南籍人士都会讲客家话,能够熟练使用客家话的人,其实比地图上所标示的范围还要稀少得多。
赣南地区多数地方使用客家话,不过,这里几乎每个乡镇都形成了独立的方言系统,而且各个相邻村庄的口音差异极大。
@网友“我太内向”:本人是大学在校生,在赣州待了两年,和当地多数县市的同学都能顺畅沟通,南康、崇义、信丰这些地方交流完全没问题。至于于都、宁都、石城、寻乌、安远等区域,只能勉强听懂,自己说起来很困难。其余县市虽然能听懂对方讲话,但自己表达不太流利。瑞金、会昌那边也沟通不畅,三南地区的口音能听明白,就是说话的调子跟我们不一样。
江西地方语言种类丰富,不单有赣语和客家话,还包含官话、吴语等语种,例如说话比较冲的九江方言,这个方言带有许多儿化音,被划归为江淮官话,又比如被评为“最难懂江西方言”的上饶方言,它属于吴语系统。
part.3
都是塑料普通话,赣普为啥张不开嘴?
江西人最让人一眼认出的时候,是他们说起普通话的时候,即便外省人还是容易将他们忽略,但省内同乡还是能够分辨出彼此是同一片天空下的人。
由于地方口音存在差异,不过只要谈到赣普,大家看法都一致,都是同样令人感觉不真实。
赣式普通话,又叫做降阶式人造普通话。所有翘舌音,全部当作平舌音来发。那些不能改成平舌音的,就在开头加上“ei”、“ai”这类辅助音。所有后鼻音,全都改成前鼻音来发。只要能单指完成发音的,绝对不会用双指。
@匿名江西网友:我第四次去考普通话等级证的时候,听见前面排队的一个小伙子讲的话,那口普通话,听起来不太地道,像是装出来的,有些字音发得含糊不清,嘴巴张得也不够大,样子还有点腼腆,我一下子就猜到可能是老乡,考完后一问,果然是他。
江西人普遍说方言时口型很扁,赣南一带的人尤其明显,发音时嘴唇无需完全展开,仅靠上下唇快速碰触就能急速吐字,因此多数江西方言听起来毫无柔和感,像是用刀劈砍般生硬。
即便在讲地方话时能张大嘴唇的赣北、西、东一带,一旦说起通用语,又会变得不太能张嘴。
part.4
学习江西方言发声的正确姿势
怎样单次饮少量清水,就能快速领会江西各地方言的发音要领?要说明白,这里只谈吐字发音,不涉及语言内容。
先呷一小口热水,在口中含着,若感到烫得嘴唇难以闭合,便表示已领会了学习九江话的初步要领。
当你把舌头略微伸直,开始想象你毕生宿敌正站在面前,紧接着就要脱口而出粗话连篇的时候,祝贺你,已经领会了南昌话的发音精髓。
如果你将南昌话的语速调慢4倍即可解锁鹰潭话;
假如你坚持维持南昌话的发音精髓,再试着让嘴唇略微鼓起发出一些单音节,这时你就已经完全领会了宜春话的核心。
从这里开始,你只需要把这种发音的宽窄比例减半,就能掌握了赣州话的发音要领。
当整个程序全都完成之后,模仿说普通话说起来,就能让人产生像是被江西人控制了似的错觉。
这些内容只是关于发声的要点,至于掌握多种江西方言,江西人士坦言:实在难以做到。
你知道哪些魔鬼方言吗?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