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引发的纠纷!险些打架,最后却闹出笑话
作者| 王河北
地方语言,就是指特定区域的用语。我国幅员辽阔,包含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种语言,其中汉语和少数民族语言之间的差异尤为显著。由于这些语言存在诸多不同,交流时容易产生障碍,有时还会导致误解或产生笑料。多年前,我因公前往济南东八里洼小区处理一些事务,事情办妥后,同乡梁兄驾车与我一同游览了数处名胜,欣赏了泉城风光,午后约了数位友人共进午餐,大家畅谈甚欢,不知不觉已近申时,心中渐感焦躁,同乡再三劝留,我仍执意返程,同乡晓春便驾车将我送至铁轨之畔,随后驶离而去。
临近年底,济南火车站十分拥挤,过往的旅客川流不息,来回穿梭,候车大厅里喧嚣吵闹,远远可以听见火车站工作人员通知即将抵达的火车,并告知旅客前往对应的验票口验票乘车。由于对流程很熟悉,我径直走向验票口。此刻排队等候购票的人群,宛如一条蜿蜒的长蛇,售票窗口的工作人员汗流浃背,而购票的旅客则焦躁不安,渴望立刻动身返回家中,队伍拥堵得几乎无法通行,购票者担心有人插队,在我前方排队的两位,一位是来自济南章丘的张先生,年龄在四十岁上下,另一位是山东德州的王先生,五十岁光景,说起来,我们祖上曾是同一家族。离检票口越来越近,前方仅剩两三个人,德州的王先生身材魁梧,伸出双臂,使劲将钱投向售票处,章丘的张先生不甘示弱,猛地向后用力,把德州的王先生推了回去,章丘的张先生嘴里不停用家乡话抱怨着,我不帮你,这一下德州的王先生可忍不了了,用本地话质问张先生,你怎么说话呢“我哪里说你坏话了?”张先生生气地反驳,“你刚才说的,我不管着你,这不是等于在指责我吗?”。张先生拼命地说明他指的是“我不照料你”,由于说话太快,张先生说的又是章丘的方言,结果越说明白反而越说不清楚,两个人越吵越凶,几乎要动起手来。周围的人都凑过来看着取乐!看问题清楚的人往往身处局外,卷入其中则容易困惑,因为我离事情发生地最近,所以能明白其中缘由。张先生讲的是章丘话里的“我不照顾你”,而德州的王先生却理解为“我不捣鼓你”,我是德州禹城人,在我们那里,“我不捣鼓你”确实含有贬义!因此王先生感到十分不悦。我弄清楚状况后,立刻上前劝说:“两位大哥,请停止愤怒,我听清楚了,你们之间产生了误会,不要再争辩了!”
张先生和王先生都是明事理的人,确实很给我面子,两人便不再争执了。我说:“王大哥,你误会了,张大哥是说我不照顾你,并非说我不帮你忙!产生误会都是方言造成的!”。原来是这样!至此,王先生顿时明白了,脸也变得红扑扑的!感到挺不好意思的,知错能改!忠厚老实的王先生紧接着就向章丘的张先生表达了歉意。张先生对此表示了赞同,事情就此告一段落,那场因口音产生的争执,在我的调解下得以平息,双方最终消除了隔阂,俗话说不打不识,他们最终握手和好,并向我表达了谢意,随后各自购买了返程的票据,打算回家过年,送别他们之后,我为自己促成此事感到十分欣慰,也随即购票,踏上了归途
旅途之中,对于当日所遇情景,我感触良多!暗自思忖:方知国度为何力倡在公共空间普及标准语,倘若人们肆意讲地方言,每日定会引发诸多笑料和纠葛!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