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未了!方言俗语背后藏着哪些有趣的二三事?
早先的时候,流传过这样一个段子:南方某处一个临时凑合的戏班子到镇上表演,头儿来到台下想探听听众的反馈。那时就听见有人讲,这帮人唱得真带劲!头儿不明白,就问:带劲是什么含义?那位听众连忙解释:啊,带劲就是说你们唱得非常棒。班主任非常高兴,在旋转的舞台上对观众深深鞠了一躬说:刚才有位男士称赞我们表演得特别棒,大家不必担心,接下来我们会表演得更加精彩……引得场下观众一阵大笑。也许这位班主任永远也不会明白,“特别棒”在我们鲁北那边是一个表示“最糟糕”的贬义说法。
老杨当年在天津谋生时,曾因方言差异闹出过笑话。他在街上游荡,常听见背后有人窃窃私语,说是一群老坦儿。他不明所以,就去问一位街坊。那位街坊笑着解释说,老坦儿是称呼外地人,意思是他们为人老实,心性直率。老杨居然当真了,高兴了好几天。其实,这个外号里头藏着轻视。
八十年代初到商河工作期间,某次在街上碰到一位故人,对方开口便道:近来可好?我一时没反应过来,不知如何回应。后来才知道,这其实是句问候话,表达的是询问对方状况如何的意思。说来有趣,我们家乡那边,“不咋的”通常含有负面含义。真没想到,区区百十公里,两地间的用词差异竟如此显著。在商河这边,两位熟人在分别时总会说一句:就此告辞。刚开始我还以为两人有啥约定呢,后来才知道是“再见”的意思。
商河任职满一年,我对于某些边远乡镇的方言俚语依然掌握不牢,回到家里就向家中有智慧的人询问,她却回答说“不清楚”。哈哈,我明白“不清楚”就是不知道的意思,但绝不浪费让“贤内助”指导我的好机会,于是开玩笑说:古人说,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知道却不说明也不好。“贤内助”眼睛转了转,只应了一个字:走开!哈哈,这回算是真正领教到了什么叫作“全国通用词”。
近些年,由于社会进步和普通话推广,许多人说话方式变得相似,不少地方方言和土话慢慢不再使用。在商河当地,连照看孙辈的六十到七十岁的老年女性,也开始学说标准汉语。人们之间的称呼也悄悄改变,原先的“婶子”“大娘”现在多叫“阿姨”,不论年纪多大的男性,称呼时都统一用“叔叔”。那个在八九十年代常用来称呼女孩子的“小姐”一词,如今变得非常不妥,人们转而使用“美女”来代替,这让人感到欣慰。随着大家整体素养的提升,一些存在了数百年乃至上千年的粗话,现在几乎没有人再说了,只有极少数人偶尔会冒出半个字。至于“爷爷、奶奶,大哥、大姐”这类称呼,在中国的大部分地方依然非常普遍。不过,那些叫法并非处处通用的,以天津为例,那里不论少女多大年纪都称作“大姐”,倘若换个地方,像老杨这样的老年男子,在街上称呼年轻女性为“大姐”,不被当成有怪癖才令人费解呢!说远了。
(图片源自网络)
《当代散文》这本刊物由山东省散文学会负责编辑,它是一个双月刊,主要刊登该学会会员创作的散文作品,同时也欢迎来自山东的散文创作者申请成为山东省散文学会的成员。山东省散文学会经常组织各类散文相关的活动,并且为作家们提供图书出版的相关支持,欢迎有意者进行联系。作品提交的电子邮箱地址是。
第二届“青未了”散文奖征稿要求
征稿要求文体为散文,核心围绕百姓日常、审视现实、展现时代风貌,具体涵盖鲁地风俗、文化随笔、现代生活三大方向。
作品需传递积极正能量,蕴含审美价值,适合广泛阅读,创作时间须在最近一年之内,作者需拥有作品的全部知识产权及公开传播的合法权利,杜绝任何形式的剽窃行为,全文篇幅不得超过一万字。
征稿时间
2022年1月14日至5月31日。
参与方式
安装齐鲁壹点软件,注册壹点账号,撰写内容,标题规范是“青未了|具体内容”。
文章末尾注明作者简介,壹点号为唯一投稿平台。
评选时间
2022年6月1日至6月30日。
征集活动一旦结束,评审委员会就会对提交的各件作品展开评定,然后将评选结果公布出去,同时会举办表彰大会和学术交流会议。
奖项设置
这个散文奖项设立了多个等级,包括最高荣誉的顶级奖项,还有两个次要的级别,另外还设有网络投票产生的特别奖项,以及作为补充的荣誉奖。
支持单位
山东省内的多个市作家协会,包括济南的、青岛的、烟台的、潍坊的、淄博的、东营的、滨州的、德州的、聊城的、济宁的、菏泽的、临沂的、日照的、威海的、枣庄的以及泰安的,还有济南市的文艺评论家协会也在此列。
宣发推荐
参评青未了散文奖的篇章会获得齐鲁壹点的大力宣传和广泛传播,精选之作将在齐鲁晚报青未了专栏发表。杰出的作者将受到特别的扶持和推介。
获奖佳作会从中挑选出优秀部分,收录在山东友谊出版社出版的《青未了散文奖精选作品集》之中。
壹点号当代散文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