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我国男性比女性多3490万,5年后差距有何变化?
5年前的性别差距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揭晓(2021年),众多网民对我国性别结构表示担忧:2020年,我国男性人口数量较女性人口数量多出三千四百五十万!
普通网友感到忧虑的缘由十分明了,男性数量较女性多出三千余万,部分人或许会面临婚恋难题。
某些学者特意就这个议题进行了说明:男性整体数量多于女性,并不表示男性适龄群体也比女性多,青年之间的性别平衡状况依然良好,因此恋爱婚姻方面的顾虑没有必要。
然而,与性别构成差异相伴的,另有一项统计,同样令人忧虑:每出生一百名女婴,对应着一百一十一名男婴。
也就是说,男孩出生111.3个,女孩才出生100个。
当前核心症结在于,新生婴儿性别分布极不均衡,这直接造成“男性人口较女性多出3450万”这一现象的根本性起因。
如果这种情况持续下去,男女人数差终归会传导至婚恋适龄人口。
我国“性别平衡生育”的观念已经广泛传播,然而新生儿的性别比例却与此不符,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什么造成了111.3的出生性别比
人口性别构成失衡,根本原因在于:男性地位更高,“重男轻女”的旧观念至今未消。
我国在生育方面的观念已经推行了很长时间,无论是一二线的大都市还是十八线的小县城,普遍认同“男孩女孩没有差别”的观念。
在部分乡村地带,或者城市里零星的家庭,"重男轻女"的情况仍然发生,有些人还觉得男孩能够"承继家业"。
例如,武汉有位女性准备生育第二个孩子,她听信了“吃海带有助于生男孩”的说法,于是每天大量食用海带,结果导致自身患上甲状腺功能亢进。
观念陈旧的环境里,性别歧视现象更为突出,即便是部分女性也持有类似看法。
日子久了,这种状况容易埋下祸根,例如乡村里男女比例悬殊,高额嫁妆、争夺嫁妆的现象屡见不鲜。
我国为了让出生性别达到均衡,多年以来采取了不少措施。
例如,我国禁止医院对胎儿进行性别确认,除非是出于医疗目的,也不准许根据性别进行人工流产,相关机构对医疗单位实施了严密管控。
现在再去医疗机构,向医务人员询问“孩子的性别”,负责诊疗的人员都不会回应这类问题。
比如,我们国家持续宣传性别公平观念,着力解决妇女儿童权益保护问题,健全女性相关权益制度,促使老一辈人明白“重男轻女”实为陈规陋习。
思想的变化需要很长时间,我国2020年达到的111.3性别平衡,是多年持续进步的成果,需要了解在2010年左右,我国的性别比例曾经高达令人震惊的122。
可以看出,我国为调整性别比例付出的种种措施,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当前又到了五年轮回之际,我国的出生人口性别结构是否得到了改善?男女性别总数量上的差异是否缩小了?
如今的情况,根本想不到
二零二五年一月,国家公布了最新的人口性别统计信息:男性人口数量相较女性依旧保持领先,不过两者之间的数量差距已经缩小到三千万以下,预计再过一二十年,男女比例将趋于均等。
在人口出生构成方面,我国第一个孩子的数量与五年前持平,不过第二个孩子的性别比例已经回归正常状态,具体数值为一百零六点七,这是一个令人鼓舞的发展!
部分网民感到不解:双胞胎的性别分配难道没有均等吗?为何会被视为标准?通常的婴儿性别比例,并非百分之一百,而是介于一百零三到一百零七之间。
男孩的生命力相对女孩来说较弱,在发育期间,不幸早逝的可能性要高于女孩;而社会对于男孩的期望,又略高于女孩一些,所以男孩数量稍多一些是符合情理的。
我国男女两性的人口构成,正朝着愈发均衡的方向演变:男性与女性的人口数量比例逐步趋于均等,现阶段这一比例已经确定为每104.34位男性对应100位女性。
在性别选择上,新婚夫妇更加追求“儿女成双”,二孩中的女孩数量持续增长,这一趋势在二胎性别比例中体现明显,未来男女比例将趋于均衡。
然而,当前国内新生儿的性别构成存在显著失衡现象,三孩群体的男女比例数值远超以往最高记录,局部地区该比例竟高达177。
此外这一现象遍及各地,即便在经济条件优越的上海,三孩的性别比例依然非常突出。
新生婴儿里面,有三个孩子的家庭非常少,对整体构成没有影响。不过,能够生育三胎的家庭,经济条件普遍好于常人,文化程度也相对较高。
这些人对男孩非常迷恋,表明“重男轻女”的观念,在我国仍然有一定余波,即便是在经济发达地区、富裕家庭也是如此。
另需留意:依据国内近期的人口繁衍数据,人口增长态势呈现积极变化,然而,老年人口比例持续攀升的现象也日益显著。
老龄化需要重视
截至2024年岁末,国内年满六十五岁的人口,已经累积至二亿二千万之巨。
这个数值从2015年开始持续上升,最近两年增长速度有所减慢,不过整体数量依然在增长。
当前,国内人口数量已经持续四年出现下滑,这表明社会老龄化现象日益加剧,年轻人将要承担的赡养老人的责任,也将随之不断增强。
我国竭力提升生育水平,目的是降低老年赡养系数,减轻年轻人的负担。
而如此情况下,更显得“生男生女都一样”的宝贵!
年长者步入晚年,终究要面对“安度晚年”的议题,可是如今,何处还能听到“依靠子女养老”的论调?新婚的年轻男女组建家庭后,照顾双方长辈是理所当然的责任!
女性在处理养老事务时的努力,一点也不逊色于男性,当代的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出生的人,对此有明确的认识,未来的性别出生平衡状况将会持续改善。
结语:
人口状况已有所改善,现阶段我国需着力维持性别比例的均衡,同时进一步提倡新生婴儿的诞生,通过这些措施,国内的老迈人口现象将逐步缓解。
希望我国的人口形势越来越好!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