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减89.81%!ST葫芦娃业绩现原形,知名审计机构为何给标准意见?
2023年业绩调减近九成,审计机构却出具标准意见
8月26日,ST葫芦娃(.SH)宣布遭遇交易所的纪律性处理措施。公司因连续多个定期报告中的财务数据存在偏差,且涉及的数额可观,更正工作的比例也很高,因此受到处罚。上海证券交易所就此对公司以及时任董事长兼总经理刘景萍、时任财务总监于汇进行了公开的指责。
先前,该公司在三月受到海南证监局的责令纠正处理。监管机构在实地核查时指出,企业2023年的年度报告里,关于营收和利润的财务数据存在失实情况,因此责令公司修正相关事项。
后来,企业内部核查发现2023年有些销售事项提前核算了收益,有些销售事项存在定价异常,又因为提前核算收益造成对应成本差异,使得公司先前披露的财务信息不够精确,需要依照准则实施前期会计差错修正,对2023年全年以及2024年上半年资产负债表、收益表里相关项目进行倒推重编。
有关先前会计差错更正的公告表明,企业修正的利润表项目涵盖经营收入、运营支出、科技创新开销、应收款项减值准备、税收支出等方面。
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为17.95亿元,较调整前减少1.10亿元,占调整前总额的5.77%;2024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8.89亿元,较调整前增加4223.53万元,占调整前总额的4.99%。调整后的归母净利润在2023年为1085.14万元,较调整前减少9564.64万元,占调整前总额的89.81%;2024年上半年为4109.25万元,较调整前减少3765.91万元,占调整前总额的47.82%。扣非归母净利润则由盈利转为亏损。
早些时候在2024年4月,ST葫芦娃公布了经过审计的2023年年度财务报告,其中显示全年实现营收19.05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6亿元,剔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0.82亿元,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这份财务报告提供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结论。
此次调整致使非经常性损益转亏为盈,ST葫芦娃于2025年8月,选定政旦志远(深圳)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对该公司2023年财务报告实施二次审计工作。
2024年业绩预亏公告不及时,内控报告被出具否定意见
事实上,ST葫芦娃在两个月前,就因为未按规矩准时发布业绩可能亏损的信息,被上交所点名批评过。
经核实,2025年4月23日,公司公布了《2024年度业绩预亏声明》,表示2024年度预计将产生归母净利润-2.80亿元至-2.50亿元,较去年同期将出现负增长;同时预计2024年度实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母净利润为-3.30亿元至-3亿元。接下来,根据4月29日公司公布的2024年年度报告,该公司在2024年度的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74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3.25亿元。
交易所表示,企业2024年所获利润呈现负数,须于2024年财年终止后一个月内,迅速且精确地发布经营状况预览,以便于让市场了解情况,然而该企业未在法定时限内公布可能亏损的声明,没有立刻将公司经营不善的风险告知公众。该企业的上述作为,不符合《股票上市准则》的相关条款。
根据前述违规行为和具体情况,上交所决定将公司、刘景萍、于汇以及担任董事会秘书的王清涛进行公开谴责。
值得留意的是,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担当了ST葫芦娃2024年财务报告的审计角色,针对该公司2024年财务报告,提交了附带保留看法的审计文书,以及表达否定态度的内控审计文件。
就否定性反馈的内部管控审计文书而言,立信公司明确,依据海南证监局的《关于对海南葫芦娃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实施责令修正举措的决议》,ST葫芦娃对其2023年财务数据进行了修正,此行为反映出ST葫芦娃的财务信息披露机制存在严重不足之处。
ST葫芦娃在外购研发项目的审批程序上存在不合规之处。公司向海南中旺医疗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以及盈科瑞(天津)创新医药研究有限公司采购的五个项目,其立项获准时间点均出现在总经理办公会议审议时间或合同签署时间之后。这种情况反映出ST葫芦娃在涉及重大交易审批的财务报告内部管控方面存在显著不足。
受此因素作用,公司股票从2025年4月30日开始,被采取了额外的警示措施。
关于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立信会计师事务所指出,首先,ST葫芦娃对其2023年财务状况进行了修正,立信会计师事务所难以取得充足且恰当的证据,用以判断该修正事项对ST葫芦娃2024年财务状况可能造成的结果。
ST葫芦娃的主要股东以个人名义,利用非公司员工的银行账户,向公司客户输送资金。2024年年底,公司账面上前十位的应收账款客户,其中部分在之后没有收回款项,或者收回的金额非常有限。审计机构立信所,无法确认这些客户是否存放了ST葫芦娃的产品,也无法证实公司是否已经完全完成了相关销售合同的义务,因为缺乏足够且恰当的审计证据。
第三项涉及ST葫芦娃2024年向海南中旺外购的研发项目共计八个,为此支付了4205.37万元,而2023年该公司的外购研发项目数量为四个,支付金额为1800万元。海南中旺的法定代表人同时担任总经理,并且该公司实际控制人之一与其存在亲属关系。海南中旺自2022年6月成立至今,除了ST葫芦娃外,没有向任何其他企业转让过研发项目。立信公司无法充分获取审计证据来确认上述外购研发交易的商业实质,也无法明确该事项对ST葫芦娃财务报表可能造成的影响。
值得注意的一个情况是,根据2024年的年度报告,ST葫芦娃从海南中旺那里采购的4个口溶膜项目,实际上是经由海南中旺转而委托杭州康领先进行研发的,而杭州康领先又进一步将研发工作委托给了北京新领先的子公司去完成。杭州康领先是ST葫芦娃的一个合营企业,在这家企业的股权结构中,ST葫芦娃与北京新领先各自拥有40%的股份。
到2024年年底,ST葫芦娃跟海南中旺之间有731.51万元是海南中旺欠ST葫芦娃的款项,同时ST葫芦娃欠海南中旺969.64万元,另外还欠了海南中旺510万元的票据。
上市次年业绩“变脸”,去年几乎亏掉四年盈利
ST葫芦娃在2020年7月面市,不过首次公开后企业营收就出现了下降,第二年虽然销售额有所提升,但利润却未能同步增长,整体经营状况下滑幅度超过了百分之四十。
ST葫芦娃的招股书显示,其报告时段为2017年到2019年,期间公司经营收入由6.55亿元增长至13.06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则从0.22亿元激增至1.20亿元。
2020年公司首次公开募股后,其年度营业额达到11.62亿元,与上一年相比减少了11.04%;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2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了0.97%。2021年,ST葫芦娃的营业总额增至13.54亿元,较前一年提升了16.53%;而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则下降至0.72亿元,同比减少了40.63%。
公司2022年时经营状况有所改善,到了2023年则面临营收增长但利润下滑的情况,并且在这一年里公司还遭遇了上市后的第一次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负增长。统计表明,2022年公司营收达15.15亿元,次年增至17.95亿元,前者较上年提升11.91%,后者增长18.49%;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在2022年为0.86亿元,2023年则降至0.11亿元,前者同比增加18.78%,后者下降87.34%;非经营性损益调整后的净利润在2022年录得0.68亿元,2023年变为负值-0.14亿元,前者较之增长34.96%,后者降幅高达120.34%。
2024年,公司经营状况持续恶化,各项关键财务指标均出现明显下降,具体表现为营收大幅减少,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急剧下滑,非经常性损益影响下的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也同步降低。
2024年,ST葫芦娃产生营收14.14亿元,较上一年度减少21.26%;获取归母净利为-2.74亿元,较往年少掉2629.23%;这个亏损数字,和公司2020到2023年四年累计的归母净利2.91亿元,出入仅0.17亿元;另外,实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母净利为-3.25亿元,同比亏损明显扩大。
利润率表现上,2024年公司利润率数值为47.85%;与去年相比,这个数值减少了2.86个百分点,而费用占比则提升至68.07%,相较去年增加了19.86个百分点。
公司说明,一些销售渠道的业务方式变动导致营业收入减少,依照监管要求,企业从外部采购的研发项目成本全部计入当期损益,研发支出里的非资本化部分相应增长。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里计入资产负债表的部分占19.02%,相较之下,2023年这一比例是36.44%。
到了2025年,ST葫芦娃的经营状况持续走低。企业估计前六个月能够赚取0到1000万元钱的母公司净利润,与去年相比降低了75.66%到100%;同时,预估实现非经常性损益后的母公司净利润在-2200万元到-1200万元之间,同比变化幅度为364.85%到585.55%。
ST葫芦娃说明,业绩预减的根本在于行业竞争态势发生改变,公司上半年销售总额减少致使盈利降低。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