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婿驮岳父看升国旗,这一幕感动全网

2025-09-05 -

一定要去一次北京!一定要去看一次天安门升国旗仪式!

那是新中国梦开始的地方。

真没想到啊,这次让咱们中国人感动得流泪的,居然不是本地人,而是个土耳其老外先哭了。

这个情景颇为奇特。原本以为举行升旗活动时,多数是中国人容易感动落泪,没料到后来,不知不觉间,竟轮到一位土耳其裔的老者肩膀在颤抖。他对于中国的传统故事和过往历史,似乎并不怎么了解。追溯背景,这位外国老者与天安门广场之间,其实并无多大关联,然而他却深受触动。这确实是发自内心的情感流露,由此可见,在特定时刻,国界就像消散的薄雾,难以阻挡人们内心的共鸣。

事情得从早些时候说起。那位老人家具体叫什么名字我们就不多说了,他是个土耳其人,女儿嫁到了中国的湖南。女婿是个非常热心的湖南年轻人,在新年期间听说岳父要来中国,就特别高兴,想要好好招待老岳父。他在大江南北跑了好几个地方,什么热干面啊、桂林米粉啊、重庆小面啊,凡是能吃的都吃了个遍,凡是能看的都看了一遍。老爷子就像刚从学校留学回来一样,对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兴致非常高。

这次来中国的最后一站,本来是老头儿一直惦记着要去登长城,他想亲手触摸一下世界七大奇迹的墙体,满足家里一个长久以来的夙愿。可没想到,到了北京的头一个晚上,刚下车还没缓过神来,岳父突然在微信群里郑重宣布,必须去看天安门升旗仪式。他说话的架势非常严肃,仿佛在确立一项人生准则。

实际上,国内许多年轻人习惯把观看升旗仪式当作一种流行活动,然而真正有多少人愿意在寒冷的凌晨三四点穿着厚重的羽绒服在广场等候?人数寥寥无几。起初,女婿建议不如多睡会儿,等天亮后再去游览长城,但既然老丈人坚持要参加这场仪式,那就必须全程跟随。既然这次不必加班,又何必错过这样的机会呢?

天色刚蒙蒙亮,老先生已经穿戴整齐了外衣。三点多时分,身体还困顿不清醒,心思却早已飘向远方。宽阔的街道上寒风呼啸,天安门广场那边却已经开始了活动。你若没见过凌晨四点的京城,或许就难以感受那些操着不同口音的男女老少,手忙脚乱地披着衣物搭乘地铁、叫车、甚至骑上共享单车,朝着同一个地方急切赶去。讲一句“不看到升旗绝不返回”,这绝非虚言。

悄悄说明,老人家整夜都未安稳休息。新郎开车时不停观察后视镜,唯恐长辈身体不适。等到时刻,小区入口刚一打开,反而是他丈父显得最为神采奕奕。那位洋人挥舞着五星红旗,那派头,足以让人笑出少年时的窘迫;在长安路行进中,遇见任何人都报以微笑,毕竟天色已晚,无人能辨认他脸上那两片彩色的装饰物。

向广场赶去时,奇妙的情况发生了。原先以为凌晨时分能找到理想的地点,不料那里早已挤满了人。周围传来隆隆的跑步声,吓得老人也加快了脚步。原本还劝慰"慢慢来,我们是观光客"的年轻女婿,转眼间就被妻子抛在后面。女儿跑得满脸通红,恐怕大学时的体育测试也没这般卖力,脚步轻快得像飞。她一边跑一边笑着呼唤:"爸爸,快点!"不抢位置只能看别人后脑勺!”

他们最终抵达了广场,却发现情况不对劲:所谓的最佳观赏位置和最佳拍摄距离,原本是留给深夜访客的。此刻围栏内外挤满了人群,层层叠叠,人们伸长脖子也仅仅能看到晃动的手机屏幕和林立的拍摄支架。

看到人山人海,老人先怔了一下,姑娘摇头说:“什么都没瞧见。”那位洋父亲也面露无奈,双眼细眯,似孩子抢不到糖,家里人顿时无精打采。场所气氛热烈,心境却骤然平静,也在情理之中。

女婿当时仿佛被施了定身咒,猛地一拍额头:绝对不可以!不能让你白跑一趟。汉子做事向来雷厉风行,几乎没有丝毫迟疑,立刻下蹲,用肩膀抵住岳父的腹部,将人稳稳地扛到背上。岳父起初还扭动着身体,嘴里说着“别这样别这样”,但见情形已经无法挽回,反而笑了起来,并且坐得笔直。就在那个时刻,“模范女婿”差点成了天安门广场上的焦点。

场中不少儿童都看得发愣:那位老外坐在中国青年肩上,观看旗升。他手握国旗,眼神明亮,若是不知情,简直像是这对父子有很深的革命情谊。

国歌开始播放时,大家纷纷举起手中的电话和相机,拥挤的人群中,传来断续却宏亮的歌声。人们自发地跟着唱,举着国旗的小孩,戴着绒线帽的姑娘,甚至还有一对刚运动完气喘吁吁的老夫妻——现场气氛就这样逐渐热烈起来。岳父父仰面而立,眼眶泛红。那个瞬间,他呼唤了女儿,呼唤了女婿,却只是默默注视着,神情复杂,仿佛凝视着某种既陌生又期盼已久的景象。

即便没能站在国旗最前方的那一列,当时,仿佛整个世界都变得鸦雀无声。他们不曾料到,这般景象竟会促使异国老者与国内青年产生共鸣,仿佛无形中牵起了一道细线——人生终局,所谓“迥异文化”“他乡异土”均显得微不足道。转瞬间,这个国家的叙事也演变成了他的个人经历。

再说,女儿捂着嘴哭了,她小时候,父母对她十分依恋,等她长大了,却要独自远行到遥远的地方;她时常思念家乡,偶尔也会有些失落。岳父年纪大了,身体状况不如从前,常常说“下一程就不赶了”。可到了长城入口处,女儿坚持要拉着他进去,说道:“奶奶的心愿,难道不就是你现在的心愿吗?”

老爷子心里总想着奶奶,她才是这个长城情结的关键人物。女儿当年打算远嫁中国,父亲很不赞成。现在的人都能明白,宝贝女儿嫁那么远,心里会难受。但奶奶当时却轻轻拍了拍老头的头,说道:人生在世,追求的就是幸福。国家界限有什么意义?相隔再远也是一家人!说不定还能去中国长城上走一走呢。后来奶奶遗憾没能见到外孙,这份惦记成了父亲的心事。这次来到中国,老爷子表面上是探望女儿,内里真正目的是给奶奶的牵挂画个圆满的句号。

这种家的感觉,谁听了都会细细品味。人们常说世界如此广阔,总渴望去探索,其实心灵的依靠啊,就包含在一餐饭食,一段旅途的相守中。女儿因父亲而感动落泪,岳父为女儿和祖国而感动落泪,就连我们这些旁观者,也禁不住鼻子发涩。

事情说到这个地步,其实没有人希望就此中断。他们一家,如今在中国日子过得非常平顺,二女儿已经顺利出生。家中相册里,又增添了一张岳父站在女婿背上的特别照片。

有人咨询,这个升旗典礼是否值得凌晨三点顶着寒风去守候,这实在难以断言,不过凡是踏入天安门广场的人,最终都会自行领悟其中的意义。

这一阵风拂过之后,你或许能在远方某个地方,体验到内心激动得泪流满面的瞬间,不是由于其他原因——仅仅是因为深厚的感情,仅仅是因为有彼此在身边。

有些情感,真的是连国界也挡不住啊。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