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黑暗、更诡异、更疯狂的PG动画究竟是什么样???

2025-09-06 -

虽然觉得没有什么必要,但还是简单唠叨几句吧。

大家都知道PG分级是什么意思吧?

这个影片级别仅比普通级(G级)略高,几乎每个人都能观看,这个等级比PG-13更加放心,通常有孩子的家长一看见PG标识,基本上就清楚,孩子可以随意观看,没什么风险。

最近上映的一些获得PG评级的动画电影,实际上在这个分级标准下,展现得极为阴郁、狂乱且带有成熟元素。

有些让人眼前一亮的感觉。

那就是,新版的“匹诺曹”

这部作品的命名颇具巧思,其名称为《吉尔莫·德尔·托罗的匹诺曹》,初听之下,或许会让人误以为这只是一个权宜之计的标题,然而它又带有极为显著的创作者印记,并非泛泛之辈所能赋予,而是属于陀螺这位导演的,专属的,匹诺曹。

这个命名方式,主要是为了让观众能够更好地区分,毕竟今年还有另一部《匹诺曹》的影片上映,那便是罗伯特·泽米斯基执导的《匹诺曹》。

我同样不明白,为何这类影片每年会推出两部作品。而且,根据豆瓣上的评分情况,可以看出,这两部匹诺曹在受评者的看法上,存在明显的不同。

虽然,这部评分5.6分的《匹诺曹》同样来头不小。

这部影片出自迪士尼之手,其蓝本来自他们早前的经典动画作品,影片的掌舵人是罗伯特·泽米吉斯这位导演,他此前曾打造过《阿甘正传》和《回到未来》,然而,近些年来,他专注于动作捕捉技术,因而创作了许多缺乏生趣的动画。

他的这个《匹诺曹》版本,可以说是真人版改成动画版的反面教材了。整个设定都相当稳妥,情节也照搬了动画内容,接着就是显得很讨喜,定位在幼儿层面,并且完全没有攻击性。

你完全不明白,为什么要再看一遍这个陈词滥调的故事,仅仅因为它是真人演绎的版本?

这或许也是《吉尔莫·德尔·托罗的匹诺曹》备受青睐的缘由吧。

与初始版本相比,他的叙事虽然大致遵循了原本情节的脉络,但仍然,着力促成诸多调整,特别是,你能清晰察觉到作者融入的个人偏好与主观呈现。

最终,他的这部动画在评分上,也明显高了很多。

此外,这部影片已经备受瞩目,有望成为颁奖季中表现最出色的动画电影之一,虽然能否获奖尚难预料,不过它在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提名名单上露面的可能性非常大。

这是吉尔莫·德尔·托罗首次执导的动画作品,属于广受导演们青睐的定格动画类型,并且根据IMDb的数据显示,这部影片可能是目前最长的定格动画。

定格动画总带着一种别样的怪诞气息,特别是陀螺的造型设计,更添了几分阴森,你能清楚地察觉到,这类动画作品往往透着股寒气。

参照泽米吉斯版匹诺曹的造型,可以清晰察觉到其中的差异。

这个泽米吉斯制作的匹诺曹,是个非常可爱,比以往动画版本更萌的版本,感觉特别亲切。

而下面的则是陀螺版的匹诺曹,就明显怪异了不少。

包括他的动态形象,也是这样的。

你肯定会察觉到其中某些异常之处,是不是让人联想到某个著名作品里的场景呢?

这个匹诺曹作品,融合了匹诺曹和弗兰肯斯坦的情节构思,这个事实,在早前的陀螺访谈里已经提过。这两个故事,都是陀螺童年时期的美好回忆。

在这部匹诺曹故事中,有一个重要的改动,原本老木匠已经有一个儿子,名叫卡洛。这个儿子非常听话懂事,老木匠对他充满了深深的爱意。

可惜的是,因为战争的原因,卡洛死于炸弹爆炸事件。

因为极其想念自己的儿子,老木匠才动手造了一个木偶,后来在蓝仙子的协助下,这个木偶获得了生命,最终变成了匹诺曹。

这么描述之后,是不是就有点弗兰肯斯坦的感觉了呢?

诡异感也就出来了。

而正如前文所述,这部作品最显著的调整是增添了战争的时代背景,叙事设定于三十年代意大利,具体而言,情节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展开的。

甚至,我们还看到了墨索里尼。

这并非陀螺首次选择二战作为其电影创作的题材。例如,他早前的作品《鬼童院》和《潘神的迷宫》,均涉及二战背景或战争元素。

事实上,这种战争背景能够令他的影片增添更多阴郁气息,营造出不安定的氛围,并且提供一个更能揭示人类本性的故事框架。

在《吉尔莫·德尔·托罗的匹诺曹》这部动画片里,剧情中蕴含的成熟韵味十分显著。

这儿的成熟气息并非说小孩子看不了。而是跟以前版本着重表现孩子相关的内容,比如仁爱、勇敢、家庭之情这些主题,形成了对比。

这一部探讨的话题显然更深。

他竟然想在这样一部普通级别的动画里,研究生死问题,生命的短暂和永恒,还有人类如何才能成为人的根本问题。

而且,讲得还挺有趣的,这倒也是本片的难得之处。

颇为奇特的是,该影片没有采用匹诺曹以往最关键的坦率与欺骗的核心议题,而是立足于匹诺曹的木制身躯,进而探究人类究竟是什么的问题。

关于人怎样才可以成为人,其实一直是本片的一条暗线。

对于这个问题,影片也给出了他的答案。

那就是:爱。

老木匠造出匹诺曹,缘于他对已逝儿子卡洛的深切怀念。起初,匹诺曹不过是他儿子的一个仿制品。

老木匠一开始就很爱匹诺曹吗?

这绝非事实,他仅仅想借此寄托对已故子嗣的哀思。

匹诺曹实际上只是仙子赋予生命的一件木制品。他相当于一张白板,缺乏情感体验,更不明白什么是爱。

他对一切的态度,都从天性出发。

开篇之际,他宛若一个纵情妄为的恶作剧者,在纯真之中显露一股作祟的冲动。

整个叙事过程,恰恰是使匹诺曹逐步认识爱、领悟爱,并着手实践爱。

这期间,不只是他对那位木匠的情感起伏,还有他对其他人的态度转变,通过这些经历,他逐渐产生了情感,从而真正蜕变为人。

这恰好是陀螺作品的一贯主旨,或许形态难看,甚至带有几分粗野,然而却拥有一颗质朴的灵魂。

也是他的作品可以打动人的原因。

当然,从整体故事结构来看,这部动画片的情节和以往的动画片相似,都是讲述匹诺曹去马戏团演出,以及遭遇海上冒险等众所周知的故事情节。

然而,即便如此,也融入了许多创新元素,诸如,由于匹诺曹被设定为木制生物,主创人员便认定他不会死亡。

那么,一旦某个角色得以复生,他便会意识到,他人的存续终究是短暂的。他必须以自己的方式去承受分离,这一点反而给这部电影增添了一些别致之处。

电影极力运用他能够复活的情节设定,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具体来说,他并非真的不死,而是被彻底消灭后仍能重新获得生命,经历一次又一次的轮回,在此过程中不断汲取经验,实现自我提升。

甚至,因为这个特点,他还被征召入伍,并引入战争的主题。

我对这个版本的匹诺曹很感兴趣,因为他不是什么听话的孩子,实际上是个非常淘气的家伙,他对周围所有事物都很好奇,甚至会有些许捣蛋的倾向。

因此,他可能会狂热地想要投身军旅,甚至高喊自己热爱征伐这类言论。其实,这些行为都是他努力适应人类社会的方式。

他面对众人对他的畏惧时,会反问,为何耶稣与我皆由木料构成,人们却敬奉耶稣,却对我心生恐惧。

而这样的对白,其实还挺妙的。

这部动画片被定级为PG,因此制作过程中不得不遵守很多规则,这让那些期待陀螺出品更加阴森恐怖作品的朋友们感到有些遗憾。

但是必须明白,这仅仅是PG级别的划分而已!核心受众依然是儿童,能在这样的前提下,创造出如此丰富的全新素材和多元的视角呈现,着实非常不易。

即便在狭窄的场地中,影片依然展示了诸多怪诞的情节,比如这位死神。

这真是少儿电影会出现的角色形象么?

匹诺曹的鼻子,在早先的版本里,顶多只是变长了些。可这次,它竟然变成了一棵树,这实在太奇怪了。

这就很陀螺了。

另外,又了解到一则颇为有趣的传闻,在《匹诺曹》这部作品中,其反面角色的形象呈现为某种特定样式。

听说,是陀螺向心仪的游戏角色三岛平八表达敬意,这实在太滑稽了。

或者是被泽米吉斯版《匹诺曹》看得无话可说,原本对《吉尔莫·德尔·托罗的匹诺曹》,是全无期待的。

不过,这部作品在艺术表现和故事情节方面都令我感到十分意外。虽然,它属于PG级别的动画制作,因而存在一些束缚。然而,它依然非常值得欣赏。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