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武僧一龙创造的神话,缘何走向破产?
武僧一龙的名声在武林中早已传开,他接连击败了来自不同国家的对手,有时甚至在一瞬间就解决了战斗,似乎已经无人能敌,四周响起了阵阵欢呼,然而这个传说最终受到了现实的无情挑战。11月4日晚上,武僧一龙在昆明体育馆面对泰国拳王西提猜,这位一直擅长迅速终结对手的一龙,竟然也被对方击败了。耗时极低,对战中,那人几乎完全无法进行反制,一株巨木突然被撞断。
后来又冒出些议论,说一个一龙不能代表中国武术,一龙败了不代表中国武术也败了,可这些人恰恰忽略了,当初一龙胜出时,是在为中国武术争光,怎么输的时候就完全不管了?
一龙败北并不能象征中国武术的整体水平,该门派有它突出的地方,也有它的短板,存在能够取胜的对手,也面对过无法战胜的挑战,用傲慢无礼或毫无价值来评价中国武术都显得不恰当,关键在于,那些在关键时刻呼吁冷静理性的人,之前为何没有行动?
一龙的实力究竟如何,寻常民众难以分辨,难道专家们也无法看透?他出拳的威力有多大,会对人体造成何种损伤,攻击方面有哪些缺陷,防御方面存在哪些不足,他的打击效果怎样,承受打击的能力如何,借助现代的数据分析手段,一切都会变得清晰可见,胜负早已没有疑问。然而这么多年过去,我们见过几次专业的评估报告,又听到过多少揭露内情的消息?
这类赛事早已不再具备竞技性质,反而与娱乐紧密相连。它本质上是一种商业运作方式,通过制造明星,再借助连战连捷的情节,使这个形象坚不可摧。为了提升吸引力,还要融入弘扬民族特色、继承文化遗产等元素,把商业活动伪装成体育竞赛,把个体描绘成传奇人物。如此一来,才能有效激发民众的兴奋感,点燃观众的参与激情。天上的星辰逐渐显现的过程,就是那个市场逐步走向公众视野,从外围走向核心,变成众人瞩目的过程。要是没有像一龙那样经验丰富、战无不胜的武术高手,会有多少人去关注武术呢?
能力并非关键所在,捧红艺人的活动才是核心要素,唯有成功打造明星,方能从中获利,因此,专业素养被忽略了,标准规范被忽视了,求真务实的态度被遗忘了,人们都在谨慎地守护着这个传说,所谓“一位货真价实的泰拳好手,必须历经重重考验,才有资格向一位动作片明星发起挑战”,这便是这种传说的极致表现。
一龙走红的方式,与那些在戛纳电影节走红毯、在维也纳音乐厅开演唱会的人,所采用的手法如出一辙。外国人是否关注无关紧要,专业层面的认可度也不必在意,音乐厅里是否有人听也不关键,关键在于拍下几张照片,然后向国人宣告,自己已经抵达,是替大家去的,网友们因此立刻就缴械投降。一个习武之人从底层武术爱好者逐步成为僧侣,接着又成为门面,这个过程是伴随着丰厚的物质回报的。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