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笑头条君临阵换帅,薛之谦等综艺咖能撑亿元片酬?

2025-09-06 -

十月四日,优酷制作的喜剧节目《好笑头条君》第二期重新播出,出乎意料的是,首季该节目的主持人贾乃亮在节目上线前被换掉,接替他的是贾乃亮的好友陈赫

陈赫同视频名人张全蛋的初次合作也赢得了一些媒体的称赞,不过,第一季中原本表现中庸的贾乃亮被突然替换出去,由此引发的热烈讨论正在不断升温,有传言称陈贾两人可能因工作分配问题而产生矛盾,也有人对综艺节目中明星的高出场价表示疑问,更有人关注头条君是否会重新主持以话题形式进行的脱口秀,这些讨论都反映出当前娱乐行业对于综艺明星频繁跨界却作品内容雷同的现象感到迷茫。

讨好90后的玩法可以长久吗?

凭借优酷平台的支持,《好笑头条君》曾因掌握海量数据而备受期待,它整合了众多热门搜索和视频的丰富信息,对于90后群体的喜好拿捏得十分精准。根据读娱君的查询,这档节目在第一季播出期间就获得了2亿播放量与良好评价的双重成功。

制作方表示,第一季节目遴选主持人贾乃亮及演出嘉宾佟大为、韩庚、马可,均基于对目标群体数据的研究分析,是经过精心挑选的结果。可以推测,这次更换主持人的决定,可能是出于商业层面的考量,陈赫的主持特色与节目组每期策划话题的融合,或许更能满足当下观众的喜好,意图为节目开创主持界跨界的成功案例。

该节目是一档以话题为主的喜剧综艺节目,其中主持人的即兴表演和幽默短片是两大核心内容,主持人的职责在于衔接整个流程,可以说,挑选合适的人选直接影响节目效果,陈赫凭借其独特的喜剧特质战胜了贾乃亮依靠“父女关系”带来的关注度,这被视为优酷土豆在综艺领域对当前明星选择困境的一种创新尝试。

陈赫是从《跑男》这类全国性娱乐节目中历练出来的资深综艺人,他的首次尝试跨领域担任主持并不显得突兀,他与张全蛋搭档组成的“赫包蛋”组合,令习惯了主持人单方面讲述的观众们非常认可。这种节目里嘉宾间互相调侃、扮可爱搞怪的表现形式让人感觉很新鲜,不仅开播第一周收视就突破了千万级别,微博上相关讨论的点击量达到了1点8亿,更是在微博的综艺节目排行榜上取得了亚军的好名次,让大家开始猜测接下来剩余的十一次节目会是什么样子。

从一组商业推文的内容中也能看出制作方对这档节目的重视:节目紧随年轻群体所关心的社会焦点,设置了12个各异的喜剧方向。现场主持人的即兴表演和外景拍摄的幽默桥段轮流上演,协调了室内喜剧与户外喜剧的比重,加快了节目的讲述步伐,使演播室和外景各自成为两个强劲的喜剧中心,有效地招徕网友持续关注......

初看之下,好像是这样,节目内容与年轻人关心的主题高度契合,确实更容易触动他们的心弦,然而,那些追求新鲜感的年轻人能否持续支持,却是所有综艺节目普遍面临的难题。深入分析《好笑头条君》的观众反馈,用褒贬不一来形容或许有些过分,不过大多数赞扬集中在主持人和节目形式上,例如“选的主持人真是太棒了,把全网最幽默的人都聚集在一起了!”这些话语,例如,肯定是操作失误,我居然察觉到陈赤赤与蛋蛋之间强烈的情侣气场,等等,使人不由得心生担忧。

当段子还是之前的那一个

在评论的另一面,充斥着“为何我觉得毫无笑点呢!”、“这个笑话太陈旧了!”之类的声音。

《好笑头条君》第一季从众多段子中筛选出56个向观众展示,这是节目赢得大量观众的重要原因之一。节目的观众群体中,男性占53%,女性占47%。年龄分布显示,17至24岁的观众占40%,25至40岁的观众占25%,整体以年轻观众为主,其中大学生群体构成了重要组成部分。

《好笑头条君》在基础层面重新推出后,依然保持着以往的特色,强调“优秀的幽默作品应当切中社会问题,启发人们深入思考”,十二期节目将围绕十二个不同的议题展开,也就是为年轻人提供十二个可以发表意见的焦点,以此最大程度地吸引年轻人的关注和互动。节目形式上,除了户外喜剧短片和棚内脱口秀,还加入了演播室小品、相声、趣味测试、掰歌、诗朗诵、歌舞以及采访虚构人物等环节,节目时长也从十几分钟扩展到了30分钟。

官方评论里,这种节目编排手法体现制作团队极力营造欢乐的用心,例如首期脱口秀《什么什么是什么的之父母的逻辑》、《什么情况之我不是亲生的》,还有外景拍摄的喜剧短片《有则改之》,描绘了一位父亲不论儿子行为好坏,都要用“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来教导他,由此引发一连串有趣的故事。

然而这种为了搞笑而来的拼凑,真的就是好笑的吗?

而且,三十分钟内就要快速往返于两个棚子之间,既要欣赏脱口秀,又要观看舞蹈表演,那个常被当作笑料的“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真能让每个人都会心一笑吗?虽然新形式或许能吸引人尝试一下,但内容实质上还是老一套,就像用新瓶装着陈年旧酒,可里面装的还是昨日那杯平淡无味的白开水,在这样逐渐变冷的季节里,恐怕很难让人接受。

优秀的喜剧作品,偶尔并不追求繁复的表现手法,像小岳岳的相声,假如观众真心愉悦,即便表演持续半小时,也不会切换频道。喜剧节目的过度使用导致笑点变得稀少,这始终是业内关注的焦点,因为精彩的笑料需要深厚的现实积累,然而目前众多节目频繁邀请嘉宾,使得这些嘉宾的表演模式很快被看透,当观众对他们在舞台上的重复动作感到厌倦时,想让他们拿出新的创意,确实非常困难。

总价过亿的段子手综艺咖成为标配后

近两年来,综艺井喷带来的效应之一——内容同质化。

当前形势下,2012年“限娱令”实施后,众多卫视的相似节目被大幅压缩;直至2013年《爸爸去哪儿》的出现,行业才寻得新路径,由此引发新一轮季播节目角逐,最终导致每年超200档综艺作品集中播出。电视节目数量增加,嘉宾变得非常抢手,许多知名艺人备受追捧,每期节目出场费高达上千万元的消息屡见不鲜,因此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在去年发布了《关于严格规范真人秀节目制作的若干意见》,目的是控制节目中名人的过度曝光。

去除大牌效应,具体到去掉顶级明星,期间岳云鹏、贾玲、大张伟、薛之谦等擅长幽默表达的各路艺人纷纷现身,这类艺人既能够确保节目中的欢乐气氛,又具备较为适中的身价,从而让制作团队拥有更大的运作余地,因此常常被当作紧急情况下的首选方案;备受欢迎的还有那些自带网络特色的艺人,他们凭借段子手的形象在网络上迅速走红,之后通过节目和访谈让更多人认识,最终成为拥有固定粉丝群体的综合型艺人。

众多制作团队争相邀请,一位艺人同时参与多个电视节目已是普遍情况,以薛之谦为例,仅在今年的二月至七月间就接到二十多档节目的邀约,迅速跻身娱乐节目的热门嘉宾行列。某媒体在相关报道中提及,节前邀请大张伟和薛之谦参与节目时,他们的出场费大约在每期三十万元左右,而今价格已涨至每期七十万或八十万元上下。通过这种估算,可以看出明星们每年能够参与二十多个节目,实现年收入突破一个亿的可能性非常大。

听说那位喜剧界的代表人物宋小宝、岳云鹏,单期节目的酬劳或许已经达到了十万元上下,至于谢娜、贾乃亮等人,就算采取合并报价的方式,他们的身价也遵循着顶级艺人的标准,这个节目更换负责人,除了节目内容层面的考量,是否也牵涉到费用方面的考量呢?

也许存在这样的缘由吧,毕竟综艺节目的报酬非常可观,与电影界顶尖演员的片酬800-1200万相比,这类节目通常起步价就在3000万,是明星们常规收入的四倍还多;综艺节目的录制时间和空间安排比较灵活,不像电影需要几个月的周期,拍摄完成后就有充足的时间去参与其他项目;和电影电视剧的拍摄标准相比,综艺节目的制作要求要简单许多。

过高的演出费用无法掩饰作品的窘迫,综艺领域的扭曲,甚至导致演艺圈滋生出许多“重心放在节目,拍戏反成次要”的不良现象,或许,最终只能寄望于主管单位出台相应法规加以规范了。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