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回家!祖国与人民从未忘记、永远铭记这份荣耀

2025-09-14 -

9月12日10时57分,运送第十二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的空军运—20专机,在辽宁沈阳桃仙国际机场徐徐降落,30位志愿军烈士遗骸与267件相关遗物,由该专机从韩国安全运抵国内。机场方面以“过水门”的特别仪式,恭迎志愿军烈士遗骸荣归故里。

上午十一点二十五分,第十二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牺牲人员遗骸归国仪式启动。现场气氛十分肃穆,所有参与人员向牺牲人员遗骸行三次鞠躬礼。

放眼周遭,在场的许多人眼中噙满泪水,这些泪水饱含着穿越时空的挂念,也饱含着对英勇前辈们的深切敬仰。

旗帜作为遮盖物,军乐声声不断。仪式一结束,志愿军牺牲者遗体安放的车厢,在七十辆警用摩托车排成的护卫队伍中,由六辆军用车辆载着,前往沈阳抗美援朝牺牲者纪念园。

时隔七十余载,英雄终于回家了。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武装力量赴朝参战七十五周年纪念日。经过两年零九个月的惨烈战斗,相关部队取得了关键性战略成果。众多将士为了国家、为了民众、为了世界和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为欢送功勋归来,解放军航空兵在飞行标识、空中联络及地面通讯等环节都进行了细致规划。大型运输机选用“长河五十”作为呼号,四架伴随的战斗机则采用“胜利”代号。此举寄托了人民空军对革命先辈跨越时空的深切追思和崇高景仰。

不论流逝多少岁月,我们总在此守候英雄归来,这是第五次由礼兵武继洋负责烈士遗骸迎回任务时说的话。

全国见义勇为的杰出人物张宝付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他表达说,即便已经离开工作岗位,仍需率先领会为国牺牲者的崇高气节,身为华夏儿女,骨气必须始终昂扬不屈!

仪式进行时,表演艺术界人士朱一龙回想起自己扮演过的抗美援朝军人形象。他情绪激动地表示:七十余载光阴流转,国家终于接你们归来了。今后,我们也将承载你们的夙愿不断前行。

视频加载中...

‌‍‍‌

英雄们的业绩永载史册,英雄们的名字千古传颂。他们是我们心中永恒的典范,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从沈阳桃仙国际机场出发前往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全程29.7公里,沿途摆放了将近3500面国旗。大型电子屏幕上滚动播放着“山河铭记您的功绩 我们感念您的牺牲”“祖国从未遗忘 人民永远怀念”“以城市名义 欢迎英雄归来”等字样,鲜艳的旗帜迎风招展,许多人眼中含着泪水,共同期盼着英雄归来。

运送逝者灵柩的行列慢慢经过,道路两旁聚集了不少专程来送行的民众,他们朝着队伍前进的方位持续注视,久久没有离开。

人群中,来自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的员工代表十分突出,他们手捧沈飞自主设计制造的军用飞机模型伫立在路边。沈飞技术专家刘伟建谈到:“身为航空工业战线的一员,我们的战斗机捍卫国家的领空,护送英烈灵柩归来,我们倍感荣耀,也为祖国如今的兴盛感到欢欣鼓舞。”

非凡时期激励非凡品格,宏伟目标依赖品格指导。抗美援朝战役铸就的卓越抗美援朝品格,是我们无比宝贵的品格积累。

刘金池是“黄继光英雄连”的军人代表,他语气坚决地表示,自己等人承担着组织和民众的重大期望,他们有决心、有信念,也有实力去克服所有进犯的对手。

九月十三日十点钟,第十二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牺牲人员遗骸安放仪式,会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的志愿军牺牲人员纪念广场进行。

自2014年起,中韩两国已经圆满完成1011名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的交接工作。退役军人事务部有关负责人透露,到目前,已经成功完成了前11批共计981名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的鉴定与核对,并且成功为28位在韩志愿军烈士寻回了身份,联系上了他们的家人。

进入陵园后,91岁的志愿军老兵曾国兴执意取下胸前佩戴的奖章和纪念章,换上了最简单的军服。尽管在战场上立过功勋、负过伤,但他认为这些经历远不如牺牲的英烈们伟大。他强调,自己始终怀着崇敬、效仿、怀念之情对待他们。

从九月十一日开始,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将开展以抗美援朝英烈为主题的展览,展览名称为《最可爱的人》。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管理中心社会教育部负责人王春婕表示,这个展览由退役军人事务部烈士纪念设施保护机构牵头,中国国家博物馆、辽宁省退役军人事务机关、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抗美援朝纪念馆共同执行,展览包含三个板块,分别是特级英雄人物、一级英雄人物以及英雄群体。许多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抵达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观看这个展览,向逝者敬献鲜花,寄托哀思。

早秋时节的烈士陵园,天空湛蓝,松树和柏树郁郁葱葱。95岁的朝鲜战争老兵程茂友刚在九三阅兵活动中观看,稍作几天短暂休养,便急切地赶往沈阳去接老战友:“只要我的身体还能支撑,就要亲自到现场迎接他们。这次,我要把阅兵典礼的壮观场面讲给他们听,国家已经变得强大了,你们可以安心长眠了!”

(胡婧怡、辛阳、王栋参与采写)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