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觉醒最快方式揭秘:过情关,你做到了吗?

2025-09-19 -

汤显祖在《牡丹亭》中,如此描述杜丽娘的深情:

[]

听起来无比浪漫的一句话,细思之下,却透着深沉的悲哀。

许多女性,毕生以情感为重心,在情绪的激荡里反复挣扎,最后却沦落到身无分文的地步。

这也是大师曾仕强所言的原因:女性毕生要经历的首要考验,便是情感这一关。

生命如旅,情关似隘。

唯有奋力跨过那道坎,方能领略广阔的风景,也才能明白自己存在于此的根本目的。

01

常言道,有情饮水饱,无爱催人老。

许多女性都曾认为,人生最大的福气就是遇到心仪的对象,就算因此承受无数艰辛,也觉得毫无怨言。

然而,情爱本身是最虚幻莫测的东西。

把爱神化,赋予它过重希望,就好比迷恋海市蜃楼,必定会破灭的空想。

过去读茨威格笔下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情书》,总让人替女主角感到难过和可惜。

少女十三岁时,与潇洒不羁的文人R初次相遇便深陷爱河,从此便开始了她自我牺牲式的恋情。

她封闭了全部的年轻岁月,足不出户,不结交朋友,只专注于追踪R的踪迹。

长大以后,为了能和R搞好关系,她甚至甘愿降低自己的身份,像短暂逢场作戏那样和他来往。

从此以后,虽然清楚R已经找到了新的伴侣,并且她自己也已经怀孕,但仍然希望保留这份感情的痕迹,决定要把这个孩子生下来。

然而命运并不如意,没过多久,孩子就因流行性感冒不幸离世,她因此精神失常,也染上了严重的疾病。

临终之际,她写下自己的一腔衷情,以信件的形式寄给了R。

可即便读完了这封信,R的脑海中依然回想不起她的模样。

为了这份情意,她牺牲了宝贵的生命,然而得到的,仅仅是一场只有自己参与的虚假表演。

很多时候,痴情不是美德,是一种执念。

过分看重感情,表面上是追求真爱,其实,是个人心理发展尚未完善所致。

自身缺乏自主性,就倾向于过分倚仗别人,试图通过情感来弥补内心的缺失。

到最后,既背离了追寻幸福的初衷,又给自己留下累累伤痕。

想起歌手许美静为情所困的故事,很是唏嘘。

她年轻貌美之时,曾两度付出真心,可惜这两段情缘,最终都以失望收场。

自那时起,敏感脆弱的她,便一直沉湎于情伤中无力自拔。

乃至于患上了抑郁症,不得不告别歌坛。

凭借她的歌艺,只要能尽早摆脱情感失意的困境,专注于工作,完全有机会开创一段崭新的人生旅程。

可惜,过分迷恋情感搅乱了她的思绪,使她在爱恨交织的困境中不断沉沦。

《时有女子》中写道:

我毕生期盼能被珍视妥藏,好好安顿,用心守护。不让心惊,不让身苦,不让四处漂泊,不让无处栖身。

理想中的爱情总是美好的,但现实中的爱情是一把双刃剑。

可以让人甜如蜜,也可以置人于死地。

如果你过分珍视情感,同时缺乏独立担当的意识,那么这种情感最终会变成伤害你的武器,彻底摧毁你的未来。

02

心理学家弗洛姆说过:

不够纯真的感情,源于我渴求你,才对你动心。真正的感情,起始于我珍爱你,才懂得去珍惜。

这句话,道出了很多人深陷情关的缘由所在。

总想着让自己成为被呵护的对象,盼望借助依赖和牵绊别人,来换取长久的安宁与快乐。

却忘了,强求一段错误的关系,才是对自己最大的消耗。

苏青成为李钦厚妻子之后,常常要承受他的不忠和暴躁性格,这种情况持续了很久。

为了维系这段婚姻,苏青决定不再表露不满,在长达十年的期间里,她先后为李家生下了四个女儿和一个儿子。

她一味退让,结果丈夫的傲慢却变本加厉,毫不掩饰地贬低她。

有次家中米缸见底,苏青打算向丈夫讨要一些钱用于日常开销,不料对方竟抬手给了她一个耳光。

猛然一拍额头,苏青幡然醒悟,那个男人已毫无价值,她再无必要投入感情,唯有解除婚姻关系才是最佳选择。

刚与对方解除关系时,李钦厚还在期待苏青出糗,认为她作为女性且拖着孩子,日子肯定过不下去。

未曾料到,苏青因《结婚十年》一跃成为畅销书作者,又依靠经营能力,出任杂志社负责人。

这正应了禅宗所言:心无所执,而生妙境。

人生就是这样,你害怕什么,就会被什么所困。

当你放得下执念之际,反而是你活出海阔天空的明朗与自在之时。

芬兰女画家海莲娜倾心于埃纳尔,将自己举办画展所获得的资金,用于支持他前往挪威进修艺术。

本想着等埃纳尔游学归来,就可以与她携手相伴终老。

她等来的,是埃纳尔寄来的致歉函,信中说明他遇到了心仪的伴侣,已经订婚了。

情感上的剧变,让海莲娜承受巨大痛苦,她一度精神失常,被送入医疗机构疗养。

值得庆幸的是,在海莲娜接受治疗之后,她终于重新认识了自己,并且从这一过程中领悟到:

应当将心灵依靠置于易逝的情感之外,应当着力提升自我,应当成为自身可靠的鉴赏者与守护者。

正是因为曾经有过那样一段时光,她才逐渐形成了与众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法,最终成长为一位深受人们敬重的现代风格画家。

非常赞同一个观点:你倾心于的那个人其实很平凡,是你的情愫让他显得与众不同。

许多联系,远不如你预想的那么关键,人们最终各自走向不同的人生道路,这其实是时势使然的结果。

领会了这个道理,那些困住的情感枷锁自然就会消解。

那个你曾以为“非他不可”的人,也自会变成“不过如此”的人。

03

太过执着于感情的人,就是在走一条危险的钢丝。

要么倾尽所有,热烈相恋;要么经历波折痛苦,变得固执偏激,决心不再轻易动情。

长期沉浸于戒备森严的心态里,生命必然缺乏轻松愉悦的体验。

《世说新语》有记载称:最高境界的人能够忘却情感,但这并非意味着没有情感,忘却情感是指内心沉寂而不被情感所扰动,如同将其彻底遗忘一般。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真正心智完善的人,不会有意躲避情感欲望,而是明白要豪放不羁地应对情感难题。

就像我很喜欢的演员郭柯宇。

在家庭陷入困境的那段时期,她一度失去了方向,因为无法得到丈夫章贺的体谅和关注而感到十分不安。

在多次尝试仍无法修复关系之后,她逐渐领悟到,生命短暂,应当勇于承认并修正过失。

之后她毅然选择放下过去所有痛苦纠葛,与章贺和平分手。

她接下来的几年,把心思和力气都投入到了自我完善上,精进表演技巧,最终凭借过硬的本领,让演艺生涯达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

她此刻全身洋溢着从容洒脱的神采,这是脱胎换骨的体现,也是历尽情海波折后的升华。

人和人的相遇,冥冥之中自有因果。

生命中遇到的每一个人都有其存在的价值,然而并非所有情感关系都能经历完整的开始和结束。

既然这样,何不用一种既带感情又不受情感束缚的开阔胸怀,来应对事物的发生和消失,以及人的来去匆匆。

英国女编辑戴安娜·阿西尔曾经经历过未婚夫的不忠,不过在她心目中,这仅是人生中的一个阶段罢了。

今后依然能够无所畏惧地投入感情,不过不论和哪个人相处,都坚持一个信条:

坚持做自我,探索属于自己生命的乐趣。

在她八十九岁那年,她将自己丰富多姿的毕生经历,撰写成回忆录《黄昏将至》,并因此荣获科斯塔传记奖。

很认可这样一句话:

所谓经历情关,并非遗忘,而是释怀,是你能借助过往去进步,不断迈向更优秀的自我。

不要因为过去的已经消失而难过,也不必因为得不到的人而固执地停留。

当我们借助他人的到来和离去,认清自己,达成内在的醒悟与进步,这便不会辜负这次遇见。

英雄气短,儿女情长。

喜欢一个人原本没错,只是我们必须在变幻莫测的境遇和人心难测的变化里懂得自我守护。

可以真心待人,但不必执着于人。

留不住的关系,且随它去;唤不回的感情,且让它走。

宝贵的时间精力要用来精进自己,提升自己,过自己喜欢的生活。

到那时,你终会发现:跨过情关,天地皆宽。

自身是无可比拟的,无论旁人是否眷顾,都不会影响你活出更加灿烂洒脱的模样。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