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来笑一笑!外卖离谱评价商家回复超好笑
“老板,你家饺子皮是租来的吗?
咬一口就急着收回去。
深夜时分,这条留言登上了区域热门榜单,吸引三万民众关注,就连邻近售卖卧具的店铺也因之欢欣鼓舞。
别急着划走,这不是单纯沙雕合集。
最新发布的《2023年送餐风趣调研》指出,这类“话多”的反馈比上一年增长了三成半,机构因此设立了一个“精彩留言”板块,其关注度迅速赶超热门话题。
最令人咋舌的是“食品识别”环节,百分之四十二的抱怨都指向“这玩意儿到底是肉还是橡皮泥”。
有人拍摄了道黑胡椒鸡排,随文附言称,基因化验结果显示,与已分手的伴侣一致,并非人类。
商家回怼:“鸡走得很安详,顺便带走了你的前任。
十分钟后,这张留言遭到截屏并在网络上疯传,数量高达两万个,导致该店铺当天销售量激增百分之四十。
温度争议排第二。
一位东北大哥给了汤面差评:“送到手里能直接泡脚。
老板回应道:朋友,我们这是送餐服务,不是快递温泉,下次请注明需要加冰,我会适当放慢速度。
”大哥反手改五星:“就冲这嘴,我认了。
最会玩的是奶茶店。
有人嫌珍珠不够圆润,经营者便推出“形态各异却很甜美”的新品,宣传单上写着“人生本就没有太多完美,慢慢品味便会顺畅”。
新品上线一周,销量把隔壁连锁按在地上摩擦。
别以为只是图一乐。
李松蔚教授是心理学领域的专家,他认为,这种互相调侃以获得疗愈的方式,可以看作是一种经济实惠的心理疏导:顾客将烦心事转化为幽默故事,商家则借助幽默化解这些烦心事,两方的情感都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得到有效释放。
现在有些老板开始给客服发《幽默应急手册》:
碰到有人抱怨“饭里发现头发”,先回应“或许厨师近期掉发较多,我代他致歉”,再附上光头图片,最后退还三块钱,这种处理方式带来的效果,比直接赔偿二十元要显著得多。
平台也偷偷改算法,同样四星,带梗的点评权重更高。
接下来呈现离奇光景:有参与者为求榜单名次,特意购入一客米饭,撰写两百余字说唱段子,用餐后申请退款,反获两百个点赞。
说到底,大家不是饿,是缺个能接梗的人。
屏幕那头的“已读秒回”,让深夜的出租屋暂时有了堂食的热闹。
下次叫送餐服务,不要立刻抱怨,先琢磨如何把负面评价变成单口喜剧——也许你的旧爱,就在邻近的餐馆准备反击。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