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住亲戚家3天花3000,竟被笑话不懂事,免费的真最贵?

2025-10-03 -

刚偶然看到一段视频,里面一位作者抱怨过她和母亲外出旅行期间,寄居在亲戚住所的那段体验。

动身之前,作者原本计划预定住所,却被母亲阻止,理由是酒店费用过高,不建议浪费钱,建议住到亲戚家去。

作者认为有些不妥,感到颇为踌躇,母亲却十分洒脱,反问有什么不妥当的,毕竟都是家人呢

总不能空手去吧?两人去超市一顿采购,花了600块。

到了姑姑住处,姑姑口中说着欢迎光临,表示不必携带礼品,然而脸上浮现的喜悦,似乎并不十分自然。

夜间休息变得困难。亲戚住所仅有两间休息室,十岁的堂妹不肯和父母合住一室,抱怨道:家中男父鼾声如雷,实在令人心烦!后来,博主又建议选择外出投宿,但母亲以开销过大的理由再次拒绝了这一想法。

第二天,博主和妈妈、姑姑、表妹一同外出游玩。抵达目的地后,她争着购入入场券,总共花费了六百三十元。

在景区商店,表妹看中一个玩具,妈妈又抢着付了钱,450块。

晚餐期间,姑姑特意介绍了一家别致的饭店,博主在用餐过程中偷偷结了账,共计花费了580元。

深夜,博主无意间听见姑父向姑姑诉说不满,说出去玩却没有预定住所,姑姑则安慰道,稍作忍耐,最多逗留三四天而已

临走前,妈妈还给表妹包了个红包,又花了500块。

博主算了一笔账:钱没少花,还讨了人嫌,我这图个啥?

其实亲戚这边也烦:为了陪你们,自己的作息和计划全被打乱了。

入住之前务必彻底清洁,更换被褥并整理床铺,离开后一两天内还需再次打扫、清洗。

平时上班已经够忙了,还得抽空应付这些,真的累。

许多网友持有相同看法。有人表示,除了父母及公婆住所,无论前往何处,即便对方住处再大,也绝不接受留宿。可以携带些许礼品进行探望,但就寝务必选择酒店。酒店即便面积不大,也能确保个人独立空间,不会干扰他人,也不会扰乱对方的生活秩序。

有网友称,自家也不乐意接待外人留宿,即便交情再深厚,也必须维持适当距离。

能用钱解决的事,真的别轻易动用人情

可老一辈的人,却特别爱讲人情、拉关系。

有路人表示,从前搬迁时,家中长辈执意要求三位堂兄弟参与,导致家具碰出了痕迹,后续宴请开销达六百元。倘若选择使用货车出租服务,连同装卸费用仅需一百二十元。

另外有人讲,母亲常常让她搭乘亲友的车子,沿途,既要争着出油费,又要宴请对方,花费早就远超车票,对方也没把她直接送到目的地,还需自行换乘下一程。倘若推辞,母亲便会指责她不体谅家人,缺乏对亲情的重视。

有些长者对于这笔开销始终想不明白,钱款开销巨大,人情往来也欠下了许多,究竟是为了什么?这真如同“舍弃了芝麻,却失去了西瓜”。

也有明白人。

一位年轻男子赴沪执行公务,借机领着双亲游览,未告知定居本地的堂兄,独自隐匿于旅店,翌日方行联系,登门之际特意置办了鲜果与土产。

大伯家条件比较困难,中午在餐馆用餐时,他们悄悄先结了账。吃完饭后,大伯热情地邀请他们再多待几天,他们表示车票已经买妥,马上就要返回了。

这位年轻人处理这件事非常得体,家人之间虽然关系密切,但还是要把握适当的距离,对方如果经济负担重,就不应随意打扰,这才是真正的敬重。

说到底:人情债,最难还。

关系想要舒服,就得保持适当的距离。

宁愿花钱买自在,也别让“人情”成了彼此的负担。

免费住亲戚家3天花3000,竟被笑话不懂事,免费的真最贵?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