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吹嘘!印度7次申请入五常皆乌龙,连被否决资格都没有
(改写版)
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否决权,民间有个比喻叫做特权通行证。这项权力并非儿戏——只要五个国家中任何一国反对,再关键的国际决定也会受阻。要获得这份特权通行证?必须跨过两道难关:不仅要在联合国193个成员国中获得三分之二多数支持,还要五个常任理事国一致同意。这种难度,好比在国际政治的钢丝上表演。
这一体系自1945年问世以来就引发诸多讨论。现任联合国负责人古特雷斯焦躁不安,声称若不进行改革,该组织将陷入停顿。回顾历史记载便会明白,那项否决权并非虚设。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与英国的ULTRA密码解读计划以及苏联的红色交响乐情报网络深刻影响了战况,而中国的抗日战争则牵制了上百万日本军队。冷战期间,美苏将否决权当作博弈工具,苏联外长莫洛托夫在1946至1956年间,累计投出80次反对票,因而获得否决大师的绰号。
这种难得的特权,自然招致各国觊觎。印度自尼赫鲁时期起就心生向往,七十多年来始终以亚洲代表自居。网络上传言其七次申请四次遭拒纯属谣言——联合国档案库中根本查不到相关记录。实际情况是:欲增补常任理事国席位必须先修订《联合国宪章》,可印度连修宪程序的入口都还没接触到。二零一一年,他们联合日本、德国与巴西组建了四方协作机制,然而由于日本涉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过往争议以及美国的暗中阻挠,这支被寄予厚望的常任理事国候选团队尚未正式亮相便宣告解体。
印度后来态度强硬宣称,如果被拒绝加入就自行退出群体,这个决定在国际上并未引起重视,反而成了社交场合的谈资。中国崛起的过程才是真正你死我活的较量。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本该顺理成章地接替原有席位,美国却以实际控制权为由进行阻挠。对此,我们采取了1950年派遣志愿军过境鸭绿江的行动,经过三年艰苦战斗,将联合国军从鸭绿江区域赶回了三八线附近。彭老总曾言:西方强敌数百年间,仅在东方沿岸设几尊火炮,便足以欺凌国家,这种局面,已然成为过去,再难重现!
1962年那场中印边境冲突,真是给了印度一个狠狠的教训。印度当时有美苏两国的军事支持,自诩为世界排名第三的军事大国,可最终却被解放军打得落花流水。新德里市民甚至开始修筑防御工事,可这场亚洲霸权之争的结果早已明朗。不过,真正的较量还在后面——那就是核武器的比拼。当苏联的技术人员离开时,他们还嘲笑中国人永远造不出原子弹,但我们的科研工作者用算盘计算出了原子弹引爆的关键数据。1964年罗布泊出现巨大烟柱,全球核国家数量因此增加。
1980年东风-5导弹成功命中南太平洋靶区,表明我国已具备全球投送能力。此前早在1971年,当联合国大会以多数票通过2758号决议接纳我国时,美国代表布什私下承认,一个已掌握核武器、氢弹及洲际导弹技术,且能单独对抗十七国军事联盟的国家,若被排除在联合国之外,确实有失体统。
现在中国行使否决权时非常审慎,六次否决涉及叙利亚的提案都是为了制止更多无辜民众遭受杀戮,相比之下美国在巴以议题上就投了43次反对票,最近还独自否决了加沙地区的停火草案,事实说明:国际社会的主导地位从来不是乞求得来的。当你在新德里的大街上大声呼喊政治口号时,中国的科学家们正在努力研究下一代通信技术;当印度的外交代表在联合国的殿堂里分发香料米饭争取支持时,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的舰载战斗机正从南中国海的海面上一掠而过。五个常任理事国的席位并不是优先特权,而是需要用核武器、导弹和人造卫星、辽宁号航空母舰、天宫空间站这些实实在在的成就作为交换才能获得的参与资格。正如钱学森先生曾经指出的那样:拥有强大的国防力量和将这种力量束之高阁,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