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评:为何要让蒙超的段子来得更猛烈些?

2025-10-15 -

梁学东

致乌兰察布队:我们备好佳酿,也磨利战袍,昨日,蒙超半决赛期间,通达融媒公众号发布了一篇“战斗号召”,言辞真挚,举止得体,气势昂扬,决心必胜,既强调“友情至上”,也渴望“一较高下”。很快,微信阅读量激增,网友评论踊跃,内容透露出支持、结交,还有共同参与。

实际上,在“战斗檄文”发出之前,乌兰察布云视频号中的那些笑话也常常引发对抗的叫板,有时球迷们会一起放声歌唱,喊出“远征通辽再决胜负”。比赛还没开始,两队的竞争氛围和球迷的热情已经在赛场之外、网络上蔓延开来,幽默大师们让蒙超的赛场内外变得热闹非凡,形成了绿茵场外的虚拟较量与网络上的激烈碰撞,一种足球的趣味盛宴、大众的广泛参与正逐渐显现。

回看苏超,搞笑高手在绿茵场上同样是赛场气氛的促进者和煽动者。有人批评苏超,“比赛其实打得不好”,马上就有人回应:“我难道是为了球技来的吗?”确实,撇开比赛本身,苏超联赛其他层面的影响更大,幽默段子和文化创作就是重要特色。

在那些擅长讲笑话的人看来,江苏的十三个城市被称为“十三太保”,他们竞争的目标是“比赛要领先,友情要靠后”,彼此之间不讲人情世故,只有对赢得胜利的强烈追求。苏超期间涌现不少风趣的趣闻轶事,让地域间的较量显得格外生动有趣;南京和南通为争夺“谁是真正的南哥”而展开互动,苏州、无锡、常州三地暗自较劲,镇江与扬州因发展问题存在矛盾,徐州与宿迁上演“楚汉对决”,宿迁同淮安围绕洋河和今世缘产生竞争,连云港跟淮安关于“真假美猴王”的话题不断,这些充满趣味却带有竞争意味的地域玩笑,在现实社会中迅速成为吸引眼球、制造话题的传播焦点。

此外,接连不断的胜负相关趣闻,不仅迅速点燃各队主场城市的竞技狂热与荣誉感,还吸引全国观众参与调侃,赛事话题在民间广泛流传,城市特色借助网络大力宣传,实现了互利共赢乃至多方共赢的局面。现阶段,苏超每场比赛都出现购票困难的情况,这既促进了全民参与体育活动,推广了足球理念,也为各城市经济文化交流共同繁荣奠定了基础。

此外,苏超的幽默大师在某种程度上揭示出各地风俗习惯、资源禀赋:原本知名度不高的镇江,因“醋都”的戏称而让人了解到其制醋历史悠长。扬州的炒饭,泰州的早茶,盐城的麋鹿,常州的萝卜干等等,这些地方特色纷纷亮相,呈现出生动丰富、多姿多彩的江苏风貌。

过去人们常拿他们开玩笑,说江苏人像是散兵游勇,不仅口音各不相同,彼此之间也缺少更为紧密的归属感,很少能产生共鸣。然而现在,江苏这片土地上,操着各种不同腔调的人们,终于找到了彼此沟通的桥梁,有了共同关心的焦点,以及对即将到来的较量充满期待。这种情况下,由于幽默大师们天马行空的创意不断涌现,苏超促使各个都市的独特气质与内在情感得以自由抒发、彼此呼应,同时使观众和爱好者们的情绪与见解相互碰撞、深入沟通,由此产生的系列足球盛事促进了大众的互动交流以及城市的联动发展。

蒙超今年刚刚开始,我认为,这不仅是接连不断的足球竞技,也是文化旅游的展示,更能带动潜在的商务往来。内蒙古东西距离远,地方文化不一样,经济模式也不同,在大家制造话题和形成笑料的带动下,蒙超也能让足球的含义更加丰富,不再局限于比赛本身。盼望借助足球这项世界通用的交流方式,在肢体对抗、集体协作里,抒发各盟市之间的情感、情谊和理想;借助地方特色和讨论制造笑料,使自治区所有城市都能彰显各自的个性特征和风俗习惯。

蒙超比赛结果并非关键,核心在于展现那种源自血脉的激情和协作,这种激情和协作既彰显了足球运动的奋斗本色,也象征了模范自治区各民族如同石榴籽般紧密团结在一起。这个群体的丰富想象力,并非源于对短暂流行的网络称号的追逐,而是来自重新激活地方文化的自信心和内在动力,同时促进各个城市自然地结合到区域共同进步的整体故事里!

让脑洞大开的蒙超段子和造梗来得更猛烈些吧!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