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量中国这五年:十组关键数字,见证经济跨度
“十四五”阶段,各项事业同步发展,促使中国经济持续迈向新高度。媒体归纳了十个重要数据,记录这五年间的显著进步与飞跃。
——经济总量连跨新关口
“十四五”期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持续突破110万亿元、120万亿元、130万亿元的多个阶段,2024年已达到134万亿元以上,以不变价格衡量,较2020年提升了23.9%,平均每年增长5.5%。根据权威评估,2025年国内生产总值计划突破140万亿元人民币,在当前发展阶段,这一阶段内的经济增幅预估将超过35万亿元人民币。
——人均发展水平获新突破
中国人均GDP由2020年的10632美元增至2024年的13445美元,连续两年突破1.3万美元大关,在全球中等偏上收入国家中位居前列;全员劳动生产率(以2020年价格衡量)从13.8万元/人增至17.4万元/人,年均增速达6.0%,比同期经济增速快了0.5个百分点,整体发展效能显著增强。
——研发经费增速世界居前
2024年,全国整体科技研究开发开支总额突破三十六万亿元,在全球范围内排名第二位,这个数额是第三位的日本的三点五倍,也是第四位的德国的三点七倍。在“十四五”规划实施的最初四年时间里,我国研发经费的年增长率达到百分之十点五,这一增速不仅超过了预设的指标,而且在整个世界主要国家经济体中表现突出。
九月二十九日,全球最大离心机的内部构造首次公开展示。中国新闻社记者王刚提供照片。
——内需驱动力持续提升
2021年到2024年期间,国内需求对中国经济进步的平均作用程度达到了86.8%。在这之中,最后消费的开支平均作用程度为59.9%,比上一个五年期间增长了11.1个百分点。资本投入在改善供应构造方面的效果也在不断显现,2021至2024年间,高科技产业的投资平均每年增加13.5%,这显著超过了整体投资的增长速度。
——多元贸易格局加速形成
如今,中国已经和150多个国家建立了贸易联系,在“一带一路”伙伴中的贸易占比从2020年的29.1%增加到了2024年的50.3%。在“十四五”规划的前四年里,中国与东盟、拉美、非洲、中亚等新兴市场的货物交换量每年增长超过10%。中欧班列已经能够覆盖欧洲26个国家内的200多个城市,总共已经发运了超过11万列。
——外商累计对华直接投资超“十三五”总额
过去五年里,中国对外商投资领域放宽了诸多限制,制造业方面完全取消了准入壁垒,国际国内市场联通的通道变得更为顺畅。从二零二一年到二零二五年五月,外国资本总共在中国直接投入了四万七千亿元,这个数额超过了上一个五年规划期间的全部投资,“来华投资”的形象愈发鲜明。
——制造业规模全球居首
2021到2024年期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的年实际增幅达到5.4%,在全球中的占比接近30%,其整体规模已经连续15年稳居世界第一位,超过200种关键工业产品的产量位居全球前列。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的占比,从2020年的33.7%增加到了2024年的34.6%,重点产业链的自主管理能力也在不断加强。
七月份三日,于安徽省芜湖市埃夫特智能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的汽车领域喷涂试验基地,相关技术人员正在开展工业机器人的智能化喷涂作业测试工作,中国新闻社记者张强提供影像资料。
——建成全球最大可再生能源体系
在“十四五”阶段,我国建成了规模全球领先且增长迅猛的可再生能源系统,这类能源在发电总量中的比重已增至接近六成。从二零二一年到二零二四年,太阳能、核能以及风力发电的总量每年均实现百分之二十点三的增长,社会整体消耗的每三度电力就有一度属于清洁能源。那个时期,我国人均经济活动能耗累计减少了百分之十一点六,是全世界能耗水平降低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
——居民生活品质持续提升
依据第三次全国时间利用普查数据,2024年,中国民众从事家庭事务的平均每日时长较2018年缩短了28分钟,民众日常生活状态得到改善。2024年,全国每百户家庭汽车保有量达到51.2辆,较2020年增加了38.0个百分点,民众生活条件不断进步。
——粮食生产连获丰收
2024年,我国谷物收获量首次突破1.4万亿斤大关,较2020年多收了740亿斤,并且已经连续十年维持在1.3万亿斤以上水平;每个人平均能分到500公斤粮食,超过了国际上认为的400公斤粮食安全标准,确保了我国民众的吃饭问题完全掌握在自己手里。(完)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