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瓜子情缘,一段难以忘怀的别样情感

2025-10-18 -

小耿同事即将步入婚姻殿堂,她特意将喜糖、花生还有瓜子带到我们工作的地方。我特别爱嗑瓜子,享受瓜子在口中咀嚼时散发出的独特香味,我确信,我和瓜子之间存在着某种特别的心意和联系。

那个年代早期,乡村生活相当困顿,物资非常短缺。我年纪还小,家中零食稀少,偶尔尝到一点糖,就能开心很久,这种情况持续到我哥哥姐姐们开始工作。二姐搬到城里定居,每逢周末,她和姐夫总会回家探望父母,那时我才明白,葵花籽经过处理,可以变成特别好吃又香浓的瓜子。

姐姐送来的葵花子,我格外爱吃,爸妈总会先给我留下一小堆。放学回家,我就直奔正屋,埋头猛嗑,不一会儿地上就堆满了瓜子壳。父亲总是和颜悦色地挨着我,一边帮我剥壳,一边同母亲说笑。

我过去是个贪吃的小家伙,嗑瓜子非常迅速,样子也十分急切,嘴巴特别爱吃东西。我常常趴在沙发里,不停地嗑着瓜子,专注的样子,简直和中学时上课听讲的我一样认真。我用牙齿把瓜子壳咬开,接着用舌头舔一下,一颗瓜子就滑到嘴里了。二哥笑话我动作很杂,我回敬他,说他"笨,连个瓜子都吞不下去"。大厅里不时传来阵阵欢声笑语,嗑瓜子的时候气氛显得很有趣,大家彼此相处得十分和谐,关系也很融洽。

我习惯用门牙嗑瓜子,时间长了,门牙上就出现了明显的缺口,我把它们称作“牙洞”。后来,总有人留意到我门牙上的破损,我就笑着说明,这是“牙洞”。这时,我便会想起早逝的父亲,想起小时候全家围坐嗑瓜子的场景,心中顿时感到难过,鼻尖也变得酸涩,眼眶也有些湿润。

长大之后,我依然爱嗑瓜子,随着大家日子越过越好,瓜子的种类也变得五花八门,有炖鸡汤调的,有焦糖调的,也有原汁原味的,含在嘴里,依然香气四溢,让人心情舒畅。近些年,瓜子又添了新式样,是用一种个头特别小的向日葵籽——油葵制作的,我却没心思一颗颗地磕,随手抓一把,就往嘴里送,嚼完的壳子就随手扔进了废物箱。老婆取笑我了,说她觉得我像猪八戒吞人参果的模样,我抿嘴笑了笑,没吭声,接着又往嘴里塞了一把瓜子,滋味很足,就是偏咸,完全没了文雅气派。“注意点,小心噎着,别卡着。”老婆嗔怪道。儿子在旁边看得直乐,老婆顿时脸颊微红,扭过头去。我心里顿时觉得暖暖的。商店里售卖着西瓜子、南瓜子等新奇食品,瓜子不再是罕见的吃食,广泛进入了家家户户,成为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这些成就都得益于党的改革开放政策。

那一年,我同妻子成婚,母亲特意嘱咐我们置办婚礼所需的瓜子与糖果,并再三强调要多置办些。婚假将满之际,母亲取来一个硕大的洗衣盆,将瓜子、糖块以及花生混杂其中,而后装入方便袋之中。随后,第二天,工作场所就堆放了些糖果、花生以及瓜子,紧接着数日,教职员工们都感到十分愉快,地面每天都被大量的瓜子壳覆盖着,这可让轮值打扫的老师们相当忙碌。母亲表示,同事们对我十分友善,需要好好地款待他们一番。母亲那份知恩图报的心态如同黄金般璀璨,散发着耀眼的光辉,指引了我的一生,照亮了我前行的方向。

“这瓜子味道真好!”放学后,新到办公室的教员们吃着香脆的瓜子,讨论着去没去小耿老师婚礼的安排。“这瓜子带着肉汤的风味。”我细细嚼着瓜子,想起往昔时光,惦记着小时候,全家围在炉火边,蜷在沙发里,一块块分享瓜子的温馨画面……

这瓜子的滋味,如同热腾腾的鸡汤一般!又像春天里怒放的牡丹散发的芬芳,仿佛夏日里槐树林中弥漫的槐香,还像是中秋月夜下桂花的幽香!太美妙了!我不禁露出了满足的笑容。

张福献,本名张慧峰,是山东省成武伯乐一中的地理教师。他以诗歌形式记录个人生活中的悲欢离合,用文字描绘社会中的善恶美丑。他热爱阅读,擅长书法,致力于歌颂人类的真挚情感,表达社会的种种不公。作为华文原创小说的签约作家,他的作品被收录在《中国乡村》、《师兴旷远》、《清泉录》等书中。创作了中篇小说《吉祥和他的伙伴们》,另外还发表了多篇短篇小说、微型小说、散文和诗歌,总计达数百万字,这些作品广泛分布在不同网络平台上。

壹点号 张慧峰作品选集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