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买车就被说小白?快懂这18个开车黑话,变身停车场懂车帝
上周陪苗京京去选车,销售说这车是后轮驱动,她一下子没反应过来,回家路上念叨说后轮驱动难道就是后面负责推进吗,那前轮驱动就是前面负责推进?其实很多刚学开车或者懂点修车的人,常常被这些汽车行业术语搞糊涂,今天咱们就轻松地聊聊,把这些名词解释清楚,以后再有人谈论汽车,你就能顺畅地参与讨论,还能显摆一下自己的知识!
一、买车时必问的“驱动方式”,到底咋选?
1. 前驱:家用车的“经济适用男”
驾驶板车时人需在前面用力,多数价格在十万元的家用汽车都采用前轮驱动方式,这种设计有利于增加车内空间,后排的地板能够保持平整,适合周末带父母去超市时放置三个行李包,然而在快速提速的情况下前轮可能会出现打滑现象,上周一个雨天我的邻居驾驶前轮驱动的轿车起步时,轮胎发出持续不断的声响,过了很长时间才能够行驶,场面十分狼狈。
2. 后驱:操控党的“心头好”
如同有人从后面助推着车辆行进,转弯时操控感更为灵敏,即便是经验丰富的驾驶员进行漂移操作,也主要依赖后轮驱动。然而后轮驱动汽车的后排座椅中间部位往往存在明显的凸起,我一位同事购置的后轮驱动轿车,每次带朋友外出时,坐在中间位置的人不得不采取分腿而坐的方式。驾驶后轮驱动车辆的新手在雪天行驶时需要格外谨慎,前些日子我弟弟在结冰的地面上转弯时车辆发生侧滑,险些撞到花坛。
3. 四驱:烂路里的“硬汉子”
四个轮子同时驱动,雨天行进积水路段平稳如装甲车,攀爬山路时也不易打滑。不过燃油消耗量大,维修费用高昂,我表哥的四驱SUV单次保养费用是我前驱轿车的一倍,一般工薪阶层实在没有必要为了“显得威风”而选择四驱车型。
二、这些开车黑话,不知道可能吃大亏!
1. 鬼探头:路口潜伏的“隐形杀手”
等信号灯时,常有行人突然从路旁的树木丛中冲出,或者邻近车道的车辆猛地刹车,这类状况十分惊险!我上周在学校的入口处就遭遇过,幸好那时已经松开了油门,否则肯定会吓出一身冷汗。务必在通过路口时降低车速,同时要频繁观察两侧的反光镜。
2. 开门杀:停车时的“致命疏忽”
我的一位邻居前辈就遭遇过这种状况,将车停稳后立刻打开车门,结果撞到了后面骑电动自行车的年轻人,最终支付了超过两千元的赔偿费用。如今我停车时会采用“荷兰式开门技巧”——用右手操作车门,同时让身体向后方转动,以便确认后方是否有车辆驶来。
3. 吃胎:轮胎里的“偷偷杀手”
去年,我同事发现他的车轮胎磨损严重不均,后来去修理厂检查时,工作人员解释说这是轮胎异常磨损现象,具体名称为“吃胎”,原因是四轮定位不准确。他最终花了三千多元进行了四轮定位,否则需要更换一条轮胎,费用高达好几百元。这笔花费是否值得呢?
三、仪表盘上的英文缩写,其实是“救命信号”
1. ABS:刹车时的“稳压器”
某次雨天驾驶时突然紧急制动,注意到踏板传来规律性震动,发出轻响,后经了解方知这是防抱死系统启动,旨在避免车轮锁死和车辆失控。如今选购车辆必定询问是否配备该装置,毕竟这关乎生命安全的重要配置。
2. ACC:高速上的“贴心助理”
高速行驶时调整好速度,车辆能够自动与前车维持安全间隔,前车若减速它会同步降低速度,堪称长途旅行的得力助手。不过务必牢记!这并非完全自动驾驶,双手不能松开方向盘,我之前因走神险些发生碰撞,当时真是惊出一身冷汗。
3. AEB:女司机的“安全后盾”
有一次我的朋友驾驶车辆,几乎要撞上前方紧急刹车的货车,车子突然自主停了下来,事后查明是自动紧急制动系统发挥了作用。如今她经常向我强调,购买汽车时必须选择配备该功能的车型,因为它在危急时刻能够挽救生命。
前些日子在停车区域听见两个年轻人交谈,其中一人表示自己的座驾加速迅猛,另一个人就回应说他一定经常猛踩油门,旁边观看的女士感到十分困惑。其实这些关于汽车的行话,就好比驾驶领域的秘密交流方式,理解了它们,不仅能防止在购车时受销售误导,也能在紧急情况下保障自身及家人的安全。
应当把这篇文章保存下来,在下次选购车辆时参考,以此向销售咨询,确保他们不会再视你为外行,你还有哪些不理解的汽车专业术语?欢迎在评论区分享,让我们共同掌握驾驶的诀窍!#头条首发大赛##每天学习一点汽车知识#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