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别让蓝翔连续剧,伤害职业教育的观感

2025-10-26 -

辜负了公众的期待

荣兰祥前妻孔素英实名举报荣兰祥,举报内容包括私藏枪支,强奸,组织黑恶势力跨省打架,虚假诉讼致351户居民无家可归,此举报在后,“蓝翔家族内斗剧”剧集更新,此事将蓝翔再度推进舆论漩涡。

谈起蓝翔,十年之前,不少人首先会想到的就是那一句“挖掘机技术哪家强?中国山东找蓝翔”,然而现在,最先在人们脑海当中呈现出来的大多是蓝翔创始人一家的内讧。

先是发妻孔素英举报荣兰祥,2014年,荣兰祥与孔素英夫妇离婚,同年11月21日,孔素英向几个部门递交举报信,指控荣兰祥涉“七宗罪”,其中包括寻衅滋事、聚众斗殴、家暴、超生等。后是荣兰祥举报发妻,2017年,荣兰祥举报孔素英将争议财产擅自处置,此后孔素英因“非法处置查封的财产罪”先被判刑2年3个月,后又获刑9个月,直至2022年1月21日才出来。2021年10月13日,孔素英举报荣兰祥偷税,此事得到税务部门证实,而后,出现女儿举报生母这种情况,紧接着还有前妻再次举报荣兰祥。

↑图据杭州日报

去举报的时候能够做到铁面无私,而分手之际理应保持体面,“蓝翔家族”所存在的内斗情况,具备铁面的特质然而却缺失体面可言,在不存在体面的相互消耗状况之下,不管是谁都是失败者,鉴于当年被看作是职业培训领域“黄埔军校”的蓝翔动不动就和狗血剧情联系在一起,这样做所损害的不单单是“蓝翔家族”,而且还有蓝翔自身的声誉。

早些年,蓝翔是中国职教里的佼佼者,它率先推行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是把工厂搬进学校,它还独立编写了一本教材,这本教材是“零距离就业一体化”教材,它还是全国首家荣获驰名商标的职业院校,这些都让它口碑远扬,再加上恶搞类段子起到“曲线助攻”作用,以及“病毒式”传播给予强力助推,蓝翔的知名度迅速上升。

于深层次而言,蓝翔往昔实现腾飞,是因捉住了时代红利 ,千禧年后 ,中国加入WTO致出口 、基建与房地产投资兴盛发展 ,进而催生出社会对众多工程类专业人士之需求 ,那时中国正值职业教育发展不均衡 、专业技术人才极度匮乏时期 ,率先推进产教融合的蓝翔 ,顺理成章坐上了时代红利之快车 。

蓝翔因抓住时代机遇得以成长,然而其却凭借一次次丑闻,将自身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规范暴露出来:在2014年的时候,发生了震惊全国的“百人跨省打架”事件,这便是最为直观的注解——蓝翔所采用的教学模式看上去颇具现代感,可是其管理却依旧处于“前现代水平”。并且,“蓝翔家族”所演绎的那场内讧连续剧,状况更是糟糕透顶,它表面上看似仅仅是“家丑”,但鉴于蓝翔管理原本便带有极为强烈的“家族化烙印”这种状况,学校的声誉很难与负面舆情进行切割 。被诟病的“包教不包会,退学不退费”等情况被加上,公众对蓝翔有着管理多很杂乱,没秩序的印象被从而强化了。

就这一幕而言,大概算得上是部分民办技校管理乱糟糟情形的写照:有着一些技校,于产教融合层面的确开展了诸多探索,然而在管理方面却依旧处于那种“野蛮生长”状况,带有“草莽化”的特征,和现代化管理给予的要求相差十万八千里。这种情况也许表现在创始人之间出现内讧内斗、存在违法违规行为上,又或许凸显于随意“卖人头”、实习管理跑到偏差方向等各种问题当中。这必然难以避免地会使得职业教育在大众心中的感知程度降低,进而对公众的信任度造成影响。

近年来,国家在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这件事上多次发力,今年5月1日,《职业教育法》正式施行,这更是给打造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夯实了法治基础,在此背景下,蓝翔狗血剧背后存在的管理乱象,明显与法律要求以及社会期许之间存在差距。

令人着实遗憾的是,人们所期望看到的,是一所能够切实培养出具备高素质技能人才的蓝翔,并非是一所管理方面呈现诸多乱象,且缺失“道德法治课”的蓝翔。蓝翔是出现家族内斗从而衍生出一堆问题的,这显然辜负了公众的期待。

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 佘宗明

编辑 官莉

红星评论投稿邮箱: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