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达退出、苏宁零转让,中国足球乱象丛生,究竟咋回事?
青岛日报社发布观海新闻,时间是2月24日,公告称,中国足协规定国内各级职业俱乐部提交新赛季准入材料的最后期限为2月28日,这示意着,若俱乐部逾期未按要求提交各类准入材料,其中涵盖“上赛季俱乐部一线运动员、教练员及工作人员工资与奖金全额支付确认表”等,那样该俱乐部将无法获取新赛季职业联赛注册资格 。
这支球队一直受欠薪困扰,这个“年关”对它来讲并不好过,老牌中超球队天津泰达宣布退出好像只是时间问题,江苏苏宁在寻求零转让,极有可能成为最悲催的冠军球队,淄博蹴鞠俱乐部和球员打嘴仗吵得不可开交,北京国安的金字招牌也到了难以保全的地步,2020年有16家足球俱乐部“集体退群”,去金元化后的中国职业足球,如今依旧乱象丛生 。
天津泰达球迷为球队加油助威。资料图。图片来源:新华社
老牌劲旅已到“悬崖边”
天津泰达 ,身为中国职业足坛里的一支老牌劲旅 ,很有可能跟随天津权健的脚步 ,退出中超联赛 。要是这样的话 ,天津这座被称作中国足球 “重镇” 的城市 ,也会失去属于自身的最后一张足球牌 。
之前那个赛季,因为投资方泰达控股有高层人士改变,致使球队本就不充裕的资金愈发紧张。俱乐部申请的一亿资金,大多用来付外援瓦格纳以及主帅施蒂利克的违约金,造成球队欠薪状况一直存在。还好联赛临近结束时,泰达惊险保住了中超资格,可这没得到投资方认同。如今,天津泰达队虽依规把中性名称改成天津津门虎足球队,然而球队至今没集合开展新赛季的备战工作。据了解,就连那主教练叫王宝山的,和俱乐部签署的不过是一个呈现“0.5+2”模式的工作合同。实际上呀,就在春节之前,泰达控股这里面的相关方面,有着计划对外去宣告俱乐部正式走向解散的情况,然而呢,经过了慎重的思考,并且是反复再三地进行思量,最终把那个会“给全天津市人民带来添堵状况”的念头给放弃掉了。
年后,有媒体直接进行了曝出,俱乐部要是解散,那依然是要面临高达9亿的损失的,这当中除去拖欠的薪资之外,还涵盖仍有合同在身球员的违约金,要是以低成本去继续运营俱乐部一年,再抛售一些高价球员,进而回笼部分资金,甚至是能够缩减几个亿的损失的。
多方都在奋力尝试为天津保住那支中超球队,然而从现实状况来看并不容乐观哪,一方面欠薪问题尚未得到解决,另一方面冬训未曾开展,再者续约也不曾签字,而且球员们的商业保险全都已经过期了,可这些资料同样是球队获取准入的必要条件当中的一项呢,对于天津泰达而言准入的大门已然极为遥远了,这支源起于1956年国家白队且在1998年被泰达集团接手的天津足球队,倘若没有意外情况的话在本周末便能够有确凿的答案了。
江苏苏宁加冕2020年中超冠军。资料图。图片来源:新华社
卫冕冠军玩零转让?
上赛季,江苏苏宁一路领先,最终荣获中国职业足球的至高荣誉,其成为了中超历史里第8个冠军队伍。然而没料到的是,因为投资方苏宁在资金层面出现了一定难题,其已开始以零转让方式挂牌售卖球队。
苏宁母公司处于困境,江苏苏宁刚夺得中超冠军后便陷入危机,主帅奥拉罗尤辞职,还放弃部分薪水与奖金,多名主力球员合同到期,除与队长吴曦续约外,苏宁未与其他球员进行续约谈判,部分冠军成员随时可能离队,门将顾超透露球队没发放夺冠奖金,此前有消息称苏宁与其他企业接触希望出售俱乐部,又因改名为“江苏队”,江苏省内企业无人愿接盘 。苏宁给出的转让条件,是极为优厚的,是允许接受低价抛售这一情况的,然而,和苏宁展开谈判的企业,是来自南京的企业,是来自无锡的企业,是来自苏州的企业,可这些企业,依旧丝毫没有接手的那份意思。
2015年,当初苏宁接手江苏舜天之际,花费了5.23亿实实在在的钱财,还为其投入了数十亿资金,刚刚取得中超冠军就面临“生与死”的艰难抉择,江苏队实现了一次中国足球史上从未出现过的“从天堂到地狱”的巨大转变,着实让人有点儿感到意外。
“足球故乡”闹剧不断
2014年,山东淄博得到了国际足联的认同,被判定为足球发源地,然而当下,一支立足足球发源地的蹴鞠足球队,正在中国足坛演绎着令人有些目瞪口呆的闹剧。
淄博蹴鞠存在资金方面的问题,这可不是一天两天了,这家往昔长期活跃于业余足坛的老店。踏入职业足坛后,就一直有着力不从心的艰难苦衷。2020年初的时候,虽拿到了递补参加中甲联赛的资格,然而因欠薪错失了那次良机,甚至差点都没办法通过中国足协的准入制考核。被移交给淄博市体育局、临淄区政府托管之后,上赛季,他们又凭借中乙联赛第二名的成绩,获得了参加中甲联赛的资格 。但存在不幸情况,当下因托管已然结束,球队被退回给俱乐部投资方,致使球队欠薪问题再度被曝光,球队之领队、主教练已被俱乐部正式辞退,新投资方明确宣称,俱乐部契合中国足协准入制相关规定,取得了中甲联赛资格 。
但就在最近的时候,有66个人包括该球队的主教练,以及队员,还有工作人员共同发布声明,声称从2018年开始俱乐部就已经出现初选拖欠方面的问题,“到现在并没有收到哪怕一分钱的还款,并且没有收到任何的还款方案”,因而俱乐部根本没有办法通过中国足协的准入制考核。如今,这样一场类似闹剧的情况还没有任何确定的结论,然而相信随着28日工资表截止日期的来临,淄博蹴鞠到底能不能够保住自身的中甲资格,将会出现一个清晰明了的说法 。
“国安”金字招牌难保全
已经进入尾声的是一场轰轰烈烈的足球俱乐部中性名称改革,除北京国安还未正式宣布新名称之外,在中信明确表示将零转让股份的情形下,国安想要保住自己的金子招牌,难度还是不小。
春节之前与随后,几家存在不少争议的俱乐部,先后做好了更名的相关工作。河南建业,正式变动为河南嵩山龙门;上海申花判定保留申花,武汉卓尔正式变更为武汉这么个情况,华夏幸福变更作河北,重庆当代变更成重庆两江竞技……到这个时候,参与中超联赛的16家俱乐部,已经有15家完成了名称方面的变更。然而从最开始就搞得沸沸扬扬的北京国安,新名称直至现在都没能确定下来。
在去年年末的时候,北京国安俱乐部的第一大股东中赫集团,期望借助收购中信集团所持有36%的股份,以此来保住“北京国安”这个名号,俱乐部的两大股东中赫与中信集团,针对此事可是费尽了心思,双方都付出了最大程度的努力,在1月29日,北京产权交易所发布了北京中赫国安足球俱乐部有限责任公司36%股权转让的公告,公告表明,这次出售股权的乃是俱乐部的第二大股东中国中信有限公司,其持股比例为36%,转让的底价仅仅只有1元。俱乐部也在同一天将相关的材料正式提交给中国足协。
俱乐部负债8万元,北京产权交易所表明转让底价为1元,中信集团愿1元低价转让所持俱乐部36%股权,可转让并不顺畅进行,虽外界曾提第三方收购国安俱乐部中信36%股权却无意向进展,这似预示俱乐部改名势在必行,象征北京国安的金字会于中国职业足球赛场彻底泯灭消失(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许诺)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