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发、理财、内卷:每一个爆笑的脱口秀笑话都是现实生活
文字| 周文斌、吴刚
来源|商业数据学堂(ID:-data)
一年一度的“新脱口秀之王”又到了。 12日晚,脱口秀总决赛上半场播出,“暴力丑闻”、“网友常被枪杀”、“扫墓真是烧钱活动”等诸多热点话题再次被掀起。引爆全场。
《脱口秀》第四季中,已经有无数爆笑笑话。 胡兰的台词“鹦鹉学人,就会出现鸟传鸟的现象”讽刺,何光智的“你不理财,钱就不会离开你”道出了广大基金的心声“韭菜”,庞博抱怨眼瞎。 盒子“像一只小浣熊,里面装着热干面,但里面根本没有面”。
经常有模因。 从第四届脱口秀大会开始,每次节目播出,都会有一个话题成为热搜话题。 以至于节目还在录制的时候,演员们就已经调侃“预定热搜”了。
我们讲的每一个搞笑笑话都是我们的真实生活。 脱口秀笑话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它触动了每个人的心。
这个舞台上,不仅有哥伦比亚大学、北京大学的高材生,还有电话推销员、流水线工人。 每个人都可以在这里找到离自己最近的人物,从他们的口中听到自己的经历。
脱口秀是一个包罗万象的舞台,甚至可以成为社会各方面的镜像。
《脱口秀4》有大量新人,但进入决赛的大多是老手。 “每个人都可以做一个五分钟的脱口秀,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做一个好的脱口秀。” 李丹在决赛开始时就明确表示了这一点。
即便如此,线上综艺与线下俱乐部的联动已经建立了相对成熟的机制,从足够多、有兴趣的人中选拔优秀人才。
在获得活力源泉后,脱口秀这个进口产品似乎找到了在中国“本土化”的出路。
普通人的脱口秀节目
为什么脱口秀节目如此受欢迎?
有人说我看脱口秀很开心,每天只想抱怨老板。 我真的开始理财了,我损失了很多……你会觉得台上的那些人,说好像是我,或者是我每天面对的。
可以说,人们之所以喜欢脱口秀节目,除了搞笑之外,还在于可以找到一些共鸣,用幽默来解构生活。 正如呼兰自嘲的那样,“我们一文不值,但幸福却很昂贵。”
事实上,由于脱口秀惯例的盛行,很多人可能已经无法想象,或者选择性地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绝大多数脱口秀演员其实都是“杂牌军”。
以成都脱口秀厂牌《超载喜剧》为例。 他们的脱口秀演员包括程序员、培训机构老师、房地产经纪人和网约车司机。 他们大多数都是兼职,只有五六名全职员工。 但即便如此,超速喜剧也算得上是成都顶级厂牌了。
脱口秀演员并不回避自己的职业,甚至大多数演员都会有意识地介绍自己的身份。
比如前几季脱口秀节目中的热门选手中,赵晓慧经常自嘲自己是车间女工,豪斯介绍自己是银行柜员; 今年表现较好的演员中,佟莫南是一名出国留学的培训老师,郭占豪之前是电视购物节目的主持人; 菠萝(李志忠)拥有癌症生物学等方面的博士学位。
(图:菠萝被淘汰前杨孟根的评论)
这种身份的引入,往往会拉近观众与演员之间的距离。 他们通过这种方式告诉观众,我和你们一样,都是一个普通人。
脱口秀是一个包罗万象的舞台,甚至可以成为社会各方面的镜像。
这个舞台上,不仅有哥伦比亚大学、北京大学的高材生,还有电话推销员、流水线工人。 每个人都可以在这里找到自己最亲近的人,从他们的口中听到他们的经历。
而他们的笑话基本上都来自于他们的生活,比如何光智。
去年,何光智参加脱口秀发布会时,1500元的“稳定月收入”、地铁、往返市区需要三个小时的住宿是他笑料的主要内容。 他自己也曾开玩笑说:“我关于贫穷的笑话已经到了这样的地步:一提到贫穷,大家一定会想到我。”
但现在随着名气越来越大,何光智的话题也逐渐扩展到感情、消费、理财甚至代言等方面。 在今年的脱口秀大会上,何光智的第一句话是:“去年的脱口秀大会上,我讲了很多关于我贫穷的笑话,但笑话还没讲完就被淘汰了。我感到有点遗憾,因为我现在已经赚到钱了”
一点真诚,一点调侃,就组成了一个好笑话。
脱口秀是进口产品,而“真实”作为脱口秀的核心精神,受到国内外脱口秀从业者和爱好者的一致强调和追求。
只是在国外,脱口秀演员喜欢用一些尖锐的话题、冒犯性的甚至是一些不太文明的词语来表达这种现实。 因此,当脱口秀节目进入中国时,很多演员总是学习这种语言模型。
早期,一些单口喜剧演员习惯性地将攻击性、对抗性的话题,甚至一些粗俗的笑话搬上舞台。 他们认为这是一场真正的表演。 有些人甚至认为这些都是真正的脱口秀。 他们或许不够文明,但他们是不可分割的。 因此,它们只能适合线下表演,无法作为热门综艺搬上荧幕。
所以这几年,《脱口秀大会》其实一直伴随着很多质疑和层出不穷的质疑。 但近两年,随着脱口秀节目不断适应国内观众的审美,脱口秀节目也找到了除了令人反感之外更符合真实精神的东西,那就是贴近生活现实。
这种现实来自于脱口秀节目的改造。 它从“高级”进口品、时尚的代名词,转变为最贴近生活的东西,摇身一变,成为老百姓的脱口秀节目。
最平凡的人,讲述最平凡的故事,表达最真实的生活。 这样的生活是我们观众每天都要面对、每天抱怨,然后又要坦然接受的。
毕竟,对于今天的年轻人来说,还有什么比每天面对的拥挤的地铁、资金的滞留和愚蠢的领导更真实的呢?
新人涌现,机制筛选人才
暴力、喜剧、脱口秀鹿晗、许智升作为首次参加“脱口秀大会”的新人,自创了不少话题。
今年的《脱口秀大会》涌现了很多新鲜面孔,如果说演员是脱口秀的财富,那么今年确实有“一夜暴富”的感觉。
要知道,《脱口秀大会》前几季,参加脱口秀大会的几乎都是知名老演员。 其中斯文、程璐、王建国、庞博等,大多都是和李诞一起从《八十年代脱口秀今夜》中走出来的“老人”。 而即便有一些新鲜面孔,也基本在前几轮就被提前淘汰了。
以至于在《脱口秀》第三季中,李雪琴甚至开玩笑说:“驴子在拉轮子,总共只有几头驴子,年复一年地在拉轮子。” (请带上李雪琴的语气)
今年之后,刚刚突破轮,新演员的表现就足以开始给观众带来惊喜。
人才丰富的背后,我们也看到脱口秀行业正在逐渐走向成熟。
目前整个脱口秀节目的人才培养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以笑果文化为代表的线下俱乐部人才培养体系。
脱口秀大会脱胎于《今晚80后脱口秀》。 出来的人中,李丹成为脱口秀的代表人物,程璐、王建国成为小果主笔的“领军人物”,只有曾经谈及上海交大的石岩淡出舞台。早早进入公众视野。
但事实上,石岩现在是笑游文化的CEO,主要负责笑游文化的线下演出、校园招聘和培训等工作。
笑果文化的人才培养体系说起来很简单。 最重要的方式就是以喜剧文化为主体,在各大主流城市建立本土脱口秀俱乐部——泡芙俱乐部。 此外,笑友文化还和学校的学生合作建立一些脱口秀俱乐部,为学生提供一些资金和表演资源,组织一些夏令营和冬令营活动。
(图:《泡芙俱乐部》李丹)
2016年起,石岩逐渐淡出舞台,开始担任笑果文化首席培训官,在各大高校论坛、全国城市俱乐部开麦演出。
这样,笑果文化每年都会从各个城市的线下俱乐部和学院社团中选拔一些优秀人才,安排他们去上海进行统一培训,然后输送到节目中。 对于一个演员来说,从被发现到上节目,通常需要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其中,在第二季脱口秀比赛中获得冠军的卡姆就是这一体系最直接的代表。 就在去年,卡姆因吸毒被禁后,很多人逐渐忘记了他的存在。
除了笑果文化自己的脱口秀俱乐部外,在各大城市成长起来的脱口秀厂牌也是脱口秀大会的重要人才来源。
比如被称为脱口秀天花板的周其墨,就来自另一个著名脱口秀厂牌弹里人。 此外,还有风日喜剧、喜剧喜剧等众多品牌。 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2020年,全国将新增近50个脱口秀品牌。
(图:山里人喜剧官网周其墨介绍)
除了笑果文化的脱口秀俱乐部、本土脱口秀厂牌等人才培养体系外,随着脱口秀这个行业,或者说艺术,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不少公司专门从事艺人管理。 或者说一些MCN机构也开始投入脱口秀人才培养体系。
例如,广州线下脱口秀演员马晓阳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有时候我们去演出,老板会告诉我,下面坐着xx娱乐公司的人,你以后可以表演得更好。”
在比较著名的脱口秀演员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李雪琴。 2019年,李雪琴因录制追星吴亦凡、郭艾伦、杨明、李彦宏的视频,并得到明星本人的回应而走红。
当时,李雪琴已经与经纪公司时进文化签约。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李雪琴没有与笑果文化签约,也没有参加今年的脱口秀大会。
事实上,随着脱口秀大会不断出圈,它所代表的不再只是笑果文化,而更像是脱口秀行业一年一度的集中展示。
类似于脱口秀行业的春晚。 它代表着流量、关注度和成名的机会,因此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
线上线下,两片天空
虽然脱口秀会议越来越好,整个行业也开始人才丰富,但从整个行业来看,情况其实并不乐观。
我们知道脱口秀分为线上和线下。 在美国,脱口秀行业(单口喜剧)在酒吧文化和戏剧文化的渗透下,慢慢从线下繁荣过渡到线上繁荣(电视节目增多)。 而国内脱口秀节目则依靠线上线下的火爆。
基本逻辑并不难理解。 随着《吐槽大会》和《脱口秀大会》这两档综艺节目的火爆,线上观众会逐渐熟悉和认同这种喜剧形式,进而开始寻找身边的线下表演。 需求的激增带动了线下脱口秀的发展。 多家脱口秀厂牌负责人表示,每次节目开播,都会有更多的演员尝试开麦,也会有更多的观众观看线下表演。
可以说,脱口秀大会几乎一手提振了整个行业。 但这也将国内脱口秀行业划分为线上和线下两个不同的世界。
我们先来说说线上。 笑果文化是中国一线企业。 自《脱口秀大会》第三季在豆瓣获得8分高分以来,小果显然希望复制其热播经验,发展多种喜剧类型。 包括奥运期间推出的体育脱口秀《欢欢欢欢》和小果编剧的情景喜剧《烧废柴》(尚未播出),今年颜一言月的《女双胞胎》脱口秀与戏剧相结合的《女双胞胎》也宣布将乌镇戏剧节试水……
相比之下,处于第二梯队的单立人喜剧则明显缺乏节目制作能力。 今年,综艺大佬芒果TV推出了首档女性脱口秀节目《听姐姐说》,弹力人团队受邀来做。 编剧。 但效果却不太理想,豆瓣2212人评分仅为4.3分。
(图:《听姐姐说》豆瓣首页)
相比之下,同样为嘉宾撰写的《吐槽大会》已经形成了完整的生产链。 邀请嘉宾采访,不同嘉宾由不同团队撰写,各小组在读稿会上共同修改稿件,与嘉宾一起审稿。 如果客人不满意,草稿将继续修改甚至重写。
在《李丹脱口秀工作手册》中,李丹曾表示,他在乐果文化最重要的工作不是哪个节目、哪个节目、哪本书,而是他在乐果文化内部建立的朗读剧本。 读书会的文化和制度,读书会的氛围和方式,以及大家在其中共同努力的精神,“读书会是我们现在所有节目的核心,是内容团队战斗的地方一起。”
简单来说,小果的读稿会就是几个创意人的聚会,轮流读自己的稿子。 房间里的人互相评价对方的手稿。 评价是以修正的形式进行的,不是否定而是改进。 改变它变得更好。
在脱口秀大会4上大放异彩的鸟鸟在播客中提到,来到小果最有收获的就是投诉大会的剧本朗读环节,一屋子编剧互相修改。 她能够参与这个修订过程。 学到了很多。 本赛季新人张浩哲也表示,“(笑果)人才太多了,肯定有压力……但我觉得这个竞争是非常健康的,笑果是一家真正重视人才的公司” ,你就能写出好东西。” ,李丹和建国站起来为你们鼓掌。”
程璐也在节目中提到:“今年脱口秀大会上有很多新人表现得非常好,因为他们去年就加入了项目组,审美也比较准确。”
(图:程璐在《我和某人》节目中的解说)
从笑果的融资历史来看,上海笑果文化传媒从2016年到2017年5月已完成多轮融资,这两年的融资金额应该在2亿元左右。 2017年底至2021年,笑果获得泽世投资、天图投资、南山资本、腾讯投资领投的战略融资,但期间融资金额并未披露。
从股权结构来看,除管理团队(董事长叶锋31%、首席执行官何小溪6%、李瑞超李丹4.5%)和员工团队持股5%以上外,宁波梅山保税港区泽银禧股权投资持股13%,腾讯旗下广西腾讯创投持股12%。
无论从机制、氛围、盈利能力,甚至是艺术家的打造能力,笑果文化都是行业当之无愧的领先者。 但除了小果之外,其他脱口秀厂牌的情况都不太乐观。
今年6月,知名脱口秀主持人罗宾在播客中表示,国家可以说是公司化运作的,线下演出赚到实实在在钱的公司大概有四家:笑果、蛋里人、还有喜剧联合国,硬核喜剧,其他能在自己城市赚钱的都不错,比如沉阳大风天、西安糖算店。 他们的特点是运营成本比北上广深略低。 他们可以支持更多的人,但不能支持更多的人。
罗宾还表示,虽然现在有很多脱口秀厂牌,但很多都需要一个人成立自己的厂牌,注册一家公司,自己做。 除了上面提到的前4家之外,几乎没有一家公司拥有超过两位数的员工并且是盈利的。 就连喜剧联合国也只有个位数的员工。
罗宾告诉《商业数据学堂》,普通脱口秀品牌如果经营得好,毛利率可以达到30%,但大多数品牌经营得不够好。
他分析说,做好运营有两个要求。 第一,演出场地必须在交通便利的地方,第二,必须能够售票。 如今,全国各地都依托大麦、猫眼、秀动、摩天轮等几大知名票务平台。 普通观众去这些平台买票。 当我走到站台时,我发现我不认识登台的演员。 他很顺眼,每个人的价格都差不多。 ,这个演出离我家很近,交通也方便,所以就去了。 如今的线下厂牌不是在和杨黎、呼兰等知名演员竞争,而是在和自己不认识的演员竞争。 在此情况下,演出将根据地点、时间、演出形式和票价来确定。
如果把范围缩小到整个喜剧品类,德云社的创收路径与笑果最为相似。
相声作为一门生于民间、死于庙宇的艺术,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如今,相声行业龙头德云社在全国拥有10个场馆。 买票就像春节期间抢火车票一样困难。 线上,德云社甚至还有《欢乐喜剧人》和《德云斗笑社》两档节目,口碑和流量同样不错。
(图:德云社《欢乐喜剧人》截图)
新一季的《德云斗笑社》和《脱口秀4》几乎同时播出。 前者豆瓣4000人评分7.6,后者豆瓣18000人评分7.5,相差无几。 但如果算上发展时间,德云社从2005年喊出“相声重返剧场”口号以来,已经发展了16年。而李诞主导的脱口秀大会却只发展了4、5年。年。 后面的波浪追上了前面的波浪。
但相同的是,两者都面临着人才短缺的问题。 近年来,德云社的演员被诟病基本功不扎实,但他们却能凭借偶像化、粉丝化的热潮不断获得流量。 脱口秀节目同样如此,真正顶尖的脱口秀表演者仍然很少,无法满足全国范围内旺盛的节目需求。
然而,我们其实并不需要如此悲观。 虽然对于整个行业来说,仅仅依靠笑果文化的一家公司、一位转化者是不够的。
但在今年的脱口秀大会上,我们也可以看到很多新的脱口秀形式也在不断涌现,比如以大木、黄晃为代表的漫才,以杨博为代表的一行人等。
越来越多的人才不断涌现,我们也相信,未来各个城市将会有更多的开放麦克风、更多盈利的脱口秀厂牌、更多成熟的脱口秀演员。 那个时候,脱口秀才真正盛行起来。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