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伟探讨了企业家回归的意义。 为什么害怕未来已经到来而只担心过去?

2024-05-12 -

我从2003年开始在浙江大学教授EMBA学生,后来又为中国人民大学、交通大学等10多所大学的EMBA学生教授战略管理和管理沟通课程。 18年来,我发现人们在思考企业发展、商业模式时,基本停留在后农业、工业时代的思维。 由此,我们感到,在当今这个历史性变革的时代,最大的挑战不是“未来已经到来”,而是“过去还没有过去”。 所以,我今天演讲的标题是“不要害怕未来,只担心过去”。

这种商业模式在过去十年变得非常流行。 事实上,它已经存在了一百多年了! 只要有企业,就会有商业模式,而商业模式无非是发现价值、创造价值、实现价值的模式。 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太热衷于商业模式创新,而一直不喜欢技术创新。 商业模式可以模仿、复制,但核心技术只能靠自己创新。

中美贸易战爆发以来,已从贸易战延伸至科技战。 当我们从历史的角度看待今天发生的一系列变化时,作为浙江大学EMBA学员,我们应该有使命感和责任感,积极投身科技,共同创新。 在这个时代,我们积极参与生产关系改革,共同创建新的组织。 我们看到美国的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苹果、谷歌颠覆了过去的官僚主义,延伸了过去通过平衡企业交易成本和管理成本来获取组织边界的企业边界。 如今,拥有数万人的公司以最低的内部边际控制成本进行管理。 如果我们固守过去的经济结构、产业组织、生产方式,就无法理解当前的数字经济时代。

浙江大学EMBA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改变中国进而改变世界的人才。 我们把这个培养目标称为浙江大学管理学院的价值观,就是培养引领中国发展的健康力量。 首先,你必须有良好的身体健康,能够为国家和人民奋斗50年。 其次,公司必须是健康的,能够健康生存50年。 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有健康的心灵,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健康力量,给人一生内心的愉悦。 不健康,不关心。

这就是我们今天讨论的关于创业意义回归的介绍。

姜伟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院长

浙江经济40年的启示

浙江作为“三地一窗口”,是我国高质量发展实现共同繁荣的示范区。 浙江在中国商业史上创造了许多辉煌的成就。 然而如今的浙江,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的数量已从去年的165家锐减至96家; 中国财富500强企业数量从去年的120家下降到35家; 中国个人财富500强中,浙江排名第66位,落后于广东、江苏; 2019年全国排名前10的县(市)中,江苏占1/2,浙江仅1个。

40年来,浙江企业家敢为天下先。 那么,为什么今天创新的动力如此之少呢? 正如发明家 Peter Thiel 所说:“我们原本想要一辆飞行汽车,但我们得到的是 140 个字母。” 他批评美国目前在信息化比特层面的发展,却在推动人类社会原子层面的深度发展方面进展甚微。 如果美国都在反思,那我们浙江的民营企业家呢?

我们可以用一组数据来说明我们的问题。 2019年浙江全省科技经费投入1678亿元,华为全年研发经费1337亿元。 华为企业的研发投入相当于浙江省的80%。 我想问:为什么自我感觉良好的浙商不愿意投资科技创新?

我们来看看中国企业和日本企业的差异。 许多人将日本称为“二十年停滞”。 我研究了日本松下、日立、丰田1993年到2017年的营收增长率变化曲线,确实,这些公司和我们公司不太一样。 发展快的时候,增长率超过100%,发展慢的时候,增长率是负数。 其他公司的营收增速都非常稳定。 他们不追求疯狂增长,而是以理性的方式实现稳健增长。 结果是什么? 日本显然没有损失二十年! 当大家看数据的时候,才发现我们被“忽悠”了:他们非常低调地积累科技,在芯片、医疗、新能源等领域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机器人技术等,处于世界前沿; 在科研领域,他们十几年没有缺席。 诺贝尔奖。

至于中国的海尔、长虹、上汽等,其营收增速波动较大,而且这些企业几乎没有一家在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 浙江从2019年到2020年,有20多家资产百亿的企业破产,我们的企业为什么会这样? 我认为主要原因是企业家浮躁、非理性、只顾短期利益,忘记了经济发展的规律; 更深层次的原因是缺乏核心技术,不追求创新,只追求GDP。 在百年的大国竞争和梦想追求中,我们唯一的武器就是技术创新。 丢掉你的幻想,准备战斗。

刻舟求剑的危机

我们来看看中国商学院的教育教学危机。 目前,我国EMBA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出现这些现象:学生最喜欢听老师讲故事,但不喜欢听理论逻辑;学生最喜欢听老师讲故事,但不喜欢听理论逻辑; 学生认为自己很富有,在知识面前可以自以为是; 他们很擅长评论老师的课,但我却很难写出连贯的文章。 老师们呢? 他们几乎不敢给EMBA学生打不及格的分数,生怕得罪了学生。 华罗庚先生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学生时,有50%的学生没有通过考试。 但结果如何呢? 培养了一大批科学家和优秀人才。

我常常困惑这个问题:没有系统的思维,没有核心技术,没有独特的商业模式,我们创业者为什么能赚这么多钱? 回顾EMBA培养过程,那些企业家并没有什么独创性的想法。 例如,当他们谈论战略时,他们使用五力模型。 有人知道吗? 五力模型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 作为工业经济学家,波特用工业时代的工业逻辑来分析。

已经过去大半个世界了,恳请同学们不要轻易用五力模型来制定策略。 大家可以想一想,对于互联网巨头BAT、移动互联网巨头TMD(今日头条、美团、滴滴)等平台公司、生态公司来说,谁能用五力模型来制定战略。 如果用SWOT分析,我们谁也无法回答微信如何消灭手机,蚂蚁如何挑战工农中国建设?

资料图:新生第一课

毛主席曾经说过,我们不但善于摧毁旧世界,而且也善于建设新世界。 这是一个全新的世界。 “未来已经到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过去还没有过去”。 一位朋友兼教授提醒我,为什么善于建设新世界的真正企业家并不多。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负责。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有责任提醒那些“穿旧鞋、走新路”的企业主。 我常说,如果连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培养的EMBA学员都以营利为目的,以金钱为中心,没有国家责任、社会责任、产业责任,我们国家的工业还有未来吗? !

当我们面对我们培养的EMBA学员时,最大的欠缺就是对技术、历史、文化、社会等发展基本规律的理解。如果你无法了解未来,你就无法了解自己。 正如鲁迅先生所说,你没有注意到你所穿的皮袍下隐藏着的“渺小”。 那么,我们如何发现自己身上的“小”呢?

我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也许大家都听说过。 2020年COVID-19疫情袭击武汉后,我被一个平凡的年轻人所感动。 他叫王勇,是一名快递小哥。 除夕夜,一名在Covid-19定点医院金银潭医院值夜班的医护人员,由于公交车、出租车停运以及没有自己的车,下班后无法回家。 看到朋友圈的求助信息,王勇犹豫了一个小时。 他想帮助医护人员,但封城了,而且又是除夕夜。 这是一次难得的与妻子和孩子一起庆祝新年的机会。 但一想到医护人员不能回家,我心里就很不安。 一个小时后,他瞒着妻子,成为一线医护人员抗击疫情的志愿者。 第二天,他影响了更多人加入,最终组建了一支数十人的志愿者队伍。 在王勇的带领下,他走遍全国。 武汉的大街小巷。

关于王勇事迹的报道令我感动。 从正月初三开始,我动员全国各地的MBA/EMBA校友作为我的采访对象,了解企业发展中的困难以及如何应对,并和我一起调查数据。 三天后,智库报告形成并提交给相关媒体。 一周后,我完成了《疫情严重下的产业政策》电子书,并提交给中央办公厅、教育部等单位。 我第一个提出用金融手段帮助一大批中小企业渡过难关。 我是第一个提出用消费券刺激消费的。 我很早就提出,中小企业的租金减免应该由政府承担。 为中小型服务企业等员工提供底薪50%的补贴,并为吉利集团等一大批企业复工复产提供线上讲座和指导。 很多建议被中央、各省市采纳,但这些事情的起因其实很简单:被王勇感动了。 我当时就想,王勇作为一个快递小哥这么有责任心,作为一个大学教授难道不应该有所作为吗?

我之所以讲这个小故事,是为了通过比较来建立信心。 我想至少有以下几个问题值得思考:与王勇这样的普通年轻人相比,我们是否肩负起自己的责任? 我们是否也像外卖小哥一样感恩这个时代呢? 我们有没有想过,你能为这个社会做些什么?

理性看待COVID-19疫情,它只是人类历史长河中不可避免的一个插曲。 如果从历史和科学的角度来看,这种疫情是必然会来的,而且是2-3年一次。 从历史发展来看,经济增长和社会创造的财富不会中断,仍将一如既往地磅礴。 ,向前冲去。 疫情发生以来,浙江和中国的发展史就是最好的证明。

商学院的意义

回顾历史发展,只有两个结论:新技术革命正在加速; 旧的范式正在被新的范式所取代。

在这样的时代,我们的管理现实也在发生变化! 一百年前泰勒时代的管理是以成本最小化为目标的对物质世界的管理。 当今数字化时代的管理是一个内部边际成本和外部交易成本同时快速下降的过程。 一个网红凭借一个小团队,每年可以创造数十亿的流量。 未来,在机器智能时代,人工智能将成为管理主体和管理客体并存。 不幸的是,我们的管理范式仍然局限于100多年前的管理场景。 谁能创造新的管理局面,谁就能成为未来的颠覆者。

冷笑话2021_冷笑话2020_不冷笑话 第1337期

要回顾商学院的存在价值,我们需要追溯到1881年。那一年,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立了最早的商学院。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美国开始反思商学院到底应该培养工具型人才还是领导型人才? 什么是大学? 近日,美国不断反思:商学院仅仅为商学院学生提供谋生工具吗?

我认为,商学院作为大学的重要组织组成部分,应该是一个人类不同思想文化碰撞的平台,一个能够相继造就具有独特思想的科学家、艺术家、哲学家的平台。 在这样的平台上,学生应该从管理哲学的角度思考自己应该学到什么。

在这里我与大家分享三个关于20世纪最伟大的管理思想家彼得·德鲁克的小故事。

第一个故事。 1922年,德鲁克13岁的时候,他的宗教老师问了他一个人生大问题:“你去世后,你最希望你的子孙怀念什么?” 当时没有人能够回答,因为他们都太年轻了。 老师微笑着说:“没想到你今天能回答这个问题,但如果你到了50岁了还没有答案,那就说明你的人生白费了。”

第二个故事。 1939年,德鲁克拒绝了《财富》杂志亨利·卢斯的邀请。 他说:“卢斯的善良,给他的高薪和溺爱,简直是对智力的谋杀。如果我为卢斯工作,我怀疑我是否有能力和成熟度来抵制那些诱惑?” 但他没有。 接受这份高薪工作,因为德鲁克认为这不是他应该成为的人。

第三个故事。 1999年,德鲁克研究生院院长杰克·肖问道:你认为你最重要的贡献是什么? 90岁的德鲁克给出了最经典的回答:“早在60年前,我就意识到管理已经成为有组织的社会的基本器官和功能。我创建了管理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关注人与权力,价值观,研究这个学科最重要的是组织结构和制度,最重要的是围绕责任,所以我认为管理是一门真正的文科科学。”

从德鲁克的三个短篇故事中,我们一定能够认识到,管理贯穿于哲学、历史、政治、文化、经济学、心理学、社会等学科互动的过程。 它是一门有自己的思想哲学的学科。 这是文科。 当你的文科形成了,你的人生意义自然就存在了,你的事业自然也就成功了。 当公司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你就会觉得自己很渺小。 当你觉得自己很小的时候,公司就会变得更大。

商学院唯一在道义上站得住脚的使命是教育学生并提高组织在其管理下的生产力,而不是像哈佛或斯坦福那样作为最终追求个人利益的手段。 。

这是德鲁克写给《经济学人》编辑委员会的一封信。 这是商学院应该追求的使命和目标。

基于上述逻辑,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有责任做出三点回应:

首先响应世界,更加注重本土化。 用本土的管理思想和理念,为全球管理发展贡献我们的智慧。

其次,响应社会,更加注重人文精神,弘扬人文精神,培养社会精英群体。

三是响应企业,更加关注内生因素,做有内涵的企业家,创造有内涵的可持续发展。

资料图:新生第一课

创业素质

既然我们了解了商学院的使命和责任,那么我们就来说说在浙大EMBA期间我们应该学什么?

首先,在EMBA学习中,你不应该是为了取悦别人,或者听故事、笑话,而应该在学习中发现自己的渺小。 为了学会处理好它,必须明确界定企业家身份和个人身份之间的关系。 个人作为企业家的定位和行为肯定不同于个人作为社会人的定位和行为。

其次,企业家一词的本义是指具有开拓意识和创新精神的人。 那么,作为企业的负责人,就必须处理好与企业成员的关系。 企业就是社会。 培养企业家精神,还必须承担起社会精英的责任。

三是要学会反省、自我革命。 每个来到浙大的人都会问这两个问题。 首先,你在浙江大学做什么? 第二,毕业后你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我认为这两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 但我们必须记住“不要问外人”。 作为一个社会人,企业家的价值在于对社会做出贡献,这是一种社会属性。 但同时,你又是个人资产的拥有者,所以你必须真正追求自己的完美生活。

无论你持哪种观点,我都相信“无论走多远,都不要忘记来时的路”。 有些问题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答案。 我们在每个阶段都要保持冷静,在成长的过程中努力寻找内心的平静。 王阳明所说的知行合一,就是学习中最好的修行。 其实,EMBA学习本身就是修行,它本身就是一场战斗,它是与杂念、浮躁、坏习惯作斗争。 这本身就是实践,它本身就是知识。

今天,如果你整个早上都坐在这里,你就是在修行,你就是在开悟,你就是在知道。 知是行之师,行是知之果,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是外在表现,核心是良知。 我们EMBA学员即将前往贵州湄潭,在隆昌实现启蒙。 我们要追随浙大文学大军长征的脚步,追寻哲学先知王阳明的哲学启蒙。

提高企业家个人修养,需要从四个方面培育企业家精神:

第一,尊重人文精神。 我们要尊重财富,努力做财富的主人,警惕成为财富的奴隶,让公心和自私心都得到应有的尊重。

其次,要尊重人格精神。 他具有独立的人格,不屈服于官僚主义。 他为人友善、诚实,政商之间相互尊重、相互包容。

第三,尊重人文精神。 人性是企业的基础,人性是企业的人格。 君子惜德,小人惜地。 企业家的人性就在于仁慈、仁慈。

第四,尊重创新精神。 创新是一种灵魂,创新是生命的意义,创新是人类意志的追求,是企业家寻求意义的战略投资。 科技创新是实现第二个世纪梦想的必由之路和核心支撑。

学习EMBA后,所有的企业家都应该是受系统管理理论影响的高层次人才。 当前,我们需要深入洞察数字时代革命性变革过程的基本逻辑。 读完这篇文章你会感到“失望”。 我们培训的目的不是让大家赚更多的钱,而是学会选择另一种有意义的生活方式。

希望大家成为有哲学思想、有历史背景、有文化内涵、有科学洞察力的企业领袖,共同寻找与这个伟大时代同行的意义。 有了这个认识,我们就会深刻认识学习的目的。 这种领悟,让内心变得平静、喜悦,让生活变得愉悦、幸福,让梦想变得辉煌、灿烂。

让我们努力奋斗,为浙江大学改变中国、改变世界的大计作出贡献。 让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成为现实。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