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2022年度农田宜机化改造先建后补项目的通知
根据农田机械化项目管理相关文件要求,落实我区2022年农田机械化改造任务,我委决定开展2022年农田机械化改造项目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如下:
一、申请条件
(一)申请对象
涪陵区辖内农业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社、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等农业生产经营主体。
(二)申请要求
该项目在涪陵区政府门户网站公开申报,在规定的申请期限内受理土地机械化改造先建后补备案。 验收期满后,组织有关专家对项目申请方案进行评审,择优选择项目实施单位。 申请人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1、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无不良记录的农业生产经营单位;
2、已流转集中连片土地100亩以上且适宜机械化的土地;
3、热情高涨。 改造后的田地主要从事粮食、油料、蔬菜等农业生产,对当地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
4、项目内拥有或拟购置大中型农业机械、智能机械,且改造地块应以机械化种植为主;
5、有项目实施自筹资金,能够先行足额资助项目建设,财务管理规范,制度健全,运行条件良好,确保项目今年完工。
二、项目实施内容及补助标准
(一)实施内容
按照重庆市《丘陵山区适宜机械化土地整理整治技术规范》(DB 50/T 795-2017)标准,开展以下四种耕地改造模式:(1) )地块互连; (2)旱地缓坡改造; (3)水平条带场改造; (4)旱地梯田改造。 改造后,将实现地块100%机器自由穿梭、农作物机械100%运转的“双百”目标; 有效耕地面积平均增加2%以上; 成本较改造前节省20%以上;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20%以上。
(二)补贴标准
1、市级奖补指导标准:连片用地(田),每亩补助不超过1000元; 缓坡改造,每亩补助不超过1500元; 水平条田、水平梯田、坡地梯田改造,每亩补助不超过1000元。 2000元以内。
2、我区农业主管部门根据改造田地现状、项目供需关系、项目规模、年度资金计划等情况,综合准确测算,确定最终奖励和补助标准在市奖补指导标准范围内。
三、申请原则及要求
(一)申报原则
农田机械化改造遵循“政府推动、市场主导、先建设、后补充”的原则,实行“奖励补贴、余额自筹、竞争申请、谁用谁用”的灵活有效的申请机制。它构建”。
(二)申请程序
1、申报:申报人自愿提出申请,并提交整治土地所在地村委会(社区)审核。 申请材料经乡街道初审并签字后,以纸质和电子形式报送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2、评审:区农业农村委员会组织专家对申报项目进行评审,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评选出符合要求的项目。
3、公示:拟支持项目确定后,拟支持对象名称、拟支持项目、支持内容、支持金额、实施要求、受理异议地点及联系方式等在网上公示。重庆市涪陵区政府网上提出五项任务。 日,接受监督。
4、发布:对公示无异议的项目,发布项目建设计划,由项目实施单位按照相关程序组织实施。
(三)具体要求
申请单位人员应当按照文件相关要求编制项目实施方案。 享受财政资金补贴项目的任务量、补贴标准、补贴金额和具体环节要明确、详细。 具体施工内容必须符合施工标准的要求。
1. 材料提交
(一)2022年机械化改造项目申请表
(二)项目实施方案
(三)申报单位或专业合作社营业执照复印件
(4)重建区土地出让合同复印件
(五)同意打破土地界线的农民签字或者村委会(社区)同意打破土地界线等。
2、提交时间。 2022 年 2 月 28 日之前。
3、提交方式。 相关申请材料须纸质一式三份,并以电子方式提交。 联系人:潘雪瑞 电话: 邮箱:。
4、其他事项
(一)逾期提交或未按规定形式提交项目相关材料的,申请视为无效。
(二)不得擅自改变项目实施计划文件格式或删除栏目
(三)本申请文件电子文件可在重庆市涪陵区政府网站下载。
特此通知。
附录:
1.项目申请表(格式)
2、项目实施计划(格式)
3.《丘陵山区适宜机械化土地整理改造技术规范》(DB 50/T 795-2017)
重庆市涪陵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2022 年 2 月 18 日
附件1
附件2
1、项目所涉及行业的发展现状(或工作进展)
(业主基本情况,重点介绍土地流转和生产状况改造区域及实施优势)
2、项目任务计划
(一)项目任务由来(背景)
(二)建设地点及规模
(三)项目内容(具体按照重庆地方标准DB 50/T 795-2017《丘陵山区适宜机械化土地整理整治技术规范》要求,结合实际建设内容实施领域的内容,必须逐项详细,既要有定性的表达,又要有定量的数据)
(四)建设进度。 2022.7-12月
(五)项目推进及管理措施
(六)项目绩效目标(包括项目带动能力、直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等)
(7)其他
3、基金投资预算
(一)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二)资金具体用途及投资标准
(三)财政补贴项目资金及资金使用环节(须明确财政资金使用支持环节、补贴标准和金额等)
(4)其他
四、组织保障措施
五、项目实施单位情况
(一)单位性质、隶属关系、职责(业务)范围
(二)财务收支和资产状况
(三)是否存在不良记录(财政部门、审计机关的处理处罚决定、行业通报批评、媒体曝光等)
(四)项目现有实施条件(含自筹资金计划)
六、相关单位及参与事项
表一:
附件3
适合机械化的丘陵山区土地整理整治技术规范
(重庆地方标准DB 50/T 795-2017)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丘陵山区适宜机械化土地整理整理的基本原则、建设内容和技术要求、施工程序等技术规范。
本标准适用于重庆市丘陵山区适宜机械化的土地整理与改良。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适宜机械化的土地:适宜骑乘或大中型农业机械进行耕作、种植、田间管理、收获等作业的土地。
2. 2改造:在一定区域内,采用工程、生物等措施,合并小型、不规则形状地块,并对地块的进场坡道、沟道进行改造,满足大中型农机的使用要求运营。
2.3 水平条带田:在地势较为平缓的地区,按照排灌方向,沿等高线修建呈矩形或近似矩形几何形状的水平条带农田。
2. 4 斜坡梯田:在地面坡度较大的地区,根据地形,在斜坡上分段沿等高线修建梯田。
2、5缓坡地块:在地势较为平缓的地区,根据排灌方向修建矩形或近似矩形的缓坡地块。
2. 6 梯田地块:在地面坡度较陡的地区,根据地形、等高线修建梯田或坡状梯田地块。
3 基本原则
3.1科学选址。 道路通畅,土层深厚、集中连片,排灌基础良好,坡度不宜大于25°; 优先考虑已大面积流转的地块; 先易的,后难的,循序渐进。
3.2 绿色、简单。 秉承资源循环利用、绿色低碳的理念,充分考虑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土石方就近挖掘、填筑、运输。
3.3合理搭配。 正确选择挖掘机、推土机、平地机、拖拉机等机械设备,高效、快速地开展修复作业。
3.4 补充改进。 充分利用各类土地整理成果,实现综合利用、互补提升。
3.5 效率优先。 按照项目资金管理要求,实行先建设后补充或按规定招标,充分发挥土地整理整治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时间效率。
4 施工内容及技术要求
4.1 施工内容
这些情节是相互关联的。 通过土方开挖、回填等工程措施,修建地块进出坡道,完善田间道路,实现相邻地块之间、地块与道路之间的顺畅连接,满足大中型农机进出地块的需要。
消除工作中的死角。 对影响农机作业的尖角、月牙等异形地块,进行开挖回填、切割、矫直,满足大中型农机作业要求。
优化情节布局。 地块有小有大、有短有长、有曲有直,实现主带分布,延长机械作业线路,减少机械再入频率。
正确布置沟渠。 根据改造地块坡向和相邻地块雨水排放方向,合理布置沟渠。 沟渠建设应考虑农业机械的通行需要,周边沟、后沟深,边沟少或浅。
砾石填埋处置。 土地整理整治过程中产生的碎石应就近堆放、深埋处置。
土壤施肥和成熟。 土地整理整治后,采用秸秆还田、绿肥种植、施粪肥等生态施肥方式,结合深松、旋耕等农业机械化措施,对土壤进行施肥熟化,提高土壤肥力。
4.2 技术要求
单个水平条状场地长度不小于100m,宽度不小于30m; 或面积应大于5英亩。
单坡露台长度不应小于50m,宽度不应小于20m,或面积应大于2亩。
单块旱地纵坡≤10%,单块旱地横坡≤3%,农机平均生产路线≥50m。
最大挖填高度≤1.5m;
砾石埋深≥50cm。
出入口坡度≤20%,宽度2-3m。
5 施工流程
5.1 地形测绘。 测绘1:500-1:2000原始地形图。
5.2方案设计。 深入分析地形图并进行实地勘察,规划设计整治用地区划编号、地块互联、沟渠布置等,形成土地整治和整治计划。
5.3 施工设计。 绘制总平面图,制作施工图,并解释图标、图例、技术要求等。
5.4 现场布放线路。 您可以在地形图上找到参考点手动定线,也可以使用仪器计算出坐标值后定线。
5.5 工程建设。 按照设计方案组织施工,表层耕土剥离堆积备用。 小区整理形成后,应将剥离的表层耕土均匀摊铺或与生土、熟土混合。 不宜用生土覆盖。
5.6 数据编译。 项目申请、立项报批、地形图测量、修复设计、工程施工、质量检验、竣工图等文字、图表、图像的整理和归档。
竣工验收。 工程竣工后,应当按照规定报主管部门竣工验收。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