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王盖地、蘑菇炖鸡……内涵段子早已埋下伏笔
“两亿段子迷无家可归。我亲自帮助他们中的许多人将段子标志贴在汽车后窗上。” 几个小时前,一位名叫“港口哥”的用户发布了一条微博。
昨天下午4点20分左右,国家广电总局发布消息:责令“今日头条”永久关闭“内函段子”客户端软件和公众账号,并要求公司吸取事件教训,全面清理推出类似的视听节目产品。
一时之间,新浪微博、微信群、百度贴吧等各大社交领域充斥着“鬼哭狼嚎”的声音; “没有内寒段子,下半生还有什么意义?” “年寒路,一段情谊,人未完,饮酒别停”“怎么办?我刚加入内寒段子不久”……
上一次出现类似情况是A站服务器关闭三天的时候。 可以看出,两组用户都具有较强的粘性,但内含段子的用户明显更有组织性。
你可以将内函段子与百度的帝吧进行比较。 他们的口号相同的部分是“XX打仗,寸草不生!” 一些二线及以下城市甚至还有地方组织,如沉阳短友会等; 组织内部有一种独特的“秘密语言”。
“王盖大地,小鸡炖蘑菇”……
它是张一鸣最早的产品,比今日头条还要老。 它曾经拥有2亿用户。 自2012年推出以来,给很多三四线城市的人们带来了欢乐,充实了他们的闲暇时光。 “说实话,内寒段子陪我度过了最困难的一段时间,让我忘记了那些不开心的事情。”一位资深用户说道。
但内寒段子确实发布了一些边缘的视频和图片。 如今,在广电总局多次点名今日头条后,内含段子成为今日头条系统中第一个被宣布永久关闭的产品。
一位互联网分析师表示:“超过2000万的DAU就这样消失了。按照微博每用户的市值,市值应该至少有50亿美元。”
在一些人看来,这是今日头条舍卒救战车的一种手段。
“今日头条的整顿迹象已经初现端倪,就连《人民日报》也发表了三版评论,言语十分严厉。面对强有力的监管,今日头条必须拿出一些整改措施。”
针对今日的监管措施,今日头条也第一时间回应声明,立即整改,并在抖音上线了“防沉迷系统”。
一位科技媒体人士回应今日头条媒体人朋友圈提问:巢穴被掀翻,鸡蛋如何完好无损?
最大喜剧应用崩溃,笑话用户痛哭,笑话世界面临崩溃
“清风吹柳,请问是段友吗?”
“一旦陷入笑话,就如身处深海,从此道德沦为过去”
“馒头啊馒头啊”
《王盖地虎,蘑菇炖鸡》
“宝塔镇江怪,蘑菇加辣椒”
……
如果你是端游,你应该熟悉这些代码。
在被封之前,在同类喜剧类应用中,《内寒段子》是最先进入人们视野的,也是月活跃用户和用户量最高的产品。 其注册用户一度超过2亿,日活跃用户超过2000万。
今天宣布永久关闭的消息后,不少人拍手叫好,表示早就该关闭了。 “我现在很少打开了,偶尔看看以前收集的视频来回忆一下。现在很多视频下面都有人卖视频,而且卖视频的方式多种多样。前段时间,有大量的色情内容。”照片,都被屏蔽了。”
但很多铁杆用户看了这个笑话却感觉很沉重。
其中一位表示,内函的一些笑话还是很有趣、很有意义的,比如社会新闻、美食视频等。 “在快节奏的工作和城市生活中,我还是需要一个APP来放松自己。”
在今天的采访中,一位笑话粉丝甚至在娱乐资本论下理直气壮地对豆瓣娱乐投资(ID:)表示,“如果你不了解笑话文化,请不要发表任何评论。”
笑话爱好者所说的笑话文化是一种灰色幽默。 “没有文化反思的笑话不是笑话。笑话是生活的笑话,是灵魂的补品。内涵要讽刺、幽默,又不失真实性。” 他们认为,笑话的内涵就是笑话粉丝的世界。
自2016年开始使用内函段子的小敏在娱乐资本论下告诉豆瓣娱乐(ID:),他最初下载内函段子是因为同事在使用。 “他一直在笑,所以我意识到他在看《内寒段子》,然后我也下载了它。我不认为它低俗,只要我玩得开心就行。” 小敏每天花两个小时浏览内寒段子,有时甚至熬夜看。
不过现在我很少在朋友圈分享视频了,因为喜欢的人不多,朋友们可能会觉得低俗。
但端游的核心成员却有着与普通人不同的想法。 他们极其活跃,有很强的向心力。 如果你在QQ群里搜索“段友”或者“内涵段子”,至少有上百个QQ群。 更不可思议的是,除了线上交流之外,端游还定期举办线下活动。
“城市端游协会厉害了,很多城市都有协会,比如沉阳、苏州,每个城市都有会长,是一个非盈利组织,他们的聊天群很活跃,出去自驾每隔一段时间就去旅游,男生AA,女生免费,所以你会发现端游成员的年龄也不是很年轻,虽然经济实力不是很强,但是也可以接受。” 苏州端游集团一位资深成员说道。
也正是在这样的线下活动中,小伙伴们增进了彼此的友谊,甚至还出现了“滴……滴”的暗号。
滴……滴滴的大致意思是,如果后面的车看到前面车后面有内寒段子标志,就会按喇叭,长按滴,然后连续按两次喇叭。 这是段子朋友之间普遍约定的打招呼方式。
“最早的一批车贴是内汉段子官方人员在活动时赠送的,后来也有一些是我自己买的。” 上述段子用户表示,后来车贴在电商平台上出售。
如果你的车停在路边,有些人会把香烟放在车窗上,即使你不抽烟。 “我相信,当你看到那根烟的时候,你一定会很高兴,它会消除你之前的烦恼。”
“有一次我旅行的时候,一群人在聊天,然后有人说了一个暗语,马上就有人回应,然后两个人一起出去喝酒。” 娱乐资本论下的豆角娱乐投资之友(ID:)也经历过这一点。 在微博上,小宇还发现了一种由内涵笑话汇聚而成的笑话文化。
然而,现在许多用户将抖音内容转移到内函段子上。 小敏觉得,与过去相比,现在的内函段子涵盖的范围更广,但也变得更加杂乱。 “以前的内寒段子确实很好,现在却乱七八糟,充满了色情。” 另一位段子用户抱怨道。
拥有两亿用户,从汉段子的用户其实相当多元化。 有无脑的巨魔,有诙谐的笑话讲述者,还有一些理性的人。
内涵笑话的前世今生
事实上,张一鸣2012年3月创立北京字节跳动科技有限公司后打造的第一个产品是内函段子,而不是我们今天所知的今日头条。 而内函段子上线三个月后,即2012年8月,今日头条第一版正式上线。
由于这两个产品属于同一家公司并共享用户数据,因此这两个应用程序会填充彼此的用户数据库。 因此,今日头条热门话题的口碑和受众资源与内含段子高度重合。
比内函段子早两年,还有一个段游文化的社群——求是百科。
不过,与2012年的《求是百科》相比,《内寒段子》在笑话之外更加注重社区运营,添加搞笑图片和富有想象力的评论,很快形成了自己的笑话好友文化。 然而,经过两年的发展,求是百科出现了套路重复、内容薄弱的问题,因此内函段子在出现不久就迅速取代了求是百科在笑话领域的霸主地位。
据知乎网友称,2013年,他发现求是百科已经沦为一个无聊的应用程序,人们在发布一定数量的笑话(获得点赞)后,如果忘记带卫生纸,就会表白自己的爱情。 后来在朋友的推荐下,他转学了内寒段子。
内寒段子刚推出时,最著名的笑话作者有日星一山、用飘柔洗头的唐僧、黄山逍遥。 短游的社区内容以文字内容为主。 但尽管如此,内函段子APP仍凭借良好的社区运营和较高的下载量,荣获2015年艾瑞之星称号。
2016年,随着WiFi技术和4G网络在国内的普及,手机APP也开始进入大流量时代,内涵段子的内容开始从文字、动画图片快速转向短视频。
据某论坛段友回忆:当时内涵段子的视频内容主要有两类。 一是集体拍摄的短剧,以郑在秀、陈翔六点半、韩大力、梅超仓为代表; 另一种是段游从微博、快手、YY等平台搬来分享的短视频以及各种明星MV。
“早期,笑话要经过用户审核才能决定是否满意,所以那些无意义的东西根本不能发布。 用户整体素质比较高,真称得上是内容的发源地!” 一位资深笑话网友说道。
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内函段子开始允许视频和直播了,甚至连用户审核都取消了,取而代之的是系统审核,所以所有内容都可以发布,无需审核。 在用户数量迅速膨胀的同时,很多原来的高手却被挤出了。
(千脉数据显示,自2016年5月以来,内寒段子APP下载量持续上升)
随着大量短视频内容的出现,内函段子里的段子、动画图片越来越少。 与此同时,内寒段子也在这段时间迎来了自己的发展高峰。 2017年,凭借《快乐大本营》、《进攻家族》等综艺节目的赞助,成功突破2亿用户。
但随着内寒段子的内容转型以及更多用户的加入,内寒段子的部分老用户逐渐离开,自身内容生态也出现恶化。
因为据一个五岁的段友回忆,不知道什么时候,内函段子的用户质量越来越差,无脑喷子也越来越多,所以他越来越反感。自称端游。 甚至有一位端游在知乎上直言:森林长大了,口味变了,端游文化不再是你一开始喜欢的内寒端子了。
事实上,在内寒段子推出短视频服务并实现用户快速增长后不久,今日头条就意识到了短视频的趋势,内部就开始孵化内寒段子后继项目,并于2016年9月推出了抖音,5月推出了火山视频。 2017年。
就在内寒段子宣布永久下线后不久,就有网友在微信评论区留言称:只要段子还活着,抖音就永远是太子。
今日头条牺牲有意义内容的笑料,是否是在牺牲棋子来拯救自己的战车,以拯救自己的抖音?
内寒段子如今的处境,早有预兆。
从今日头条的角度来看,拥有超过2亿的用户和超过2000万的日活跃用户,内含段子自然是一个巨大的流量入口,为今日头条引流。 然而,它在商业化方面并不是很成功。
“内函段子上很少看到广告,连闪屏广告都见不到。一般品牌很少在内函段子这样速度较慢的应用上投放广告,它更大的作用是把流量引向今日头条和抖音。”今日头条合作伙伴表示。
也许你好奇,一个盈利能力不是很强的APP如何能够坚持六年?
其实主要来自于流量共享。 一方面来自直播,内寒段子很早就开通了直播频道; 另一方面,内函段子里有游戏版块,也会有一部分流量共享。
即使在今日头条内部,也有放弃内寒段子的迹象。 内寒段子的新浪微博账号于2017年8月停止更新,APP从去年年中到今年年初在苹果商店也没有更新。
此时,强力监管政策来袭!
今年1月1日,北京市网信办对今日头条相关负责人进行约谈,原因是其在客户端持续传播色情低俗信息,违规提供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 自此,手机App监管拉开了序幕。
代表官方态度的更严厉信号来自人民日报和央视。
央视财经频道经济半小时栏目指出,今日头条在广西南宁投放的广告违反了“双跳”规定。 节目认为,此类违法广告多见于今日头条向二三线城市推送的信息流广告,内容为治疗鼻炎、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药品广告。
紧接着,《人民日报》发表网络评论《别再用丑陋的方式上头条》来批评今日头条。 文章指出,混乱现象较多,竞争不力。 这样的头条是无视法律法规的头条,是坑害老百姓的头条。
此外,今日人民日报微评也在微博上表示,如果一味追求赛车风格的发展而忽视刹车功能,如果只求价值而不求价值,甚至鼓吹算法没有价值,那么难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会出问题的。 产品不能成为算法的奴隶。
一系列监管政策让今日头条不堪重负,今日头条立即启动防沉迷系统,并发布各类整改声明予以回应。
最大的反应就是今天内函段子永久关闭。 在一些人看来,今日头条两害相权取其轻。 为了拯救其他视频应用,它暂时牺牲了在商业化上没有取得任何突破的内含段子,牺牲了棋子来拯救战车。
业内人士评价,今日头条很快接手了伴随BAT崛起的低端业务,并将其包裹在算法的外衣里。 但令人惊讶的是,今日头条已经发展到如此大的规模,却没有贡献出高水平的内容,也没有与平台地位相称的主流现象级内容策划。
内寒段子的永久关闭确实透露出更多政策监管信号。
另一位资深网络评论人士表示,没有人注意到,总局这些年只是更多地参与了影视剧的管控,但实际上对互联网企业的声音多于实际行动,而真正采取行动的却是总局。行动都是某些办公室。
但现在你是否感觉自己即将开办企业并做出牺牲?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