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说“我不想学习”时,建议你和孩子讲讲《小白兔钓鱼》这个笑话

2024-05-27 -

这是一念疗愈第 07 篇文章

白兔的笑话_小白兔的笑话_笑话小白兔

弟弟八岁了,最近迷上了听笑话。比如,最近我们很享受一个笑话,但几天后,我弟弟却以笑话中的“甲之蜜糖乙之毒”为借口,拒绝参加课外英语提高班。这个话题自然在饭桌上被讨论起来,于是今天的推文就出来了……

白兔的笑话_小白兔的笑话_笑话小白兔

起源 | 笑话

【小白兔想试试钓鱼,便开心地准备好鱼竿和最美味的食物出发了。第一天一无所获,第二天一无所获,第三天一无所获。小白兔不肯放弃,可到了第100天,他还是一无所获。

天黑了该回家的时候,小白兔生气地收起了鱼竿,对着湖面喊道:“你这条愚蠢的鱼,看到了好吃的却不游过来,我好生气啊,愚蠢的鱼,愚蠢的鱼,愚蠢的鱼。”

这时,一条性格独特的小鱼按耐不住了,于是就跳出了水面,对小白兔说道:“你要想让我们上钩,至少也买些蚯蚓,再买些鱼饵,你天天用胡萝卜给我们钓鱼,你有没有想过我们的感受?”

白兔的笑话_笑话小白兔_小白兔的笑话

当我把这个笑话讲给我弟弟听时,他笑得很开心,并问我:“接下来发生了什么?”

【然后小白兔委屈的说:“胡萝卜不是世界上最好吃的食物吗?我自己都舍不得吃,所以喂给你吃!”】

弟弟反应过来,不屑地嘟起嘴说:“这就是兔子的想法,世界上的人和动物都喜欢吃胡萝卜吗?”

没错!我补充道:“一个人的美味,另一个人的毒药。”

小白兔的笑话_白兔的笑话_笑话小白兔

开发 | 儿童直接使用

第二天放学,弟弟换了书包就去上英语课了,这次他嘟囔着说:“不行,学英语有什么用?我没兴趣。”

我知道他想发牢骚,但看他磨磨蹭蹭,又快迟到了,我忍不住教训了他一顿。他突然冲我吼道:“你就是那个总给我吃胡萝卜的兔子,想让我吃毒药,对吧?这样我才不会上当。”说完,他把书包扔回了房间。

小白兔的笑话_白兔的笑话_笑话小白兔

我站在客厅里,虽然不是很生气,但心里很纠结,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做。该不该跟他讲道理?我还没说完就知道没用。该不该命令或者威胁他去上课?他可能只是为了反抗而反抗,再也不去英语教室了。该不该拿可乐贿赂他?我不想用诱惑的方式在课间制造条件反射,因为这样每次去上课都要买饮料。

我很快就想起了上篇文章总结的解决问题和冲突的流程:

观察行为——评估接受度——确定归属感——寻找解决方案。

嗯,逃课是“不可接受”的行为;但上不上课最终是他自己的事;所以解决办法应该是“以他为中心”;我会用“倾听”的方式来处理这件事。

笑话小白兔_小白兔的笑话_白兔的笑话

危机很快就解除了,他背上书包和我一起出去了……

反思 | 家庭晚餐讨论中的两个要点

晚上,全家人一起吃饭的时候,我提到了这个玩笑和它引起的事件,并当面感谢了哥哥的信任,向我诉说了他对班级的不满。

老公忍不住打断道:“不管你报什么课,我都带你去试听!还有,不管你对什么感兴趣,都会有不想学的时候,那时候你不能把你爸妈当成小白兔,质疑我们为什么要关心你。”

饭后,我思考了大家的意见,总结了以下两点:

白兔的笑话_笑话小白兔_小白兔的笑话

关于利息—

兴趣是老师,别拿兴趣当不坚持的借口

兴趣源自于人类追求快乐的本能,是一个人主动做事的重要动力,所以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回到课外班的话题,这个当然要从孩子的角度去选择,具体操作上要根据孩子的性格特征去做。当一个兴趣跟孩子的基因、性格特征相匹配的时候,他首先会产生感官兴趣;其次,他很容易就比同龄的孩子做得更好,也容易得到老师的认可。这种内在的感官兴趣和外在的认可让他感觉到“有趣”,而“有趣”是“兴趣”的第一步。

有兴趣并不代表可以一直做好,只是打开新领域的钥匙,随之而来的是无尽的努力、专注与坚持。当然,随着时间与阅历的增长,兴趣也会改变,但当转折点到来时,别轻易以兴趣为借口放弃。

当孩子不想继续学习的时候,家长要引导孩子分清:是因为遇到了困难或瓶颈?还是因为这件事与你的价值观不符?还是仅仅是因为身体上累了?

比如我弟弟在学英语,其实我跟老师沟通过,她说我弟弟上课总是很开心,积极参与,所以我猜他只是在课前面对听写测试时有点害怕而已……

关于父母的角色——

我们应该“控制”还是“爱”?不要分裂,而要整合

父母的角色是一个天赋的角色,每个父母对这个角色都有自己的理解和领悟,受到自己原生家庭和成年经历的影响。

美国心理学家通过自然观察和家长访谈等方式,对100多名学龄前儿童进行了研究,将家庭教育方式()分为权威型()、权威型()、放纵型()和忽视型()四类,其分类的主要指标是需求(对孩子的要求程度和控制、指导的程度)和亲密度(对孩子需要的回应、敏感和支持的程度)。

白兔的笑话_笑话小白兔_小白兔的笑话

研究结论更倾向于父母是权威型父母——对孩子有要求,但又高度响应。这说明,从某种意义上说,在成人世界中,我们不是做选择,而是想要一切。也就是说,我们不想分裂,而是想要融合。

在餐桌上,我们告诉孩子:作为父母,我们很高兴能成为你们的玩伴、学习伙伴。但由于你们身心发展的阶段性,我们必须成为你们规则的制定者、监督者、领导者和承担者。但这些都会随着你们的成长而动态调整。

所以你现在可以问“为什么,基于什么”,但也请在执行规则的同时寻找答案!

结论

孩子对笑话的行为反应,表明他暗暗希望被父母当成一个独立的客体来对待,他已经知道自己有自己的兴趣、态度、主体性,这种成长值得父母们鼓掌庆祝。

同时,孩子也应该明白,在面对父母、面对外界时,也应该向兔子学习,尊重他们的主观性、喜好和情绪。

最重要的是要让孩子时刻知道,任何人都会犯错,每个人都会有某些时候的无知或误解,所以要及时自我觉醒,用尊重的态度与他人沟通。这样,他们才不会像笑话里的兔子一样,钓了一百天鱼,认知上还是一无所获,情绪一落千丈,行为上一无所获。

结尾

用意念治愈

欢迎讨论儿童成长和自我成长相关问题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下一篇 : 辉腾的故事.txt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