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参会(模具14—1)
参与班级:模具14-1 电气14-1、2 机械14-1、2、3
地点:B306
举办时间:2016年5月25日
主持人:涂杰
主持人发言
大学生活丰富多彩。 不仅获得知识和能力,而且锻炼身体和心灵;
大学时代是发展的黄金时期。 心理健康与大学生的成长和成功密切相关。
大。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
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为满足我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
如有必要,特召开本次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
1. 心理健康标准
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是一种持续高效、令人满意的心理状态; 狭义的心理健康
从某种意义上说,心理健康是知、情、意、行的统一,人格的完善与协调,社会适应能力的统一。
适应良好。迄今为止,国内外尚无统一的心理健康概念。
学者们普遍认为心理健康标准是复杂的,既有文化差异,也有个体差异。
(一)国外学者关于心理健康的标准:
马斯洛和心理学家米特尔曼提出了心理健康的十项标准:
(一)是否有足够的安全感;
(二)是否对自己有充分的认识并能正确评价自己的能力;
(3)你的生活和理想是否现实;
(4)能否与周围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
(五)能否保持自身人格的完整、和谐;
(6)是否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
(七)能够维持适当、良好的人际关系;
(8)你能恰当地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吗?
(九)在集体允许的情况下是否可以有限程度地发挥自己的个性;
(十)个人的基本需要能否在社会规范范围内得到适当满足。
(二)国内学者关于心理健康的标准:
范福民提出了大学生心理健康的7个标准:
(1)能够保持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二)能够保持正确的自我认识和接受自己;
(3)能够协调和控制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情;
(4)能够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乐于交往;
(五)能够保持完整、统一的人格;
(六)保持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
(7)心理行为与年龄特征相一致。
(三)我总结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
(一)有独立生活的能力;
(2)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3)能够从心理上接受自己;
(4)勇于面对现实,对生活、对自己充满信心;
(5)具有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能够主动适应新环境、调整和调整
平衡各方面的心理冲突;
(六)良好的人际关系;
(7)适当的学习方法;
(8)能够应对一定的挫折;
总的要点是:对自己有良好的自我认识; 对他人友善、宽容,
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有极大的学习热情; 对环境有良好的适应能力
能力。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总体目标: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发挥他们的潜力,培养
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
具体目标: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己,加强自我调节,忍受挫折,适应环境
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体心理素质,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
对有心理行为问题、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的态度
心理咨询、疏导是为了让他们尽快排除障碍,调整自己,形成健康的心理。
质量和改善心理健康。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分析
大学生心理问题复杂、多变、独特,其成因也是多种多样的。
在具体治疗过程中,应全面、仔细地分析原因,才能快速、有效地对症下药。
有效解决问题。
1、环境、角度的变化引起心理冲突
大学生的角色地位和生活环境与高中生有很大不同。首先是大学
学生要安排好自己的生活,依靠自己的能力处理好学习、生活、人际关系等各方面。
但据调查,80%的学生以前从未在家洗过衣服,能够自己照顾自己。
他们的体力较差,对父母的依赖程度很高。 生活问题给这些学生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压力。 其次,大学里评判学生优劣的标准不再是单纯的学业成绩。
它已经包括组织管理技能、人际交往能力等因素。 本标准
教育的多元化,让一些学习成绩优秀但其他方面表现平平的学生感到不自在,自尊心受到损害。
内心受到深深的震撼,造成心理失落、自卑。
针对这种情况,首先应该提高独立生活的能力。
适应的第一步,也是适应社会生活的重要一步。 其次,要正确评价自己
能够在不同的情况下客观地评价自己和他人的优缺点。
缺点,认识到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 我们要发扬优点,克服缺点。
你不应该因为自己的缺点而感到自卑或放弃自己。
2、学习压力引起的焦虑
当今的大学对学生有严格的学习要求。 如果你有几门课程不及格,你就会面临失败。
失去学位甚至辍学的危险给学生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
学校比较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的学生因学习方法不当而忽视了成绩。
思考,导致沮丧,随之而来的紧张就是焦虑。 中等
焦虑程度和必要的兴奋和紧张是人们学习和工作所必需的,但持续且持续的
严重的焦虑会让人失去自信,干扰正常思维,从而阻碍学习。
3、人际关系不好导致情绪和人格障碍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财富的增加、现代家电的普及、计划生育
最近的城市,兄弟姐妹的概念被弱化,缺乏邻里互动。 青少年住在一起
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他们不善于沟通。另外,在大学里,人际关系
它比高中复杂得多,要求学生学会与各类人交往,逐步走向社会。
能够适应。 但有的学生不能或难以适应,总是按照自己的标准要求别人。
这就造成了人际交往障碍。不良的人际关系会导致缺乏沟通,心理压力大,情绪低落等。
情绪低落,产生孤独感,从而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4、因爱情而产生的情感困扰
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生理机能已经成熟,正在逐渐发展恋爱关系。
爱情的要求,但这个问题如果处理不好,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内心
身体健康与学习生活。目前,大学生面临的恋爱问题主要与性交有关。
过去的不舒服、性冲动的困扰以及缺乏处理爱情中情感纠葛的能力等。
鼓励大学生在校期间谈恋爱不可取,但也不能抑制。 应进行正确引导。
引导,正确对待自己和爱人,当你因爱情而情绪困扰时,要及时对待自己和爱人。
疏通情绪,使负面情绪得到适当宣泄,保证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保持
保护心理健康。
5、就业压力造成的心理压力
大学毕业生找工作是普遍存在的问题,而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更是难上加难。
择业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如工作单位不理想、担心能力不足)
缺乏经验、无法胜任工作等),这些给即将毕业的大学生造成了巨大的后果。
压力。 这种压力是通过一些不正当的渠道来发泄的,比如砸东西、喝太多酒等。
酗酒打架、消极厌世等。因此,对大学生尤其是毕业生的职业咨询,
帮助他们在选择职业时调整心态,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
对于职业咨询,首先应该了解自己,包括自己的身体和心理素质(例如
智力、兴趣、态度、气质、能力等),这方面可以通过
使用一些心理测试工具。 其次要了解各个职业的基本情况。双方
根据以上几个方面选择适合自己特点的职业。你还应该学习基本的求职技巧
聪明,让你在求职过程中发现
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展示自己的真实才华和知识,提升自己。 最后,你要正确面对
面对求职挫折时,调整心态,不断努力寻找机会。
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
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来自生物、心理、社会和文化等方面。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也需要学生、家庭和社会的关注。
1、坚持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生活方式是指人们的日常生活
遵循的行为规范,即习惯的生活方式。健康的心灵和健康的身体
身体是密不可分的。 对于大学生来说,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一是合理的作息时间;
起居有规律,早睡早起,睡眠充足; 第二,均衡饮食,坚持吃早餐; 重量
维持正常水平; 第三,科学用脑,实行时间管理,提高学习效率; 工作和休息
结合、放松,避免用脑过度; 四、主动休闲,选择文明优雅的休闲
娱乐身心的娱乐方式; 第五,适度锻炼,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不吸烟,不吸烟。
喝红酒。 大学生不文明生活方式包括网络成瘾、暴饮暴食、节食、
晚睡晚起、饮食不规律、不参加运动、吸烟喝酒、进行危险行为等。
2、培养和完善人格。 人格健全是心理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学生要正确评价客观事物,正确对待自己和他人; 善于管理情绪,
情绪反应适度正常,经历正常情绪,积极有效地适应社会环境
和学校生活。
辅导员总结
参加社会实践,扩大人际交往,建立广泛的社会支持体系。 大学生
要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全面
通过团体交流活动提高自身素质,了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体验友谊
享受友谊和交流的快乐,开阔视野,寻求广泛的社会支持。当遇到挫折和困难时
在压力时期,广泛而慷慨的社会支持将帮助大学生走出沼泽,走向光明的未来。
花开的岁月。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