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财经观察丨佛山龙舟经济:端午节人气挤不进去,文旅商机可见

2024-06-14 -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赵晓晨佛山报道

“我们一大早就从广州出发,九点多就到了这里,时间刚刚好。”6月11日,为期4天的2024中国(佛山)叠滘龙舟漂流赛迎来最后一天的比赛,60多岁的摄影爱好者王爷爷一大早就带着家人来到这里抢占好位置。

不出所料,今年的叠滘龙舟漂流赛再次成为端午假期的“顶级赛事”,当地人甚至期待将其发展成“龙超”IP。

马蜂窝数据显示,今年端午节期间,“龙舟竞渡”热度环比增长133%,其中“南海叠滘龙舟漂流”带动佛山热度增长100%,不仅当地近10家民宿客满,一个上海旅行团也提前3个月就预订了。

赛龙舟的传统习俗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到战国时期。在龙舟文化浓厚的广东,除了因“水上漂流”而爆红网络的叠滘龙舟赛外,不少地方还举办了“顺德欢乐龙舟节”、广州风神2024龙舟赛、“金沙户外杯”单人龙舟赛等120余场各具特色的龙舟赛事。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观察到,与足球、篮球等热门体育赛事一样,龙舟赛事已被公认为提振举办城市经济的利器。从龙舟器材生产到比赛场馆建设,再到选手的系统训练,甚至赛事相关的住宿餐饮,每一个环节都在不断助推“龙舟经济”的热潮。

“龙舟经济”持续火爆

随着鼓声响起,龙舟上的桨手们齐声响应,桨声齐鸣,龙舟如箭一般在江中疾驰而过。叠滘水道以“九曲十三弯”被誉为龙舟界的“秋名山”。前三天的激烈角逐中,约20条长达25米的龙舟在蜿蜒狭窄的水道中完成了L型、C型、S型的高速漂移。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在比赛第一天探访现场发现,尽管距离比赛正式开始还有整整五个小时,但水道两侧已经聚集了大量观众,形成了一道密集的人墙,外围的观众甚至挤不进去。

35岁的张丽是广西南宁人,今年端午节她和家人来到佛山观看叠滘龙舟漂流比赛。她笑着说:“我们在网上看到那些龙舟漂流的视频,就决定来看看,果然现场的感觉不一样,好震撼!”除了看比赛,她还计划去清晖园、西樵山游玩,感受佛山的文化和风光。

数据显示,国内龙舟赛事知名度和参与度最高的省份主要有广东、湖南、贵州、福建、江西等。尤其在广东,外地游客占比已达到总观众人数的15%。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蜂拥到现场一睹龙舟赛事的壮观场面。这种大规模的人群自然而然地引发了文化旅游消费热潮,并带动了餐饮、住宿、交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以叠滘龙舟漂流赛举办地佛山市南海区为例,端午节期间,南海区共接待游客62.4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约3.95亿元,住宿业共接待过夜游客7.19万人次,同比增长34.62%。此外,南海区6家星级饭店共接待游客3726人次,同比增长54.41%,营业收入146.2万元,同比增长10.07%。

“看了龙舟赛、吃了龙舟饭,才算真正过端午节。”龙舟饭作为广东传统习俗,是珠三角水乡龙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逢端午节,各村落都会举办盛大的龙舟饭晚宴,邀请全村人一起欢度佳节。

据不完全统计,在有“中国龙舟训练基地”之称的顺德容桂,端午节前后,不少酒楼推出的龙舟餐多达7000多顿,通常一顿龙舟餐价格在700元至900元不等,有的宴席甚至能达到1000元以上,对餐饮业的带动作用明显。

“龙舟竞渡”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既是传统民俗活动,又具备竞技体育的特征,遵循与竞技赛事类似的市场化运作模式,上游生产制造、吸引赞助、周边文创产品销售等,都能直接创造经济效益。

以佛山叠滘龙舟赛为例,自5月中旬开始,各参赛队都在夜间进行模拟比赛强化训练。夺得C弯道赛区亚军的东升东方队估算,约40天的比赛训练期间,龙舟、桨、餐饮、教练等费用合计在20万至23万元之间。考虑到龙舟的使用年限约为6至7年,除去新船10万元的费用,一年的龙舟赛需要约13万元,这些费用全部由龙舟委员会承担。

此外,一些装饰更精致复杂的龙舟,造价可能更高。广东省龙狮协会副会长、顺德龙狮协会会长黄志华提到,一艘材质好的龙舟,每米造价可能高达8000多元。如果加上锣、伞、彩旗等装饰,最贵的龙舟造价可能接近50万元。

省份拟人化_中国省份拟人段子_中国省份拟人百无一用

在叠滘龙舟漂流赛上,无论是起点、终点、弯道还是河道两岸,随处可见赞助商的横幅、立牌,就连不少龙舟队的队服上都印有各个赞助商的标识。

“龙舟竞渡本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而叠滘赛道的独特性让它在众多赛事中脱颖而出。从经济效益的角度看,借助赛事的传播力量,白云山板蓝根品牌可以更加深入人心。”广州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永伟说,龙舟竞渡源于纪念屈原,逐渐演变为人们祈求平安健康的一种方式,与中医追求的强身健体、平安健康的目标是一致的。这也是该公司选择赞助叠滘龙舟漂流赛的原因之一。

为何它成为假期期间的“热门”

“琴声歌声催夜来,忽然江中鼓桨声。”《桨歌》生动描绘了端午节赛龙舟的热闹场景。传承两千年的龙舟习俗,为何近年来屡屡风靡?“龙舟经济”为何持续火爆?

将目光聚焦佛山不难发现,“顺德欢乐龙舟节”与叠滘龙舟漂流赛作为当地最著名的龙舟活动,恰恰体现了当前“龙舟经济”蓬勃发展的两大主要原因。

一方面要看你是否能讲好故事。在约定俗成的条条框框里,顺德的龙舟文化逐渐展现出自己的特色。拟人化、故事化的表现形式,不仅表达了当地人对龙舟的深厚感情,也是非常有吸引力的值得挖掘的素材。“龙舟+”的概念衍生出丰富多彩的体验项目,吸引年轻一代的参与。

6月10日上午8点,来自珠三角各地的龙舟齐聚顺德区勒流街道龙眼村河道,龙头龙尾被小心翼翼地从龙舟上取下,村民们带着孩子来摸龙头龙须,寓意孩子健康成长、一年四季平安。这种“点眼”仪式已经延续了600多年。

当天,拥有592年历史的盐步龙舟从盐步观龙塔出发,沿水路向东北航行至珠江,前往广州荔湾湖“拜谒”泮塘龙舟。和人们过节走亲访友一样,顺德容桂各个社区都有在岸边拜谒龙舟的习俗。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很多河道、溪流都变成了道路,龙舟也开始在岸边行驶。

黄志华回忆说:“容桂的龙舟上有神龛,每年龙舟赛完后,它就沉睡在江底,龙起航后,还需要被唤醒。”他还记得爷爷那一代有夜间游龙的习俗,人们手举火把,在龙舟上载歌载舞,用这种独特的方式庆祝和传承龙舟文化。

为了吸引更多年轻人参与,黄志华和他的团队从六七年前就开始用LED灯装饰龙舟。今年的夜间游龙活动对灯光、舞台设计进行了全方位升级,更加炫酷、色彩更加丰富。

另一方面,端午节“头条流”蝶娇找到了网络的“流量密码”,“划水把鱼都打晕了”、“佛山吴彦祖”、“输了就跪祠堂”等段子成为网络热议话题,这些反差与趣味正是网络流量的关键。

真正吸引年轻人的,不仅仅是这些幽默风趣的网络段子,而是龙舟竞渡这项传承千年的传统活动,在现代被赋予了新的玩法和创意。今年的叠棹赛,比赛难度有所增加,纯粹的竞技更加刺激。

沿着蜿蜒的水道行走,彩旗飘扬,鞭炮声不绝于耳。“宁可煮烂,不可慢煎”的精神激励着参赛选手奋勇争先。“我们从3月3日就开始刻苦训练,基本上除了生病,没人请假。”桂城街道叠北社区党委书记庞朝汉是村四方队负责把控方向的资深“煎手”。今年的比赛中,村四方队在三个赛区夺得冠军。

叠棹龙舟漂流赛这种纯民间自发性活动,能从明代延续至今,这种延续千年的文化本身就很有吸引力。南方财经记者查看微信指数发现,6月8日叠棹龙舟赛开赛当天,“叠棹”关键词指数单日飙升173.83%。随后三天,这一指数持续大幅上涨。6月10日,“叠棹”微信指数是国民竞技手游《王者荣耀》的两倍。

在赵永伟看来,叠滘龙舟赛得到了中央电视台、地方电视台、网络红人等各传播主体的广泛关注和参与。这种多角度、全方位的传播方式,不仅提升了赛事的号召力和影响力,还触达了跨地域、跨年龄段的更广泛受众,为品牌推广提供了更深入、立体的互动机会。

近年来,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的融合,正引领一股国潮。从叠棹龙舟助威包到手工粽子礼盒,从纪念奖牌到国潮助威扇,各类融合竞技、端午元素的文创产品成为传播龙舟文化的新载体。一家文创店的老板说:“龙舟系列文创产品热销,我们备货一万多套,已经全部售完。”

相信随着“龙舟+”的N种打开方式,“龙舟经济”将拥有巨大潜力。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