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选择说善意的谎言还是恶毒的真话?
语言是人们交流信息、表达情感的工具和媒介。说话可以说是人类最基本的技能之一,但也是最难掌握和用好的技能之一。婴儿从不会说话到会说话,通常只需要一年多一点的时间。然而,从不善于说话到善于说话,则需要很长的时间。
最近,我重温了鲁迅全集的一篇文章《论语》,里面讲了一个中国人很熟悉的场景:有一户人家生了一个男孩,全家人高兴极了。孩子满月的时候,就抱出去给客人看。客人说:“这孩子将来发财了。”客人就 ...
一个说:“这孩子将来做官。”然后收回了赞美的话。另一个说:“这孩子将来会死。”结果被大家打了一顿。结论是:说会死的人必死,说会富贵的人就是撒谎。但撒谎的人有赏赐,说必死的人会被打。
如果抛开说话对象和场合,只考虑真话和假话,真的很难理解:他说的是真话,为什么会被打?他本来可以撒谎,为什么会被奖励?但问题是,孩子是人,人都会死,你有必要说这些吗?孩子一出生你就说孩子会死,这不仅是正确的胡言乱语,还是恶毒的诅咒,谁听了会舒服?被打是理所当然。
另外两位说子女会“发财”或“当官”的人,也未必是奉承、拍马屁或阿谀奉承。因为子女的前途是不可限量的,“发财”或“当官”是完全有可能的,并非纯属捏造或谎言。
即使孩子将来不能发财、做官,那也体现了对孩子的一种祝福和期望,是对孩子和父母的一种希望,如果是撒谎,那也是善意的谎言,能得到好的回报也是理所当然的。
我认为,我们不应该纠结于该说真话还是假话,更不应该用“说真话就是君子,说假话就是小人”的标准去衡量别人或者要求自己。
问题的关键不在于真相或谎言,而在于善意或恶意。
善与恶是根,真与假是花与叶。
最常见的例子,就是当一个人得了绝症,我们是应该说实话,增加他的心理负担,还是编造一个谎言,增加他战胜病魔的信心?
我认为,只要是出于善意,这两种做法都是可以理解的。
真话,特别是片面信以为真的真话,或者不分对象、不分场合说出的真话,往往会有意无意地演变成恶意攻击。
因此,除了工作中实事求是、说真话之外,在生活中,说一些“善意的谎言”来安抚人心也是可以的,而不是“恶毒的真话”。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