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八戒》人物形象及性格特征分析
猪八戒,法名猪五能,明代吴承恩长篇玄幻小说《西游记》中的主要人物之一。
猪八戒,耳如蒲叶,口如莲花,身形笨拙,相貌如狼,真是神奇有趣。他原是天蓬元帅,银河中的水神。蟠桃宴上,他带酒戏弄嫦娥,被玉皇大帝贬到凡间投胎转世,形同猪,变成妖怪,在浮陵山云栈洞吃人。后来在高老庄高太公家里当了“道居门”的女婿。恰巧遇观世音菩萨找香客取经,便与其碰头受戒,拜唐僧为师,与孙行者、沙僧一起去西天求佛取经。 最后他的功德得到了满足,如来任命他为坛城使者。
猪八戒的绰号是“傻子”,确实显得他有些笨。孙行者在高老庄降妖,与猪八戒打得激烈,一棍子把云栈洞的山门打烂。老猪骂道:“你个懒马,关你什么事?你把我山门打烂了?去看看法律,破门是死罪!”在两家的你死我活的打斗中,老猪居然把破门这种小事当真,还指责对方,让他在遇到孙行者时成了笑柄。后来,三藏在黑松林遇上妖怪,猪八戒便去波月洞找师父。 黄袍洞主怪笑道:“我家有个唐僧,从来没怠慢过他,还特意给他安排了些人肉包子吃,你也进去吃一个,怎么样?”傻子正要认真的进去,沙僧一把抓住他,道:“兄弟,他在忽悠你。”猪八戒这才恍然大悟。
不过猪八戒有时候也不傻。三藏追孙悟空回来后,遇到了困难。老猪又到花果山请孙悟空出山除妖。他在山上出尽了洋相,但没能达到目的。后来孙悟空说:“你这个笨蛋!我走的时候还再三提醒你,说:‘要是妖怪抓了师父,你就说我是他大徒弟。’你为什么不说我?”猪八戒听后灵光一闪,当场编了一个故事:“师兄,我不说你就好了,就因为我说了你,他才那么生气。”这里,猪八戒把孙悟空的狂妄心理把握得很透彻。 这话一出口,不耐烦的孙悟空又问,又胡言乱语起来,把孙悟空气得抓耳挠腮,跳上跳下,决定就地下山。猪八戒是相当聪明的,在无极国除妖的过程中,妖怪被孙悟空逼到墙角,就化作了三藏的模样。孙悟空眼尖,根本分辨不出来,也不知道该怎么抓住他。猪八戒在旁边冷笑。悟空大怒:“你这是怎么了?”老猪笑道:“大哥,你说我笨,你比我还笨!”他提出了一个简单的办法:孙头忍着痛,请师父念咒语把箍紧,不就暴露了假三藏的真实身份了吗?后来果然奏效了。 看似傻却不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猪八戒喜剧人物形象的独特性和丰富性。
猪八戒的岳父高太公在向三藏介绍自己的女婿时说:“他刚来的时候,勤劳干练,不用牛和农具,自己耕田,不用刀和棍,自己收割庄稼;但有一件事,就是会变脸。他刚来的时候,是个黑胖子,后来就变成了一个傻子,嘴巴长,耳朵大,跟猪似的;饭量很大,一顿饭就能吃三五斗米。”
概括起来,猪八戒在取经途中表现出的诸多怪异言行,其实就是上述各方面在新形势下衍生出来的种种表现。爱情史上有太多有趣的故事:见到美女时的痒痒娇羞的样子,盘丝洞旁的卓古泉里与蜘蛛精的打闹……这些热切的样子,是高老庄爱情史的大胆延续,是皈依后爱情变态心理的肆无忌惮的表现。老猪饭量大,怪异的样子很多。在寇先生家吃素时,一顿饭就吃得够三天吃的,临走时,袖子里塞满了馒头、卷子、糕饼、烤果……这些贪吃的样子,其实是一个大肚腩云游僧经常挨饿,偶尔得到满足的坦白暴露。老猪丑陋的样子,曾闹出过许多爆笑笑话。 有一次,他听说有个妖怪画了他一个长嘴大耳朵的画来捉他,他慌张地把嘴藏在怀里。妖怪命令妖怪用钩子把它钩出来,傻子赶紧伸开嘴说:“不就是个小东西吗?想看就看,钩子有什么用?”他天真得像个孩子,胆子直爽得没有一丝曲折,让人很难分清他和笨拙的界限。猪八戒舍得花蛮力和心血,还衍生出许多惊人的举动:在荆棘岭上开辟道路,八百里荆棘一瞬间就被踩平了;在稀有的柿子上化作大猪,清扫污秽,立下臭功。 猪八戒主动承担起别人不愿意干的一些苦力活,说明猪八戒性格耿直老实。这与世俗社会勾心斗角、心机重重的风气格格不入,为巧舌如簧之人所不齿,为聪明机灵之人所不齿。但是,它却又如璞玉与金子一般,保留着人类童年的天真、纯洁、淳朴,又渗透着诚实、真诚等普通劳动者身上朴实芬芳的特质。猪八戒不会作弊,有时他想作弊,但又缺乏高明的手段,所以常常把事情弄巧成拙,引人发笑。但即使被人嘲笑,他也不理解。猪八戒不会装腔作势,即使他想装腔作势,也没有什么高明的招数,所以常常出丑,引人发笑。 于是,他便毫无保留地将自己内心的秘密更多地吐露出来,赤裸裸地暴露在人们面前,引来不少笑话。
显然,作者是带着赞美的心态把猪八戒写成一个心地善良的人。在云栈洞前,和旅人激烈打斗之后,老猪立即“扔掉钉耙,唱了个大大的‘不’”以示皈依。旅人不信,让他发誓,他跪下,仰天如杵,磕头称是。旅人让他烧毁住处,他果然点起火来,把云栈洞烧得像个破瓦窑。然后他交出武器,乖乖地背着手,任由旅人绑着摆布。只有在最后旅人揪着他的大耳朵大喊“快走”的时候,傻子才可怜兮兮地说:“动作轻点,你的手重,弄疼我的耳朵了。”这些描写,显然都充斥着作者对猪八戒纯真、淳朴、妥协精神的赞美。 取经途中,猪八戒的任务就是背行李。从高老庄出发,到流沙河结束,四十里路程,除了无极王分担外,行李虽然沉重,“不堪忍受”,但猪八戒还是“天天背着”。最后,也是因为“背负有功”,才取得了应有的成绩。不过,大子除了完成“本职工作”外,并没有忽略其他事情。就连孙行者也坦言,在与妖魔的搏斗中,“单线不成线,单手不成声”,所以经常带老猪来当助手,尤其是在罕见的柿子嘴里,大子展现了神力;在水底洞穴中,老猪总是一马当先。这些描写,都充分展现了猪八戒作为西游记成员之一的特殊作用。
由于猪八戒有某些缺点,而作者又用喜剧俏皮的笔法刻画了这个艺术形象,猪八戒表现出了浓重的幽默感和机智,有些文字中还含有调侃的成分。在平顶山巡山时,老猪懒惰、爱睡觉,还对别人撒谎,无疑是猪八戒的缺点。作者用幽默诙谐的笔法和有趣的喜剧手法刻意地把他刻画得夸张,反复让他上演一系列令人捧腹大笑、妙趣横生的场面,作品给人一种讽刺和恰当的调侃。
猪八戒的面目当然丑陋,但他却给人们带来了欢乐和美好。当你读《西游记》看到傻子张嘴,一口吞下人参果,然后翻着白眼问星、沙僧人参果是什么味道,谁不会笑呢?一连串具体的形象描述,让人沉浸、陶醉在艺术欣赏中,深深感受到艺术享受的满足感。
猪八戒是一个集猪、神、人三者特征于一身的艺术形象,虽然充满着奇异浓郁的神话色彩,但却非常容易让人理解和接受,甚至给人一种亲切感。猪八戒因罪被贬,误投胎为猪,所以他的造型和特征与猪相似;又曾为天蓬元帅,统领天河八万水师,能驾云飞雾,能变幻三十六种形态,腰间佩九齿耙,能随意翻身;大子也是世俗社会的一员,曾做过高老庄的女婿,虽然不通世事,但也不远离尘世。作者用他高明的文笔,把这样一个猪、神、人三者的形象塑造成一个既有趣又合情合理的神话人物。 在猪八戒身上,更多的是概括了在人类社会底层、普通劳动者圈子中滋生的世俗之情。虽然由于其所处的典型环境的特殊性,猪八戒形象不能直接而只能间接地反映出现实世界的种种矛盾,但就其根本立足点而言,它还是牢牢地站在人类社会之上。正因如此,猪八戒这个艺术原型给人一种亲切感,在人们的心中刻下了永久的记忆。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