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岁当洗碗工,32岁主持春晚,从上海高材生到央视第一主持人,她是德才兼备的女神!
2016年周涛去世,2018年朱军、董卿也离开了春晚舞台。
虽然每年总有人说“不想见那些旧日的面孔”,但只有当那些年复一年陪伴我们的人离开时,我们才会感到失落。
主持人名单公布后不久,董卿在官方微博留言:
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如果把精力都放在自己想做的节目上,就会有所失,就像我主持春晚13年都没有回家过年一样。
夜未尽,如这星光灿烂的夜……春晚是一种荣幸,这个舞台永远值得尊敬。祝大家新年快乐,平安健康。
最让我感动的一句话是:“春迟花木繁茂,言有尽而意无尽,撕掉标签,它们就不再重要了。”
这句话出自《诗经·小雅》:春迟花木繁,莺啼采花。寓意着董卿对未来的生活充满期待,不管是停下来休息,还是重新开始,一切都会很美好。
对于上层阶级来说,这是盛世;对于下层阶级来说,这是重逢。
仔细算了一下,她已经十三年没有和家人一起过年了。
2005 年首次举办
2005年,21名聋哑女孩表演的舞蹈《千手观音》惊艳亮相,《老鼠爱大米》从街头火遍走上春晚舞台。
也正是在这一年,董卿从倪萍手中接过了主持接力棒,经过13年的青葱岁月,她成长为央视当红女星。
那年春节联欢晚会彩排前,董卿意外接到了春节联欢晚会总导演朗昆的电话,邀请她担任春节联欢晚会主持人。
当时他正在打扫房子,准备过年,接到朗昆的电话,高兴得手里拿着拖把不停地在屋子里转。
但高兴之余,烦恼与压力也不可避免地随之而来。
由于没有经验,她甚至不知道去哪里订做春晚的礼服,后来在朋友的帮助下,终于找到一家裁缝店,匆匆忙忙地订做了几套舞台礼服。
那天是她第一次登上春晚舞台,她就像一个刚入学的孩子,对一切都充满好奇,又对一切都紧张。
然而,当这一切终于要结束时,她却随口问了几个同事聚会后要做什么。
朱军说:“家里有一群朋友等我。”
周涛说:“我爸妈在家等我呢。”
李勇说:“我和妻子已经买好假期的票了。”
大幕落下,晚宴结束。有人欢喜,有人忧,但有人却开始感到恐惧。
董卿说:“我怕结束之后,我一个人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不是说她没地方去,而是对她来说,北京的出租屋不是“家”。
她的家在1200多公里外的上海,如今她回到出租屋,带着一袋速冻饺子和一双碗筷,这是她一个人过的除夕夜。
那些年,董卿还算不上“一号主持人”,最多也只能算是一个“苦逼女人”,工作两年,她主持过大大小小的晚会、娱乐节目一百三十多场。
2004年,她在“青春歌唱大赛”担任主持人的表现得到了上级的认可。下午四点开始排练,晚上十点直播结束。直播一结束,她就要赶到会议室和老师对下一道考题。
下班回到出租屋的时候已经是凌晨三点了,但我还得一边打着哈欠一边继续背第二天的台词。
董卿能吃苦,也和她从小的家庭教育有关。
我家人认为女孩子就应该多读书,少花心思打扮,没有知识,再漂亮也只是个躯壳,连吃饭的时间都不让她休息,还总是严厉地指出她的缺点。
她出身于小康家庭,但15岁起就不得不打工挣钱供自己上学,在餐厅当洗碗工,在酒店当清洁工,什么苦活都干过,直到多年后她才理解父亲,意识到自己的独立自律,都来自于父亲的严厉。
董卿说,工作很累,以前也觉得委屈,但是从来没想过放弃。
她始终牢记倪萍的一句话:“就像一个士兵,如果你的将军总是让你站在最重要的一线,你就知道你的责任有多么沉重。”
2008年的第一个错误
2008年,董卿第四次登上春晚舞台,那时的她已经从一名新手主持人成长为央视的当家花旦。
但也正是在这一年,她在春晚上犯下了职业生涯的重大口误。
在介绍相声《新五官争功》表演者马季的儿子马东时,他脱口而出“马先生的儿子马季”。
她走下台后,迫于压力,并没有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站在一旁的朱军因为不想影响她的心情,也没有告诉她。
但董卿就像被鬼附身一样,趁机翻看手机,看到好友发来的安慰短信,顿时愣住了。
但在会场之外、镜头之外,亿万中国人民正热切期待着这场晚会。
我可以哭吗?可以,但是现在不行。春晚结束后,节目组所有演员和工作人员都去参加了庆功宴,只有董卿没有去。
她一个人回到家,躲在被子里安静地睡着了,第二天一睁眼,眼泪就顺着眼角流到枕头上。
随后,董卿做客《文化访谈》时,告诉马东,事情发生之后,她的第一反应是自责、难过,两天不敢上网;第二反应是感动,感谢观众的理解和宽容;
最后我意识到,在一年观看数百个节目的巨大压力下,人们必须学会自己“相对放松”。
过去,她工作非常努力,成为了一个工作狂;现在,她知道何时放松和休息。
2014年春晚结束后,董卿放下了现在的工作,前往美国深造。
无法适应没有节目填充生活的日子,董卿经常一个人坐在书房里发呆,同时学习和生活的压力也让她疲惫不堪。
她在接受南方周末采访时说:“真正的困难是,你要顶住所有的隔阂,学会在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中变得坚强。”
但当2015年春晚大幕拉开的时候,观众们还是看到了这张久违却又熟悉的面孔,她一如既往地鞠躬、举着话筒向大家问好。
除了这些之外,董卿还饱受争议。
2009年,董卿与刘谦表演魔术“戒指进鸡蛋”,网友指出刘谦的魔术表演是个失误,董卿也被指是“骗子”。
在接受采访时,董卿用一句话解释道:“作为主持人,我要把最好的节目效果呈现给观众。只要观众喜欢,我愿意做这样的主持人。”在我的印象里,那是她少有的犀利话语之一。
2017年成功转型
2016年到2017年也是董卿职业生涯的转折点,这一年她完成了从“主持人”到“评论员”再到“制作人”的全方位转型。
他不仅在央视综艺舞台上担任导师、评委、嘉宾,还首次担任节目制片人——一档名为《朗读者》的节目,作为央视新的节目标杆出现在人们面前。
节目模特、制作公司、播出平台、人事安排,她都得负责。不喜欢求助的董卿,经常把自己逼到绝境。但新的一天开始了,工作还得继续。
历经磨难,迎来的却是一部口碑、收视双丰收的佳作。
在最近的一次电视采访中,董卿在讲述准备《朗读者》的艰辛时引用了科幻作家阿瑟·克拉克的墓志铭:
我永远不会长大,但我也永远不会停止成长。
不管她是有准备的,还是随口说出来的,这句话说出来之后,确实让人眼前一亮。
还有节目《诗词争霸》,董卿在节目中总是以文学的名义对人生进行质问,她创作的诗歌歌曲、朗诵的名人轶事,甚至她一颦一笑都像一幅独特的山水画,清新隽永,美得令人心旷神怡。
她让我们女人真正懂得了有文化的男人自然优雅的道理。
电视上光鲜亮丽的她,在节目录制过程中却遭遇了很多人不知道的艰辛。
录制《诗歌比赛》时,董卿要穿着高跟鞋连续站立5到10个小时。
第四局比赛时发生意外,她不注意从台上摔下来,膝盖撞到了铁架上,后来才发现是撞到了髌骨。
她痛得说不出话,一时之间站不起来,当大家都想立刻送她去医院时,她却拒绝了。
为了让她录完最后的部分,总导演特意去商店买了一些冰棍,用透明胶带绑在她的膝盖上,让她把录音完成。
2017年春晚开始后不久,董卿就上了热搜,关键词就是“口红”。除了主持功底,她的带货能力也是观众认可的另一种形式。
前不久《挑战不可能》的舞台上,节目组贴心地把董卿主持春晚13年的照片整理在一起,设置了记忆挑战。
挑战赛下半场,董卿望着舞台上的24张照片,感慨道:“其实,已经不是为了挑战了,而是为了回忆。”
记得她曾在《艺术人生》中传给倪萍一张纸条:“舞台上,所有人都在注视着,但舞台下,我却感到孤独和无助。我曾经巅峰,但总有落幕的一天,我该如何平衡和面对?”
倪萍说:“当你回到我的这个年纪,回到我现在的状态,你一定会觉得人生特别值得。”
如今董卿觉得,退出春晚舞台,并不意味着她的光环就没了。
这一切,只能意味着,当一个人已经成为一个时代,一种形式,甚至一个节日的符号时,她已经不再需要以这种方式来证明自己。
正如她所言,“聪明的人不仅知道何时上台,也知道何时离开。离开的时机,决定了你看到的是所有人的背影,还是所有人看到的是你的背影。”
所以董卿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如今40+的她,开启了另一种工作状态。那是春晚之外,我们所不熟悉的董卿。
仔细算一下,董卿已经13年没有和家人一起过年了,这些年我们都霸占了她,现在也该是她回家的时候了。
由 Lady Style 制作
▼ ▼点击以下关键词即可查看精彩内容
印花单品|央视一线女星|仙女烫发|内衣
如果脱掉外套,就丑得不行了,那还谈什么时尚?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