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追求卓越 以思考促教学——《太空生活很有趣》教学感想
《太空生活很有趣》是二年级教材第八单元的一篇科普作文,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大自然的秘密”,旨在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热爱科学。这篇课文介绍了一些关于太空生活的有趣知识,语言通俗易懂,轻松活泼,非常符合二年级孩子的认知特点,很容易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抓住关键词,感受太空生活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探索太空奥秘的兴趣。
1. 成功
在课堂教学中,我运用多媒体注重“趣味”二字,力求达到以趣味激发兴趣的效果。本次课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取得了以下效果:
1、巧妙设计引言,激发兴趣。只有创设最合适的学习情境,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主动参与学习。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设计了这样的引言:“你知道太空吗?”学生争先恐后地把自己所知道的太空知识讲给大家听。例如:太空离我们很远;太空不像我们地球那么明亮,是漆黑一片;太空几乎没有引力……我又问:“读完题目,你想问什么问题?”学生提到:太空生活和地球生活有什么不同?太空生活有哪些有趣的事情?这些问题激起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为后面的学习做了铺垫。
2、以读代说,自读自悟。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运用多种阅读形式,循序渐进,循序渐进。注重学生阅读的独特体验,读得轻松快乐,读得扎实牢固。不同的阅读形式,既能满足低年级学生的成就感,又能让学生在阅读中有不同的收获。例如:在学生初次阅读课文、读好课文的过程中,我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说一说,课文讲了太空生活中哪些有趣的事情?让学生在自读中充分提取关键信息,发现课文中写的太空生活的有趣的事情有:睡觉、走路、喝水、洗澡。通过这一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对课文整体理解的能力。 细读课文时,每提到一个有趣的事情,引导学生抓住句中的关键词,并通过报告读、小对联读、集体读等反复阅读方式,让学生感受到太空生活的乐趣。
“以读代说”能引发学生更深层次的理解,提高阅读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阅读宇航员在太空睡觉的乐趣时,学生结合图片和地面上的生活说:宇航员为了睡好觉,必须钻进固定在舱壁上的睡袋里,否则,一不小心就会飘走。这时,我立即问:要读好宇航员在太空睡觉的乐趣,需要读好哪些单词?通过自主阅读,学生马上发现要读好“必须”和“否则”这两个单词,同时讲解自己的理解,当学生带着理解再读时,充分读出了宇航员在太空睡觉的乐趣。将自己熟悉的地球生活与未知的、充满想象力的太空生活对比后,学生更愿意阅读。在引导学生读好课文,了解一些航天知识的同时,我还进行了语言文字训练,从而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如,效仿“航天员要想睡好觉,就必须钻进固定在舱壁上的睡袋里。”让学生练习用“如果你想……你就必须……”说话,同时结合我国神舟五号载人飞船遨游太空的事件,及时教育学生学习科学、热爱科学、热爱祖国。
3、勇于提问,主动钻研。作为教师,我特别珍惜同学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我提倡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我极力提倡学生大胆提问、主动参与课堂,教师发挥启发、引导疑惑的引导作用,营造轻松、活泼、自主、开放的课堂氛围。例如:整篇课文的教学都围绕“课文介绍了宇航员在太空的生活有哪些有趣的事情?”“太空生活和地球生活有什么不同?”“太空为什么有趣?”等问题展开。在课上,学生根据问题充分从文章中提取信息。同时,也提出自己的好奇心。例如:宇航员在空间站能像在地球上一样走出家门吗?在太空喝水的味道和在地面吃“吸溜果冻”一样好吗?在太空能养鱼吗?等问题。之后,学生互相讨论,解决问题。 上课时,我尊重学生的个人爱好,让学生朗读自己感兴趣的段落、喜欢的句子,全班同学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形成良好的主动交流氛围,学生学习兴趣浓厚,课堂气氛活跃。
4、利用多媒体激发兴趣。在《太空生活有许多有趣的事情》一课中,课文讲的是太空生活,这是孩子们从来没有见过、难以想象的。因此,利用多媒体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把学生完全带到了奇妙、好玩的太空世界,让他们看到了以前从未见过的景象。为了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太空知识,我准备了一些宇航员在太空生活的图片和宇航员王亚平在“天宫课堂”上第一课的短片。看完视频后,我发现学生们的眼睛都亮晶晶的。食物和水是如何飞进宇航员嘴里的,宇航员在太空是如何睡觉的,他们是如何锻炼身体的。一切都是那么的新奇。这些图片和视频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欲望,在这种学习和热爱科学的良好氛围中,孩子们也受到了熏陶和感染。课后,几个孩子告诉我,他们长大后要当一名宇航员,去探索太空的奥秘。
2.缺点
这节课的教学有成功之处,也有遗憾之处。在阅读教学环节,我没有管理好时间,导致课堂教学开始松,结束紧,最后的写作辅导环节,只讲了一半就结束了。其次,虽然利用太空生活的乐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了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但是我没有管理好学习情况,导致原本安排在第一节课完成的内容,只能在下一节课完成。
三、改进措施
如果我再次教这门课,我会做到:把识字和实践融入文学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加注重学情,精心设计课堂上每个环节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最后进行课外拓展。
(作者为乌兰察布市直属蒙古族小学教师)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