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说|过完端午节,才知道,原来还有这么多我从未听过的故事。
端午节期间,播客电台特别制作了一档线性单元节目《粽子说》,大家一起探秘端午节背后的文化:粽子的由来、端午节的习俗、屈原的故事……
结尾
中午
不同意见
最近,粽子又登上餐桌,搭配粽子当然少不了咸鸭蛋啦!
每逢此时,总会想起汪曾祺先生的《端午节鸭蛋》。筷子一插,红油滋滋地冒出来。嫩嫩的、咸咸香香的鸭蛋里也蕴含着人们对家乡的思念。
▲图片来源/搜狐网
每个人的家乡都有不同的端午节习俗,体现了人们迎祥纳福、驱虫避虫的愿望。你的家乡有哪些习俗呢?
在我国广西地区,至今每到端午节,都有一袋袋的药材出售,其中就有雄黄、口蓼、桃仁、艾蒿等等。
▲图片来源/若羌县政府网站
人们买来后,将这些药袋浸泡在酒里,然后用菖蒲或艾蒿等洒在墙角,或敷在小孩的耳、鼻、脐上,以驱赶毒虫,祈祷小孩一生平安。
此外,还有吃咸鸭蛋、咸鸡蛋的习惯,咸鸭蛋能滋阴清肺,还可治咳嗽、咽喉肿痛、牙痛、腹泻等病症。
▲图片来源/搜狐网
咸鸭蛋不仅具有药用功效,还可以补充人体因暑热所造成的盐分不足和部分营养物质的消耗,是绝佳的夏季补品和佐餐佳品。
在江西南昌,端午节期间,人们把鸡蛋壳涂成红色,装进彩色网兜里,挂在小孩子的脖子上,这也是一种祈求小孩子逢凶化吉、平安的祝福。
从来没想到端午节还有如此隐秘的习俗,不仅丰富了生活,更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你知道端午节的其他叫法吗?
据统计,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名字最多的,有20多个名字,比如端午节、五朔节、五朔节等等。而每个不同的名字背后都有不同的故事和寓意~
接下来我们一起收听播客态度电台《你不知道的端午节》,看看端午节有哪些我们没听过的昵称吧!
点击收听
你也许会疑惑,这些奇怪的名字从何而来?
例如有一个节日叫“浴兰节”,“浴”是沐浴中的“浴”,“兰”是兰花中的“兰”。
据说端午节正值盛夏,也是皮肤病多发的季节,端午节也是一年之中植物药性最强的日子,这时候采摘一些草药治疗皮肤病是最有效的。
▲图片来源:汉文智库
因此,民间有在端午节采药煮水沐浴的习俗,因此端午节又叫“浴兰节”。
汉代《大戴礼记》记载,民间每五日以兰花汤沐浴。百草节与其他节日均与风俗有关,但名称略有不同。
此外,五月在古代北方中原地区又被称为“恶月”,因此,有些地方端午节这天,家长会把未满一岁的孩子送到外婆家,以避灾避祸,因此端午节还有另一个别称,叫避端午节。
有没有获得一些新的知识呢?
端午节的由来是为了纪念伟大的诗人屈原,但你知道屈原曾把自己比作“香草美人”吗?说起屈原,今天我们就来说说《离骚》。
那我们先来听一听播客十一哥的《“香草美人”屈原端午节特辑》,了解一下屈原为何把自己比作“香草美人”。
点击收听
屈原是一位爱国诗人,他与楚怀王是君臣关系,起初两人关系十分亲近,互相信任,但后来被小人所离间,楚怀王听信谗言,开始疏远他,甚至将他流放。
屈原在《离骚》中虽然多次抒发了自己的感悟,但是他却不能直接说:“楚王啊,你怎么能听信谗言呢?你怎么能任用小人呢?”他不能直接说这些。
▲图片来源/趣史
因此,他把自己比作各种芳香高贵的药草或美人。其实他用“药草美人”更多的是表达自己的品质情操,希望君王也能清纯。这也是屈原《离骚》非常独特的地方。
屈原这位“芳草美人”给我们留下了不朽的文学作品,但更珍贵的是他始终不渝的爱国主义情怀和坚守自我的高尚情操。我们继续弘扬屈原精神,才是对他最好的纪念。
编辑 |
编辑:刘宁莎、李力伟、灿兰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