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琼坦克如何戳穿印度梦?历时37年研发,为周边国家安全贡献力量

2024-09-06 -

入口

我是世界坦克史上研制时间最长的型号,从立项到服役跨越了37年;我是世界上最“顽强”的型号,多次“停产”,最后被迫服役;我有战神之名,被誉为“世界三强之一”;我有“白象”的评语,部队居然认为我是“最不适合”上战场的。我是“阿琼”坦克,和其他坦克不一样,为周边国家的国防安全做出了贡献!

笑话印度阿琼是哪一集_印度阿三笑话_印度阿琼笑话

英国为印度研制的“胜利”坦克,并没有帮助印度发展坦克研发能力

爱情幻想-完美计划

1961年,印度与英国维克斯公司签订了新一代主战坦克的合作协议,后者为印度​​设计了一款专用坦克,在英国制造了原型车,供应了90辆生产型,随后又在印度阿瓦迪新建了一座坦克生产厂,生产后续型号。印度把维克斯设计的这款坦克称为“胜利”主战坦克。1963年,“胜利”坦克开始生产,并参加了1971年的第三次印巴战争。虽然战争以印度的胜利而告终,但印度对“胜利”坦克的性能并不满意,同时,也对自己研制装甲车辆的能力充满信心,于1972年提出:要尽快研制出先进的新型坦克!

同年8月,印度战车研究与发展局(CVRDE)开始对新型坦克进行初步研究。1973年5月中旬,印度国防部长在议会正式宣布,国产“猎豹”()主战坦克的研制工作已经开始。其最初代号为MBT-80,1985年正式定名为“阿琼”。

印度阿三笑话_印度阿琼笑话_笑话印度阿琼是哪一集

德国柴油发动机也因印度不切实际的高目标和复杂的环境而难以承受。

1974年3月,政府正式批准了“猎豹”项目,初步估算预算为1.55亿卢比(当时约合360万美元),这在当时的印度算得上是一个“天文数字”。新型主战坦克的设计指标是:战斗全重50吨,配备120毫米线膛炮和高性能弹药,配备先进的火控系统、大功率柴油机和高效的传动系统、复合装甲,所有这些都要求完全国产化。总之,它的性能要求就是要超越当时德国正在研制的“豹”2型坦克!

喜欢研究,喜欢花钱——总是在研究

按照原计划,“猎豹”的第一辆原型车要在1983年12月前完成,按照每月一辆的速度生产12辆原型车。然而项目启动9年后,却毫无进展,原型车陷入了“难产”的困境。原因让人吃惊:印度当时没有坦克生产能力和相应的配套工业基础,印度生产的所谓“胜利”坦克,也只是阿瓦迪的一条流水线,印度只负责生产一些不重要的零部件,质量往往不达标。英国设计的“胜利”坦克战斗全重39吨,而印度生产的“胜利”竟然有41-42吨!至于新坦克所需要的火控系统、发动机、传动系统等,印度都没有技术基础,原型车“难产”也就不足为奇了。

印度阿琼笑话_笑话印度阿琼是哪一集_印度阿三笑话

正在生产的阿琼坦克内部(精彩评论:我只看到了拖鞋)

但印度政府不愿意让已经投入的1.55亿卢比打水漂,决定加倍投入。于是,1984年3月,在花费3亿卢比研发后,印度坦克研发局终于制造出两辆原型车,并于1985年3月首次公开展出。1985年4月19日,陆军参谋长正式将正在研发的新坦克命名为“阿琼”。我们先来看看当时“阿琼”的原型车。

坦克是集机动性、火力、防护性于一体的陆军主力武器,其中机动性堪称“坦克之本”,而发展坦克首要考虑的就是机动性。阿琼坦克最初考虑的是美国M1主战坦克配备的燃气轮机,但后来考虑到燃气轮机的油耗超出了印度陆军的承受范围,于是选择了新型国产柴油机,额定功率为1500马力,达到了二战后第三代主战坦克的主流水平。但“神奇”的是,这款国产柴油机的设计功率为1500马力,但制造出来后实际测得的功率只有500马力,即便加装增压增加功率,也只达到设计功率的2/3,无法装上车。

笑话印度阿琼是哪一集_印度阿琼笑话_印度阿三笑话

阿琼坦克的悬挂系统、履带、负重轮等均未能完美通过测试。

虽然国内柴油机工业实力不强,但印度还是偏爱省油的柴油发动机作为坦克的发动机,于是将目光投向了柴油发动机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德国。在筛选了42台德国发动机和配套的传动系统方案后,印度最终选择了1500马力的MTU-501柴油机作为首批“阿琼”原型车的动力系统。这也是当时“豹”2坦克的发动机,动力强劲,稳定可靠。

但印度很快就觉得它“太大、太重”(实际上“阿琼”坦克的设计就不是装这种柴油发动机的),于是选择了上一代“豹”1坦克较小的发动机(功率830马力),但同时要求把功率提高到和-501一样!德国MTU公司技术确实强,把这种发动机的功率提高到1400马力,并于1988年在印度西南沙漠试验场进行了试验。但南亚的高温沙漠显然与德国的气候环境大不相同,强行提高发动机功率,导致“阿琼”在日后的高温沙漠试验中频频“心脏病发作”。

笑话印度阿琼是哪一集_印度阿琼笑话_印度阿三笑话

知乎对阿琼坦克的评价(奇葩评论:印度军方知道这个评价吗?)

如果说发动机是坦克的“心脏”,那么悬挂系统就是坦克的“腰部”。阿琼坦克选用了当时世界尖端技术——油气悬挂,理论上可以使坦克的行驶稳定性和车体俯仰性能极其出色,有利于扩大射程和准确命中目标。但它价格昂贵,而且容易出现漏气、漏液现象,维护十分不便,因此包括美国M1、德国豹2在内的很多第三代主战坦克都不敢使用。阿琼坦克强行尝试了这项新技术,自然也长期患上了“腰椎间盘突出症”。

在沙漠测试中,阿琼坦克频频出现故障

履带是坦克的“铁靴”,印度虽然是钢铁生产大国,但至今尚未成功研制出长寿命的坦克履带。据悉,“阿琼”最初采用的双销橡胶履带甚至达到了“几十公里更换一次”的寿命,试车时履带跑2个小时就会断裂。

印度阿琼笑话_印度阿三笑话_笑话印度阿琼是哪一集

负重轮是坦克的“双脚”,被认为是动力系统中技术含量较低的部件。但阿琼坦克瞄准当时世界尖端技术,抛弃钢制负重轮,开发铝合金负重轮,使用寿命仅有200公里,堪称是亚标履带的近亲。

接下来我们看火力。1972年“阿琼”预研时,英国诺丁汉皇家兵工厂的L7系列105毫米线膛坦克炮名声大噪。美国、德国、中国等都曾引进L7线膛坦克炮进行国产化和改进。由于“猎豹”的目标是超越德国“豹”,因此引进了120毫米线膛炮L11A5。一般来说,线膛炮射击精度高,但枪管腐蚀严重,维护难度大,寿命短,比如L11A5的枪管寿命就只有120发。 1991年海湾战争中,也就是“沙漠风暴”行动前,英国陆军第7装甲旅约三分之一的“挑战者”坦克在训练中出现膛线“秃”现象,枪管紧急更换。“阿琼”坦克既然采用的是线膛炮,自然也存在同样的问题。

阿琼火控设备测试

再加上印度高层希望能够自行生产火控系统,因此设计人员整合了多国先进设备,在本土组装了“萨基姆”全数字火控系统,但实际射击表现却让人失望。

防护是坦克生存的基础,1976年英国宣布“乔巴姆”装甲研制成功,因此“猎豹”刚开始研制时,无法引进英国绝密的新型装甲技术。原型车采用高锰钢(这也是很多资料说它采用“锅炉钢板”或“履带钢板”的原因)。在漫长的研制过程中,“阿琼”坦克装备的是国产“坎昌”复合装甲,据说其对动能穿甲弹的防护能力相当于700毫米均质钢,似乎已经达到了美国M1A2坦克贫铀装甲的水平。那么这种装甲的实际性能真的是这样吗?我并不知道,因为这个是保密的,不让印度国防部长和总参谋长知道,性能数据以印度坦克研究发展局为准。

爱与和平-多重量产的苦涩

印度陆军无法再容忍“阿琼”原型车频繁出现故障,转而购买俄罗斯T-90S和升级版T-72应急,而“阿琼”坦克也曾数次宣布“量产”,但均未有后续消息。

印度阿三笑话_笑话印度阿琼是哪一集_印度阿琼笑话

印度别无选择,只能向T-90S学习,重新开始研制阿琼坦克。

1987年8月7日,阿迪瓦工厂举行了隆重的阿琼量产仪式。五辆量产的阿琼坦克被红色覆盖,并系上丝带。时任国防部长穆克吉将坦克的钥匙交给陆军参谋长,陆军参谋长又将钥匙交给陆军第43装甲团团长,然后……就杳无音讯了。

终于,1991年底,冷战结束,有消息称印度陆军恳求政府放弃“阿琼”项目。结果,印度政府不同意,几乎完全推翻了原有的基础重新研制,继续加倍投入。1994年测试失败,1995年降低标准再次失败。印度陆军的测试报告称其“不适合上战场”,印度媒体甚至将“阿琼”主战坦克戏称为“主败坦克”。1996年,“阿琼”以降低的标准再次测试,样车严重受损,引发了军方的不满。一些军官公开称其为“白象”,意思是——看上去不错,但毫无用处的东西。

但印度政府却舍不得已经投入的资金,1999年3月拨款4.25亿美元生产124辆阿琼坦克(每辆235万美元),计划在2003年之前装备2至3个团,随后便杳无音讯。2000年9月底,印度政府再次宣布阿琼坦克正式投产(或称“第二次量产”)。根据印度坦克研究发展局当时的预测,每辆坦克的单价高达470万美元,还不包括弹药、零件和售后服务支持等费用,也就是说,该项目总投资高达35亿美元。“第二次量产”最终生产了35辆,相当于每辆的成本高达1亿美元!

笑话印度阿琼是哪一集_印度阿三笑话_印度阿琼笑话

印度阿琼笑话_印度阿三笑话_笑话印度阿琼是哪一集

阿琼生产车间实际运转严重不足

2005年10月,印度国防部长在国会承认阿琼坦克的沙漠测试再次失败。“神奇”的是,2007年,印度政府宣布阿琼坦克通过了测试,不顾军队的强烈抗议(这一点很耐人寻味),再次宣布“量产”124辆。然而,这次只有14辆交付部队,随后又有报道称其发动机等部件再次出现故障。

更“惊人”的是,2010年3月,印度政府宣布,14辆阿琼坦克中有两辆在沙漠中与俄罗斯T-90S坦克进行比拼,结果阿琼获胜。不过,这也透露出一个耐人寻味的细节:印度陆军军官指出,如果阿琼坦克操作员不够熟练,阿琼的表现可能更佳。看来,所有的问题都是因为人员熟练程度不够。为什么不够呢?看来是因为训练机会太少,也就是装备不够。于是2010年5月17日,印度政府再次宣布:要再生产124辆阿琼坦克!

印度阿琼笑话_印度阿三笑话_笑话印度阿琼是哪一集

阿琼坦克的主要任务早已变成在阅兵式上展示其“风采”(惊艳评论:除了阅兵式,你还想让我干什么?)

艾展望-完美后续计划

印度政府在宣布“阿琼”彻底击败T-90S后,又于2011年3月宣布其改进型“阿琼MK2”的研发工作已经完成。与基础型相比,“阿琼MK2”的“国产化率达到90%,改进之处多达93处,包括加装炮射导弹、提高装甲、机动性和可靠性等13项重大改动”。2011年9月,英国《简氏防务周刊》爆料,印度计划推出的“阿琼MK2”单价高达3.7亿卢比(约合802万美元)。相比之下,印度进口的俄罗斯T-90S坦克单价仅为250万美元,美国今年7月“趁乱”向埃及出售的M1A1坦克单价也仅为695万美元。

这一比价后,国际社会震惊:全部进口的零部件不应该这么贵!问题的根源在于印度强行提高国产化比例,但其生产效率低下,浪费严重,价格自然也高昂。那么印度为何急于推出“阿琼”改进型呢?原因在于“阿琼”坦克屡屡达不到标准,国会和军队十分不满。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宣布“阿琼”坦克计划失败,印度政府将面临民族信心的重大挫折,甚至危及执政地位。于是印度政府和以前一样,采取“持续改进”策略,但此前已经宣布“阿琼”改进多次,这次只能宣布新型号,希望转移民众对项目长期拖延的疑虑。

印度阿三笑话_笑话印度阿琼是哪一集_印度阿琼笑话

近日,“阿琼”坦克被宣称“改进至完美状态”,并重新投入量产。

结论

回顾印度“阿琼”坦克37年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从其最初的规划、指标制定到具体的研制、测试过程,印度决策层都犯下过不少重大失误:一是忽视了本国坦克工业乃至整个重工业基础,一味追求世界尖端技术;二是在研发过程中缺乏灵活应对能力,既强调国产化,又大量引进国外装备,最终导致“阿琼”价格高昂,难以真正实用化。归根结底,“阿琼”坦克的困境其实是印度“大跃进”国防思维的必然产物,对高性能武器不切实际的追求最终“自酿苦果”。

当然,我们也不排除印度最终会研制出一款先进(或至少是实用)坦克的可能性,但相比如此巨大的投入和如此漫长的研制过程,这个项目已经非常“苦涩”了。更糟糕的是,面对这款全球最昂贵的坦克,印度政府依然宣称“阿琼”MK2“非常成功、非常完美”,这只能证明印度在国防建设上还需要“一跃而上”。(作者署名:军事文摘)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