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复制的沟通力》:与人沟通时,应该向长颈鹿学习
在公司里,我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一个问题,他说这样解决,你说这样解决。或者也许你用一种方式看待一件事,他用另一种方式看待事情……然后,两个人意见不合,吵架,往往最终导致关系破裂。
这种情况其实需要大家沟通来解决。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需要沟通。无论是在家庭、工作、社会中,只有经常、频繁地沟通,彼此的思想才能一致,感情才能顺畅地流动。
但我们怎样才能更好地沟通呢?范登的《可复制的传播力量》一书用有趣的例子向我们解释了这一点。
《可复制的沟通力》是继《可复制的领导力》之后,樊登的又一“可复制”系列丛书。其内容提炼了沟通原理,梳理了沟通情境,提供了沟通工具和使用方法,涵盖了沟通中90%的常见问题。书中多学科的支持帮助读者层层揭开沟通的神秘面纱。还有8本活动体验手册,让大家快速学习沟通技巧和方法。
翻阅这本书,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的“长颈鹿式沟通”,简单易懂,有趣又实用。
众所周知,长颈鹿的特点是个子高、反应慢、心胸大。将这些特性应用到通信中是非常合适的。
长颈鹿很高,所以看得很远。对于交往中的人来说,如果能把问题看的更远一些,不要被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所纠缠,那就不会有那么多的情绪。我们只讲述事实,不带任何情绪或判断。
例如,在一个家庭中,当妻子看到丈夫一直在玩手机时,她会直接告诉他,他看手机时间长了,该起来锻炼身体了。而不是感慨地开口说道:“你看手机多久了,身体会好点吗?”有了这两种说法,你一定已经意识到,第二种说法肯定会引起你丈夫的厌恶和愤怒。两个人很有可能会因此而吵架,从而导致夫妻关系恶化。因此,为了和平解决事情,妻子可以用“长颈鹿”的态度向丈夫陈述事实。
站得高看得远,视野就开阔,大事变小,小事变。
我听到一个关于长颈鹿反应迟缓的笑话。据说,长颈鹿走过水坑后,需要半个月的时间才能感觉到脚是湿的。把它运用到沟通上,就是反应慢一点,少一点急躁,少一点敏感,多一点麻木不仁。
在沟通问题时,对方难免情绪激动,说出伤人的话。这个时候,如果我们也被激怒了,跟着对方的情绪走,那么沟通必然会失败。所以,我们需要更加麻木不仁,按照自己的情绪节奏去处理,尽量劝说对方冷静下来,就事论事。这就是长颈鹿的“慢”麻木不仁,也是一种做人的智慧。渡边淳一不是说过,麻木不仁是一种天赋,是一种能让人的天赋开花结果的力量吗?
长颈鹿的心脏也很大,因此它们可以将血液泵送到大脑。如果你有一颗大心,你的心就会更大。如果你不认真对待一切,你就不会有那么多的意见。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心胸宽广的人,不会因为一点小事而烦恼,也不会因为别人的一句话而生气。一个大度的人心里永远都会挂着五个字——那不算什么!世界广阔,心胸广阔。无论多大的事情,在广大人心中,都只是一粒尘埃,挑不来什么麻烦。宽容是对别人的宽容,也是对自己的放手。
因此,正是因为这三个特点,长颈鹿被称为“温柔的动物”,不紧不慢,从不伤害人。
“站得高,看得远,不要计较眼前的小事;慢慢地反应,不要以为有什么事会伤害你;心胸要大,遇到事情就不要在意。”这是长颈鹿式的沟通,温柔地给予我们广阔的世界。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