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房价成为世界人民的笑柄
中国的房价已经很贵了,贵得离谱。
以深圳、广州、上海、北京等城市为例。在这些城市,一个普通家庭购买一套新的三居室的价格将超过300万。
对于富人来说,对于富豪榜上的人来说,300万是一个小数字,但是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这个数字是非常沉重的,重到可以影响每个人的幸福。
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算一算:现在深圳、广州、上海、北京的人均月收入在4000元左右,一个家庭的月收入在8000元左右。假设这个家庭把月收入的50%花在买房上,那么每个月就可以拿出4000,每年还不到5万。这意味着,一般家庭买房需要60年以上,而房子的使用寿命只有70年。你知道,我们这里没有包括贷款利息。
房价那么高,但是在这个社会上,仍然有一些利益集团聘请的代言人声称中国的房价是正常的。在他们看来,中国是富裕的,大多数中国人也是富裕的。那些认为房价应该这么高的人不知道,中国的房价不仅被普通老百姓认为高,很多外国人也认为高。他们不知道,中国的房价已经成为全世界人民的笑柄。
这是因为没有哪个国家的公民生活条件如此恶劣。
这从即将成为国际化城市的深圳就可以看出。虽然政府公布的数据显示,深圳人均居住面积高达29.6平方米,但这只是一个平均数字,因为深圳本地人和炒房者拥有大量房屋,而外地人的平均居住面积为只有8平方米。 。这个数据,不仅与发达国家相比,而且与非洲的贫困贫民窟相比,都非常小,因为穷人住在圈里,家里比深圳的还要宽敞。
最搞笑的是,国家居然把人均9平方米列为小康社会的标准,实在是太可笑了。
这是因为没有其他国家拥有如此高的房价收入比。
中国一线城市家庭月收入8000,一年就近10万,他们面对的房子是300万,也就是说房价收入比是30。
联合国有关机构对世界各地的房价收入比进行了调查。调查显示,房价收入比最低只有0.8,最高为30。其中30是我们伟大的祖国。调查国家中,平均房价收入比为8.4,这意味着中国的房价收入比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倍多。
这是因为没有哪个国家的购房者如此不满。
在中国这个重视家庭生活的国家,没有房子的人是不幸福的。即使那些拥有房子的人也可能不幸福,因为偿还贷款的压力会破坏他们的幸福。
深圳不仅房价高,普通商品价格也高。在深圳,消费已经高得可怕。据第一现场报道,不少家庭每天的买菜花费超过50元。这只是为了买杂货。深圳的其他消费标准也很高。如此高的消费标准,每月还款额大,购房者如何能高兴呢?
没有其他国家有如此严厉的房地产法规。
一些出国做房地产的朋友告诉我,与国外的房地产法规相比,中国的房地产法规就像小孩子过家家一样可笑。
中国5年前就出台了较为严格的调控政策。现在,政策越来越严格。然而这些管制无一例外都变成了空调,每调整一次,价格就上涨。据说,很多开发商在卖房的时候都梦想着受到监管。这样的调控不但没能控制住房价,让所有人都能买得起,反而让很多人对监管部门越来越失望。
在国外,当房价快速上涨时,政府会及时进行有效的房地产调控,如限制贷款、提高住房贷款利率、征收高额房产税、限制高价住房的开发等。这些政策可能非常好。以抑制房价。在中国这个号称让老百姓买得起房的国家,对炒房者不征收房产税,也不对转让设置时间限制。采取一些有漏洞的政策已经不再是可笑的,而是令人发指的!
这是因为房价高,没有一个国家敢生男孩。
我提到了高房价的种种弊端,但高房价也不是没有优点,因为它至少改变了中国人的传统观念:生女孩不如生男孩。
近日,世界银行发布的报告显示,随着城市化进程和高房价压力,中国“重男轻女”已不再是主流。媒体调查显示,约有30%的人更愿意生女儿,因为抚养男孩的成本太高。
过去,无论国家在计划生育教育上投入多少人力、物力,都无法改变人们根深蒂固的观念。但现在,随着房价的高涨,很多人的观念都发生了变化。这可以算是高房价的唯一影响。
然而,全世界的人们都嘲笑这种效果。
这是因为没有哪个国家因房价高而出现大规模暴力拆迁的情况。
高房价带来了高额开发利润,而土地供应却有限。因此,不少利益集团都将目光投向了拆迁。有的人想拆,有的人不想拆,就出现了暴力拆迁的情况。
暴力强拆几乎每天都在发生。我们在国内媒体上看到很多,国外一些媒体也对他们进行了报道。这种事情在国外是绝对不可能发生的。国外不少人也对暴力拆迁表示不理解:为什么不经过别人的同意就可以强拆别人的房子?法律在哪里,政府在哪里?人权去哪儿了?
这是因为没有一个国家能够证明高房价是合理的。
第二项规定,再次给很多想买房的人带来了希望。然而,希望之光还没亮起来就被政府熄灭了:广州市房管局领导表示,房价已经非常合理,调控的目的已基本达到。政策干预是必要的。
实在是太可笑了。调控后,广州成交更加火爆,价格走高。这是一个合理的价格吗?这是一个令人满意的规定吗?
以上原因都无法被外国人理解和接受,但如今中国房地产市场出现了这么多原因,中国的房价问题成为全世界人民的笑柄也就不足为奇了。
赋能幸福生活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