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年最好的10部刑侦剧排名揭晓:我是刑警第5,狂飙第3
今年开年以来,国产剧算是和刑侦类型“杠”上了。
刑侦剧一部接一部,几乎没有空窗期。
要么是还原了曾经的真实悬案,要么是剧情高能、画面尺度惊人。
实际上,当我们回首过去的三年,由于审查标准的放宽,几乎每年都成为了刑侦剧的丰收年,优秀作品层出不穷,让人目不暇接。
今天,皮哥就带大家盘点一下近三年口碑最好的十部刑侦剧。
这些作品有的引发了广泛的争议,有的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更有一些作品成为了当代的典范之作。
下面,我们从第十部开始说起:
第10名:《黄雀》
豆瓣评分/播出时间:7.1/2025年
我国首部以铁路反扒为题材的剧集,《对手》的原班制作团队倾力打造,竟然呈现出类似谍战剧的观影体验。
这起盗窃事件揭露了文物贩运、军阀的暗谋以及人体试验等众多秘密,信息量极其庞大,24集的内容几乎等同于48集的容量,网友们戏称编剧可能真的有过当小偷的经历。
这部剧不只是满足了破案的爽感,更是科技狠活拉满:
流浪汉吟唱的莲音似是摩斯电码,碧绿耳饰之中隐藏着盗墓者的标志,而这一犯罪网络背后,实则揭示了底层人民的生存难题。
正如剧中台词所揭示:事实真相唯有唯一,然而探寻其踪迹却曲折迂回,路径繁多。
如果说之前的《对手》,是一次大胆的现代谍战剧尝试。
那么这一部《黄雀》,就是在刑侦剧领域的进一步探索。
导演安排了警察和盗贼共同讲述故事,观众在经历一连串令人费解的剧情转折时,不仅能洞察罪恶的根源,还能感受到那个时代普遍的无奈。
令人振奋的是,郭京飞与秦岚这两位主演,成功转型成为了中生代演员中的“破局者”。
郭京飞被誉为“废柴角色担当”,他在《都挺好》、《对手》以及《我是余欢水》等多部作品中,通过其松弛的演技,成功确立了自己的形象标识。
在本剧中,他塑造了一个坚韧不拔的反扒警察形象,堪称“刺头”,在办案过程中勇往直前,无所畏惧,摆脱了之前软弱的形象,仅用三秒钟的面部表情就能将信念崩溃的瞬间展现得淋漓尽致。
秦岚更是惊喜。
先前她常扮演纯洁无瑕的女子,而在这部剧中,她所扮演的黎小莲却是一位性格复杂、表里不一的角色。
日间他扮演着洁癖的医生,而夜幕低垂时,她则变为神秘的盗墓女王;旗袍之下,暗藏枪套,那温柔甜美的吴侬软语中,却隐藏着致命的杀机。
她积极争取到了这个角色,在盲打戏份中充分展现了角色的狠辣一面,她咬下恶徒耳朵的镜头更是让观众惊呼不已,直感汗毛竖起。
这部《黄雀》中,两位演员共同打破了传统的表演模式,呈现了一部充满“狼人杀”元素的反侦破剧作。
此外,为了将这部剧拍得更加出色,剧组付出了极大的努力。他们精心复制的荔城火车站,蒸汽机车喷吐着迷雾,煤油灯投下变幻莫测的光影,200套手工旗袍则生动地描绘出了那个时代的风貌。
《黄雀》给2025年的刑侦剧开了一个好头。
第9名:《棋士》
豆瓣评分/播出时间:7.5/2025年
王宝强的《棋士》一播出,立刻引发巨大争议。
有人认为这标志着王宝强在电视剧界沉寂12年后的强势回归,而另一些人则讽刺这部剧只是对《绝命毒师》的一种粗劣复制。
有人称赞王宝强展现出了令人震撼的表演才华,而另一些人则认为,除了宝强的演技之外,其他方面并无太多亮点。
《棋士》究竟拍得如何?
这部剧无疑采用了罕见的“反派视角”进行叙述,通过一桩信用社劫案揭露了洗钱背后的黑暗内幕,围棋老师角色转变,兄弟间矛盾激化,社会阶层间的压迫现象也得以展现。
“出了社会,你要学会输棋。”
一场兄弟殊途的故事由此展开。
剧情概述显示,该作品与《绝命毒师》极为相似,导演本人也坦言在拍摄过程中有意参考了该剧。
除此之外,该剧还展现了独特的时代风貌;它揭示了世纪初社会变革背后的阴影面。
崔业的黑化绝非偶然。
少年时期,他因两袋白糖的代价失去了进入省队的资格;步入中年,他见证了企业家通过走私手段迅速暴富;而在此过程中,连治愈病童的微弱希望也被那破碎的医疗体系无情地摧毁。
当“天道酬勤”沦为笑话,棋盘便成了他唯一能掌控的秩序。
这种扭曲现象正是时代的共谋产物:父辈们对“天才”的执着追求,将整个家庭的命运孤注一掷;兄长们以“长兄如父”的身份,施予他人怜悯;而商人则凭借资本的力量,傲慢地践踏着规则。
崔业在焚烧黑店时,曾发出这样的感慨:“在这个世界上,诚实的人甚至没有成为棋子的资格。”
最绝的是“棋盘杀人”桥段——
匪徒的逃窜轨迹竟然与棋局布局惊人地吻合,蒸汽火车的轰鸣声宛如落子时的惊雷,这些细节共同唤起了我们对那个时代人们内心潮湿与焦虑的深切感受。
王宝强的演出依旧令人称道,无论是从“草根傻根”的角色,还是变为“疯魔棋士”,他成功摆脱了喜剧形象的束缚,凭借深邃的眼神和紧绷的面部肌肉,生动地诠释了一个被时代所淘汰的天才野兽的悲凉境遇。
整部剧就是他的表演秀。
崔业这一角色,日间常以驼背之姿遭受学子们的嘲讽,显得颇为无能;而到了夜晚,则摇身一变,成为了一位精心策划棋局以实施完美犯罪的神秘“暗夜王者”。
以“李代桃僵”的策略反制劫匪,运用“逢危须弃”的策略算计亲兄,甚至不惜将妻子视作“弃子”以保全大局。
最惊艳的是王宝强的“眼技”进化史。
遭遇匪徒时眼中震颤的惊恐,算计兄长时嘴角下沉的虚伪,纵火黑店时显露出的冷酷无情——每一幕都如同一幅剖析人性堕落的画卷。
当然这部剧也有硬伤,如配角集体降智,剧情强行复杂化。
瑕疵虽存,但无损其光彩,总体而言,王宝强依然稳固了他在电视剧领域的卓越声誉。
第8名:《乌云之上》
豆瓣评分/播出时间:未出分/2025年
孙俪阔别三年后推出的新剧《乌云之上》已于4月3日正式与观众见面,在这部作品中,她与罗晋再度携手合作,共同呈现了一部刑侦题材的《安家》改编版。
尽管只播出了4集,但让人很上头。
该剧开篇便以一桩令人发指的碎尸案为引,引出了刑警钟伟(由罗晋饰演)的失踪之谜,同时还将毒品走私、警队内部的叛徒以及权钱交易等元素巧妙地交织成了一张充满血腥的巨大网络。
碎尸被弃的四个地点,竟然巧妙地与城市地下毒品走私路径相吻合;韩青(由孙俪扮演)止痛药瓶上的痕迹,揭示了钟伟失踪之谜的关键所在。
泥泞满地,暴雨肆虐,老城街巷中蒸汽缭绕,共同营造出一种令人压抑至极的气氛。
开播前一直疑惑,孙俪为什么会接这部剧。
开播后找到了答案——
女主韩青身上那种执拗勇敢的劲儿,就像为她量身打造的一样。
发丝短促锐利,宛若刀锋,他在勘查现场时,指尖轻轻摩挲着证物,专注的神情溢于言表;审讯过程中,沉默不语,却给人以无形的压力;加之因连续熬夜办案,眼眶泛青,这些细节共同赋予了韩青这一角色更加丰满的血肉。
罗晋这次以“消失的男主角”出场。
预告片中那抹苦涩的微笑,“别再找我”的字句,失踪前一晚给韩青发送短信时反复修改的手指特写,都让人不禁心生疑问,他究竟是一位隐藏在黑暗中的警察,还是一位为了信仰而献身的殉道者?
当然有人诟病这部剧有不少雷点。
例如,剧情略显平淡,前几集中雨戏频繁,以至于画面显得模糊不清,难以辨认;尤其是第一集,短短4分钟内就出现了多个碎尸特写镜头,并且还特意进行了马赛克处理。
究竟是好剧还是雷剧,我们不妨再追下去。
第7名:《庭外》
豆瓣评分/播出时间:7.6/2022年
《庭外》的阵容堪称两王带四个二。
导演是拍出《大明王朝1566》《走向共和》的张黎。
编剧是写出《白夜追凶》的指纹。
主演是罗晋和夏雨。
2022年,该剧一经播出,便凭借其独特的“两个独立故事线加两位主角之间的对抗”这一设定,迅速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
全剧21集《盲区》与《落水者》两个篇章。
该故事以法官鲁南(由夏雨扮演)面临的死刑复核疑团为核心,整个情节浓缩在短短16个小时的时间里,营造出一股紧张的氛围。
而在结尾牵出了第二个故事的线索。
第二个故事是一桩离奇无尸案。
乔绍廷,由罗晋扮演的主人公,作为一名杰出的律师,在处理一宗“离奇无尸”的刑事案件过程中,不幸被栽赃成嫌疑人,从而陷入了人生中最黑暗的境地。
这种行政与律政的结合,案中案的嵌套,给人很大的新鲜感。
剧中“法官潜伏侦查”这一情节设计虽常被指责为“司法领域越界”,然而夏雨凭借其放松的街头气质和严谨的推理能力,成功地将这一争议转化为角色的吸引力,让人仿佛置身于观看《无间道》的情境之中。
罗晋也不再是温润如玉的公子哥。
遭遇逆境,乔绍廷在万茜紧勒导致濒临死亡时的那种窒息之痛,以及与李光洁正面交锋时的情绪爆发,这些经历深刻地烙印了他的孤注一掷与固执己见。
制片人用“剧抛脸”三字评价他,恰如其分。
在《幸福到万家》这部剧中,温润关涛与《庭外》中的疯魔乔绍廷同框竞技,其精彩对决堪称演技的巅峰对决。
遗憾的是,创作者在准备工作上不够充分,导致司法人员超出了职责范围进行案件调查,从刑警、法官、律师三个角度来剖析正义的界限,显得过于简单化。
女性形象塑造呈现出明显分歧,万茜扮演的陈曼仅通过眼神就能震慑全场,而一些女警的“智商降低”表现却成为观众批评的焦点。
瑕不掩瑜,它依旧是难得的精致刑侦剧。
第6名:《三叉戟2》
豆瓣评分/播出时间:7.7/2025年
五年之后,《三叉戟2》的全体原班人马再度聚首,凭借豆瓣7.7分的评价,成功超越了首部作品的7.5分,一跃成为国产电视剧开年的黑马之作。
这部剧由陈建斌、董勇、郝平组成“中年男团”。
崔铁军(由陈建斌扮演)所展现的“更年期综合征”症状、徐国柱(董勇饰演)所体现的刚毅中带着柔情、潘江海(郝平饰)对升官的执着追求,都让人不禁感叹,这依旧是我们熟悉的那个味道,依旧是我们记忆中的那个配方。
第二部作品承接了前作的“树状叙事”结构:内容涵盖从传销活动到养老产业的宣传照片,从网红借助美容贷款到AI技术驱动的换脸电信诈骗,力求贴近生活,彰显接地气的特色。
相较于前作集中描绘P2P重大案件,本片更侧重于“反诈”与生活气息的结合,例如描绘用鸡蛋诱骗老年人进行体检的情节,这类场景许多观众都曾亲身经历,因而更具代入感。
导演擅长把握情绪节奏,他在剧中不仅营造了传统刑侦剧的紧张气氛,而且不时通过三个兄弟的幽默对话来缓解那份沉重。
例如,当三人于墓地目睹恩师墓碑遭受破坏之际,他们瞬间感到悲痛与愤怒交织,然而紧接着,他们却因“谁携带锤子来修复墓碑”这一问题而争执起来,瞬间将那份悲伤的氛围抛诸脑后,重新陷入了世俗的喧嚣之中。
这种在破案过程中穿插家常闲聊的叙事方式,虽然受到了一些观众关于节奏拖沓的指责,但同时也使得角色显得更加贴近我们生活中的普通人,他们在追捕罪犯时气喘吁吁,面对购房的压力同样感到焦虑不堪。
《三叉戟2》通过贴近日常生活的诈骗案例,让观者在轻松的笑声中提升了防范诈骗的警觉性,刑侦题材剧集不仅满足了猎奇心理,更传递了温情。
第5名:《我是刑警》
豆瓣评分/播出时间:7.7/2024年
这部古典风格的侦探剧集,以跨越三十年历史的长篇真实案件为创作基础,将观众带回到我国刑侦剧辉煌的二十年前时代。
改编自1991年鹤岗发生的“1·28”重大持枪抢劫案件,这一集以12人下线开启的“地狱模式”为起点,立刻将观众拉回了90年代刑警执法时的那种粗糙与压抑的氛围中。
紧接着,一连串的15起案件被紧密串联起来,涵盖了从反诈骗、打击黑恶势力到白银连环杀人案等多种类型,案件之多令人眼花缭乱,其纪实风格与当年的《中国刑侦1号案》相比毫不逊色。
万物皆可于和伟,这次再次应验。
于和伟扮演的秦川角色,从青涩的警校新生成长为成熟的刑侦专家,这段跨越30年的成长历程被表现得淋漓尽致。
战友的牺牲面前,他能够保持冷静;在破案过程中,他全神贯注。正是这样的表现,生动诠释了一位刑警坚守信仰的历程。
富大龙在剧中扮演的陶维志形象大变,六年来不懈追寻奸杀案真相却始终无果,他蓬头垢面的造型、地道的地方口音以及狼吞虎咽的吃相,充分展现了他这位“最穷影帝”的独特风采。
可惜的是富大龙的口音出戏,严重影响了他的演技。
该剧强调纪实风格,因而显得叙事节奏较为缓慢,与当前社会追求的快速节奏显得有些脱节,皮哥周围众多人士对此难以保持持续关注。
它凭借坚实的技术,为国产犯罪侦查剧打下了“真实为尊”的标杆。
第4名:《尘封十三载》
豆瓣评分/播出时间:8.0/2023年
《尘封十三载》是一部非常标准的刑侦剧。
采用规范的平行叙事手法,将1997年和2010年这两条故事线索巧妙交织,这种叙事方式是许多传统刑侦剧所惯用的技巧。
在传统的师徒相承模式中,师傅未竟的职责往往由徒弟接棒完成,这一情节在刑侦剧中尤为常见。
它具备“悬疑的外壳,现实的内核”这一标准特征,正是一部出色的刑侦剧所不可或缺的要素。
阵容老练,经验丰富的演员团队,其中主演陈建斌,其演技已臻化境;而另一位演员陈晓,则正处于从偶像向演技派转型的道路上。
这些“标准”,既成就了这部剧,也限制了它的上限。
这部剧让我们目睹了时代的演变,见证了从古老的传呼机、纸质的车票以及泛黄的奖状,到现今的DNA检测技术和天眼监控系统的发展历程。
这种对比不仅有助于营造悬疑的节奏感,而且巧妙地暗示了传统智慧与当代思维的激烈交锋。
值得注意的是,在处理同一案件的过程中,由陈建斌饰演的卫峥嵘所采用的“人海战术”以及陈晓饰演的陆行知所秉持的“证据链思维”,恰恰映射了两代刑警的典型风格。
两位演员的表演可圈可点。
陈建斌在97线中,嗓音洪亮,行事果断,查案时如同猎豹般迅速而坚决。然而,步入10线后,他变成了泡着枸杞的保温杯中的老者,但眼中依旧透露出坚定的信念。
惊喜来自陈晓,他完成了从青涩到沉稳的蜕变,完成了人物弧光。
师徒二人在面摊重逢的戏堪称经典。
徒弟以“不吃辣便是徒劳一场”的言辞试探,师傅则以沉默来规避回应,这样的互动恰如其分地展现了他们之间既有的伤痕与激昂的情感。
遗憾的是,这部剧过于规范,其坚实的叙事、高超的表演、深厚的人文情怀都令人称道,但唯独缺少了那份令人惊喜的元素。
第3名:《狂飙》
豆瓣评分/播出时间:8.5/2023年
在过去十年间,最受瞩目的两部国产电视剧分别是《人民的名义》和《狂飙》。
《狂飙》堪称史上最受关注的刑侦剧集,而其中的反派角色高启强,无疑是热度最高的存在。
这部剧本质上就是一部爽剧,有着很多的缺点和漏洞。
明明是安欣与高启强之间的正义与邪恶之争,然而安欣这一角色却彻底崩溃,整部剧实际上变成了高启强从鱼贩成长为黑帮教父的励志历程,从而激发出了对反派角色的强烈共鸣。
全剧以2000年、2006年、2021年作为三条时间轴,前两条线上高启强声名鹊起,堪称传奇,然而到了第三条线上,剧情却出现了转折,导致高启强不得不被迫退出舞台。
再加个删改剧情,重新配音嘴型对不上,导致观感极差。
比如女性角色的失语。
孟钰,由李一桐扮演,原本是一位独立的记者,却不幸沦为了他人手中的工具,她的与安欣之间的感情发展被迫让步,被迫为了一种悲壮的情感所取代。
黄瑶的复仇缺乏铺垫,宛如剧情“机械降神”。
令人意外的是,高叶扮演的大嫂角色突破了常规界限,然而从本质上讲,她依旧是大佬的从属。
但这么多缺点,都无法掩盖《狂飙》的魅力,看得真是太爽了。
该剧正值解封之际播出,观众们长久累积的情感得以在这部轻松愉快的电视剧中得以释放,可谓是天时地利人和,一切条件都恰到好处。
如今2年过去了,时间也给出了答案。
《狂飙》这部作品虽然动力不足,未能具备《甄嬛传》和《人民的名义》那般旺盛的生命力,然而它依旧在我们的共同记忆中占据了美好的位置。
张颂文因饰演高启强一角而中年再度走红,他行事谨慎,然而仍旧未能完全避开一些争议和风波。
自今年起,多起争议性事件相继浮出水面,涉及家庭暴力、税务纠纷以及遗失粉丝来信等。
好在这些都已经过去,张颂文平稳落地。
《人民的名义》与《狂飙》这两部剧作,成为了最受关注的焦点,它们却都变成了独一无二的珍品。
一个是官场现形记,一个是草根黑化的时代寓言。
以后人们回看这个时代,这两部剧就是绕不开的。
第2名:《警察荣誉》
豆瓣评分/播出时间:8.5/2022年
这是一部基层民警图鉴,去神性,见人心。
赵冬苓编剧特地前往派出所深入生活体验,凭借此经历创作了该剧。该剧的故事背景设定在八里河派出所,舍弃了重大案件,转而关注“片儿警”的日常生活。
电动车失窃事件、养犬引发的争执、邻里之间的噪音问题等,都如同“中国基层治理的放大镜”。
李大为不幸将“人贩子”错抓,结果反遭围攻,杨树因同情心泛滥险些铸成大错,这些情节不仅揭示了新警察的青涩,同时也暴露了基层执法所面临的难题。
基层治理中的一些隐性问题逐渐暴露,例如,村民之间因“丢鸡”引发的斗殴事件,最终却不得不依靠一个小孩坠井的意外事故来平息纷争,这一现象映射出了传统乡村观念与都市规章之间的矛盾与碰撞。
面对那些无理取闹的“坏老人”,警方建议受害者暂时退让以避免事态升级,然而固执的母亲吴女士却执着地要求道歉,基层民警只能采取折中办法,力求让受害者能尽快恢复正常生活,这比坚持对错显得更为关键。
表演方面,张若昀饰演的李大为,一个社牛,有成长,有弧光。
王景春饰演的所长,圆滑但讲原则。
宁理饰演的陈新城、赵阳饰演的曹建军都有高光表现。
唯有白鹿的表演备受争议,很多人直言会跳过她的剧情。
若是对鸡蛋吹毛求疵,会发现剧情中对基层生活有所粉饰,比如民警个人出资来平息纷争。
总体来看,这一概念对警察荣誉进行了全新的诠释:他们无需置身于枪林弹雨之中,即便是在日常的琐事中,也能守护着这充满烟火气息的人间。
第1名:《漫长的季节》
豆瓣评分/播出时间:9.4分/2023年
《漫长的季节》是一部“横看成岭侧成峰”的作品。
这是一部以犯罪为主题的剧集,同时也是一个讲述特定年代的故事,更是一部充满刑侦元素的电视剧,甚至它还融入了喜剧的元素。
开播时,它因为节奏缓慢,叫好不叫座。
导演辛爽在完成《隐秘的角落》的拍摄之后,他致力于寻求一种摒弃爽快感的叙事风格。
十八年前发生的肢解尸体案件仅是一个触发点,而东北地区的工业衰落以及个人命运的起伏跌宕,才是这部作品所要阐述的核心思想。
这个主题越是宏大, 导演对细节的还原,就越是偏执。
观众唯有静下心来,才能凝视到时代的褶皱。
下岗工人投身于拉丁舞的奇异景象,录像厅里播放的《泰坦尼克号》所散发的浪漫气息,以及《再回首》唤起的全民共同记忆,这些无不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诗意与残酷。
导演并未陷入悲痛之中,最终通过王响的台词,发出了“向前望去,切勿回首”的呼喊。
这当然是角色的自我救赎,又何尝不是导演对观众的温柔提示:
沉溺在过去的人,终将困在漫长的季节里。
破案三人组是全剧最大的看点。
秦昊增肥饰演的彪子,最让人唏嘘。
从充满活力的青年学子,到身形臃肿、头戴绿帽的失意司机,换作他人或许早已心灰意冷,他却能以悠然自得的舞姿和风趣的自我调侃,带着嬉笑怒骂的态度迎接人生的种种挑战。
陈明昊扮演的马德胜角色,实在令人感到惊喜万分。他的那段风骚的舞蹈,其魅力足以超越千言万语的描述。
范伟这位影帝依旧展现出卓越的演技,他所扮演的王响角色,表面上看似一个软弱无能的人,却以宽广的胸怀承受了岁月带来的伤害。
《道德经》里说,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王响在遭受失子之痛之后,依然能够展露笑容,以如水般温柔的心态度过了漫长的时光,他无疑是位真正的智者。
悬案作舟,渡人渡己。
这部剧值得反复品鉴。
这三年来最受好评的10部国产刑侦剧已经揭晓,风格迥异,其中必有符合你口味的作品,不妨抓紧时间开始观看吧!
文/皮皮电影编辑部:一粒鸡
©原创丨文章著作权:皮皮电影()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