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万个冷笑话2能否复制前作成功?这是个问题

2025-07-10 -

8月18日,这部在国漫崛起时期便成为二次元领域标志性作品的《十万个冷笑话2》(以下简称《十冷2》)正式上映。

2014年的尾声,一部源自原创漫画网站有妖气的以幽默讽刺为特色的漫画《十万个冷笑话》改编的动画电影正式与观众见面。凭借超低成本的一千多万元投入,该片收获了高达1.2亿元的票房成绩,荣膺我国首部票房突破亿元的国产非低幼动画电影。

在《十冷1》上映半年之后,时间跨度已超过两年,《十冷2》所处的环境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奥飞娱乐以高达9.04亿元的价格全资收购了有妖气,而《十冷2》大电影则成为了这一收购案后首个亮相的项目,它承载了众多产业和资本对于未来的期望。

与《十冷1》电影项目不同,其启动需依赖众筹,《十冷2》的资金问题已不再是首要障碍。成都艾尔平方的创始人卢恒宇以及《十冷》系列电影的制作团队,向数娱梦工厂透露,《十冷2》的制作费用总计1800万元,而这笔费用中,艾尔平方自筹了800万元。

尽管这一制作费用比今年上映的3D动画电影《阿唐奇遇》的8500万元要低得多,然而,与两年前那1000万的制作预算相比,它已经为艾尔平方提供了更多的资金空间,使得他们能够将更多的创意变为现实。

但不论是有妖气还是艾尔平方,《十冷2》的制作团队都明白,《十冷1》之所以能取得成功,其中有很多独特的因素无法复制——当时市场上类似二次元IP类型的电影非常罕见、动画番剧的热度正处于最高点、上映时机恰到好处、观众群体转换效率极高,这些有利条件共同促成了票房的神话。然而,这些有利条件在当前这个时期已经难以重现。

截至18日晚上11点,尽管《战狼2》持续占据排片优势,力求突破50亿票房大关,同时与另一部热门动画IP《赛尔号大电影6》在同一天上映,展开了一场激烈的票房争夺战,但《十冷2》在首日上映的票房成绩依然达到了近2200万元,其排片率也达到了9.9%。

尽管与《十冷1》的票房差距明显(《十冷1》首日票房突破3000万元),然而这部开创国内喜剧动画电影先河的作品,在当前阶段取得的商业成就,对于国产动画电影领域而言,或许更具参考价值,有助于探寻一条更易于模仿的发展道路。

董志凌,有妖气公司的总裁,在接受数娱梦工厂的采访时透露:“目前,我国较为出色的动画片往往更注重艺术气息,然而,整个电影市场依旧保持着较为浓厚的商业化色彩。在这个市场中,我们既需要富有情感和艺术气息的动画作品,同时也需要更加商业化的动画产品。这一点,与我们制作的‘大字辈’(如《大圣归来》、《大鱼海棠》、《大护法》)动画电影有所不同。”

从一千万增至一千八百万的投资规模,两部《十冷》电影在背后究竟经历了怎样的转变?

导演卢恒宇始终将《十冷1》的成就描述为“一种对观众有所亏欠的胜利”。

在制作《十冷1》的过程中,艾尔平方团队规模不大,仅有十几名成员。除了导演负责执导、剧本撰写和整体设定外,其他制作环节均由外部公司承担。由于导演难以全面掌控诸多环节,导致成品质量与预期目标存在差距,诸多问题随之出现。

在《十冷1》制作期间,由于缺乏制片方的控制权,我们不得不放弃许多想要表达的内容;许多导演的意图在传达上也显得不够精准。在分镜阶段,我们还需权衡制作是否可行,做出取舍与妥协,因此留下了不少遗憾。那时艾尔平方的团队仅有十几人,即便大家熬夜加班,也难以弥补这些不足,最终往往只能由导演亲自完成最终的剪辑工作。卢恒宇坦言,剪辑实属无奈之举,有时发现某些片段质量低劣,信息传达不明确,只得将其剔除。

实际上,《十冷1》上映之后,尽管赢得了众多粉丝的喜爱,但也有不少影评指出,其剧情显得较为散乱,缺少了应有的连贯性与整体性,更像是一部番剧动画的延长版。尽管如此,作为当年极具影响力的二次元IP,《十冷》在那个国产动画电影相对稀缺、非低幼向作品尤为珍贵的时期,登上银幕后依旧赢得了众多粉丝的青睐与支持。

《十冷1》上映首日票房便突破三千万元,这一成绩大大超出了出品方的预期。就在那一夜,有妖气公司立刻联系了导演卢恒宇及李姝洁,商讨着手制作第二部电影的计划。

《十冷2》的制作团队由上海炫动、万达影视、奥飞影业、腾讯影业、卓然影业、成都艾尔平方以及天津仙山文化共同组成,而这些机构实际上都是《十冷1》的幕后制作团队。特别是成都艾尔平方,他们不仅承担了动画制作的重任,更是自筹资金800万元,正式成为了本片的出品方之一。

在制作《十冷2》的过程中,艾尔平方的团队规模增至120人,项目完成后,团队人数进一步扩大至140人,这表明艾尔平方具备了独立完成整个制作流程的能力。

《十冷2》之所以更像一部符合现代化流程的电影产品,得益于其更长的制作周期以及更多的人力、资金投入。相较之下,《十冷1》的剧本仅用了一个多月便告完成,而《十冷2》的剧本则历经一年半的精心打磨,汇聚了众人的智慧。

在影片里,当主人公团队即将分头寻找发射器按键时,河神因患有选择困难症,便向雅典娜表达了自己的决定:“我就跟着你。”在卢恒宇创作这句台词之际,他心中所想的是河神显得过于犹豫不决。然而,当编剧团队中最年轻的女编剧读到这句台词时,她的反应却是情不自禁地捂住胸口,感慨道:“哎呀呀,好温馨,好可爱啊!”

卢恒宇当时心中不禁感叹:“竟有这样的反应!”于是,在电影中,他毫不犹豫地将这一表演赋予了雅典娜的角色。然而,若仅从他的个人视角出发,是根本无法想象出这种反应的。

动画电影这门生意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

依据豆瓣的评分数据,《十冷2》的得分达到了7.8分,这一成绩显著超过了前作的6.3分,充分体现了影迷对剧情的喜爱。然而,从票房的角度来看,这部续集似乎承受着比两年前更为沉重的压力。

《十冷1》电影问世之际,《十冷》动画剧集正引领网络动画的潮流,该IP正处于鼎盛时期。然而,随着国内动画作品的增多,《十冷》若想继续以“二次元”的身份吸引粉丝进行信仰投资,显然变得愈发困难。

实际上,《十冷1》过渡至《十冷2》的近三年制作时间,对于一部动画电影而言,并不算是一个漫长的周期。然而,在这段期间,整个动画行业迅猛发展,市场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演变。

2015年8月,奥飞娱乐对有妖气进行了收购,并宣告成立了妖气影业以及妖气剧业,同时对外发布了8部国产动画电影的项目计划,其中《十冷2》尤为引人注目。然而,经过两年的努力,有妖气仅完成了首个项目,距离实现全部计划的目标尚有相当距离。同年诞生的是光线彩条屋,它接连推出了《大鱼海棠》和《大护法》两部作品,还引进了《你的名字》,这使得观众对国产动画电影的认识迈向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对此,妖气总裁董志凌的评价如下:“我们专注于开发自家的版权IP,而光线则倾向于引入外部IP。在数量和反应速度上,这样的做法更为高效。然而,无论是我们还是光线,优质作品的产出以及专注于动画电影制作的公司,数量都相对较少。”

探究其背后的原因,主要在于人才短缺。因此,尽管目前对于开发自有IP的资金需求已有保障,然而各个项目的推进速度却远超预期,所需时间比预想中要长。

想要制作一部动画电影并非特别困难,然而,若要制作出我们自认为合格的电影,则确实存在一定的挑战。因此,尽管我们投入了大量的时间,但在进展速度上并未达到预期。实际上,具备完成项目能力的人并不多。虽然从事制作工作的人不少,但真正能做好的人却相对较少。董志凌在向数娱梦工厂表达时如是说。

动画番剧与动画电影的结合效应,在现今已不再像往昔那般显著。纵然《十冷》的第三季动画正热播中,但想要再次营造出昔日那种空前绝后的盛况,确实颇为困难。艾尔平方将主要力量投入到《镇魂街》等大型番剧以及《十冷2》电影项目后,《十冷》第三季动画的制作工作便转交给了其他动画公司负责。这类以幽默吐槽和梗为主要特色的泡面番,对创作者的创意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同时也对观众的审美耐性构成了挑战。

关于如何防止观众产生审美疲劳的问题,卢恒宇表示:“我们团队的目标是探索《十冷》作为一部喜剧动画电影,是否能够展现出其独特的效应和内在价值。《十冷》的第三季并非由我们制作,因此电影与番剧之间的联系将会相对减少。”

《十冷2》上映之后,我们是否能够期待《十冷3》的续集大电影呢?董志凌的回答是:“我们会在《十冷2》的成果揭晓之后,再讨论这个问题。”

在他眼中,市场与环境的变迁速度极快。此次所遭遇的困境,未来或许还会再次暴露出新的问题。以《十冷1》为例,其衍生品开发并未达到理想水平,外界曾言:“你们上次的成果不佳,这次理应有所提升。”然而,我认为这次的成果依旧不尽人意,主要原因是面对了全新的挑战。以一个例子来说明,例如在角色设计确定之后才能进行样品制作,然而问题在于角色设计、剧本以及故事情节总是在持续变动,等到最终调整完毕,几乎电影就要上映了。

无论如何,《十冷2》现阶段依旧被视为一笔划算的投资——尽管其资金比《十冷1》更为充裕,然而《十冷2》的1800万元制作费用在动画电影行业中并不算高昂,而且据透露,小米、三只松鼠、欢乐斗地主等品牌的广告植入,有望抵消掉10%至20%的成本。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