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以1美元购买了一艘俄罗斯航母。 它以为自己找到了宝藏,结果却损失了数十亿。 发生了什么?

2024-04-05 -

印度二手航母笑话_印度航母的笑话_印度二手航母的之路

1998年12月,一个巨大的“馅饼”从天而降,落在印度。

为了感谢印度对俄罗斯军火制造商的持续支持,俄罗斯决定以1美元象征性价格向印度出售一艘航母

它就是1994年锅炉发生爆炸的“戈尔什科夫”号航母——满载排水量超过4.5万吨的中型航母。

由于贪图小利,我吃了大亏。

印度二手航母的之路_印度航母的笑话_印度二手航母笑话

虽然由于种种问题,“戈尔什科夫”号此时已经濒临报废,但它毕竟是一艘航母。

1984年,中国从澳大利亚购买了一艘报废航母,基本是用废铁的价格,花了3000万美元。

印度以1美元购买了“戈尔什科夫”号航母。 这不能说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而是金子。

印度军方听到这个消息后几乎是大喜过望,连忙表达了谢意。

但此时俄罗斯方面却提出了疑问:因为之前的爆炸,“戈尔什科夫”号航母的动力系统已经报废,无法自行移动。 就算俄罗斯打算把航母送去印度,又怎么能拖到印度呢? 去? 这是个问题。

印度方面一听,就说:“航母已经给我了,你还担心不能开往印度吗?”

“这么简单的事情,俄罗斯的军事力量这么先进,做一点维护不是很好吗?”

“别担心,出于兄弟的忠诚,我们印度当然会支付维护费用。”

俄罗斯对于印度的表态感到非常高兴。 它迅速组织专家连夜测算,最终得出结论,要将“戈尔什科夫”号航母修复到可以驶往印度的地步,维护费用将超过9亿美元。

印度听到这个价格,顿时感觉有些头晕。

但我回去算了一下。 如果买一艘好的二手航母,至少要花20亿美元。 维护成本才9亿多,印度还是稳赚不赔的。

因此,印度欣然答应了俄罗斯的提议,将维修任务交给了俄罗斯军工企业。

俄罗斯一看立刻兴奋起来——印度买航母可不只是为了游客。 既然如此,怎么可能没有舰载机呢? 俄罗斯米格29舰载机和“戈尔什科夫”号航母原本是配对在一起的。 两者相加,1+1的效果绝对大于2,你不想买吗?

印度的想法是正确的。 如果我回购航母,没有舰载机就不行。 恰好航母是俄罗斯的,与俄罗斯飞机搭配的舰载机也是原装的。 这个生意值得做。

印度二手航母的之路_印度二手航母笑话_印度航母的笑话

由此,印度花费了超过4亿美元购买俄罗斯舰载机和航母相关服务。

到目前为止,印度在这艘航母上已经花费了13亿美元。 虽然价格已经不便宜了,但相比一艘好的二手航母,至少要花费20亿美元,印度还是赚了。

当然,俄罗斯也不吃亏。

当时,俄罗斯经济陷入低迷,整个军工行业陷入困境。

但航母技术含量太高,不好卖。 更重要的是,如果直接出售航母,俄罗斯国内与航母相关的军工企业将彻底消亡。 俄罗斯从苏联继承的航母工业就这样白费了。

印度二手航母笑话_印度航母的笑话_印度二手航母的之路

不过,与印度达成这笔交易后,虽然是为别人修理航母,但至少盘活了与俄罗斯相关的军工企业。 从业务上来说,就是利用外包业务来暂时暂停公司的生命,这是两全其美的。

就这样,2004年,印度与俄罗斯正式签署协议,俄罗斯以1美元的价格将“戈尔什科夫”号航母出售给印度。

与此同时,印度向俄罗斯军工公司付费,帮助修复“戈尔什科夫”号航母。

双方商定,印度先付款,俄罗斯在2008年后发货。

但事情还远没有结束,因为俄罗斯军工公司后来在航母的维护过程中发现了很多问题。 其中最重要的问题是,“戈尔什科夫”号航母是苏联时代的一艘实验航母。 从它上面的各项单项技术来看,在当时的苏联航母工业中是比较先进的。 但问题在于,强调先进性和实验性,导致这艘航母的设计出现了很多bug。

1994年电力系统爆炸就是这个BUG的体现。 这样的航母维护起来无疑是非常费力的。

印度二手航母笑话_印度二手航母的之路_印度航母的笑话

另外,俄罗斯虽然继承了苏联的大部分军工体系,但毕竟不是前苏联。 至于航空母舰这样的复杂系统,只有通过多方合作才能完成。

例如,在苏联时代,最先进的燃气轮机作为航母动力系统的核心,就是在乌克兰建造的。 苏联解体后,这部分家产被分配给了乌克兰。 俄罗斯虽然吸纳了一些乌克兰人才,但毕竟不是原厂。

各种原因的累积效应是,俄罗斯承诺给印度修复航母的时间已经超过了时限。

原本约定2008年修复完成,但2008年,印度派人前去查看。 修复只是去掉了表面的锈迹,核心的问题还没有开始。

现在印度不满足了,质问俄罗斯能否修复,为何进展这么慢。

说实话,俄罗斯并不想把这个生意变成肮脏的生意。 但正如上文所说,技术问题以及各种原材料价格随着时间的上涨,给俄罗斯完成这艘航母的维护工作造成了客观阻力。

用一句话来解释,确实俄罗斯不太在意,但是这艘航母维护起来比较困难也是事实。

出于上述原因,在印度提出质疑后,俄罗斯也无奈“说出真相”。 他们告诉印度,因为这艘航母太难修了,而你们过去从印度寄来的钱现在根本不够修戈尔什科夫号航母,所以进度被耽搁了。

当然,作为友好的“兄弟”国家,俄罗斯不会让印度受苦。 如果印度觉得这艘航母不划算,那么我们之前谈好的合同就无效了。 你之前支付的13亿美元已经花完了。 一切都结束了,印度不可能再补偿了。 但以后就不用再交钱了。

但此时的印度就像是一个被困的赌徒。 已花费13亿美元。 怎么会这么轻易放弃?

于是,双方经过一系列详细而精准的谈判,最终决定:印度将再支付14亿美元,要求俄罗斯继续修复航母,并对其进行维护,以跟上潮流。时代来临,上面的所有装备都会更新。 更换将确保这艘航母一修好就会蒙蔽其他国家的眼睛。

俄罗斯又有了赚钱的机会,自然会继续帮助印度修理航母。

印度二手航母笑话_印度航母的笑话_印度二手航母的之路

距离这次种植,又过去了4年。

到2012年中期,在交付一再拖延后,这艘航母终于修好了。 印度很高兴,俄罗斯更高兴,就高高兴兴地把它带到了海上试航。

结果没想到极度的喜悦却变成了悲伤。 由于测试过于暴力,又发生了事故。 总共八台燃气锅炉中,三台爆炸,四台烧毁,只有一台几乎无法使用,同样是因为它没有打开到最大功率。

简单来说,俄罗斯方面原本是想在满载的情况下测试这艘航母的动力系统,结果却是还没达到满载就爆炸了。

我没办法,只能继续修炼。

更悲惨的是,不仅俄罗斯在关注这次海试,印度也一直在关注,他们想隐瞒也隐瞒不了。

但如果继续修的话,就得继续要钱。 以坏锅炉为名要钱,把印度当傻子,有点过分了。 这东西主要修复的是动力系统。 结果花了27亿美元,但电力系统仍然存在问题。 修复了什么?

因此,这次俄罗斯以舰载机阻拦索断裂为由,又向印度索要2亿美元。

幸运的是,努力得到了回报。 这次俄罗斯终于弄清楚,这艘航母最大的问题是动力系统在设计时不合理,因此无法满负荷运行。

印度航母的笑话_印度二手航母的之路_印度二手航母笑话

简单来说,如果你出去开着它看风景,甚至拿它当救援船,那肯定是没有问题的。 但绝对不能开进战场,因为战场上出现各种突发情况时难免会满负荷运转,而这艘航母一旦满负荷运转就会爆炸。

就这样,2013年,“戈尔什科夫”号航母终于交付给印度。 不过在交付时,俄罗斯却友好提醒:毕竟是二手航母。 使用时要注意保养。 切不可满负荷运行,否则容易发生故障。

当然,出了问题也不用担心,继续找俄罗斯维修就好了……

最终,印度花费了30亿美元,几乎相当于法国建造新型核动力航母的费用,购买了一艘在俄罗斯组装和维修的二手航母。

这艘航母被印度更名为“INS ”,也是印度海军目前服役的唯一一艘航母。

由于自身的各种问题,该航母抵达印度后也频频发生事故。 投入服役短短7、8年时间,就发生了两次动力舱爆炸起火、一次毒气泄漏、多起舰载机事故。

因此,印度与俄罗斯之间的航母贸易被视为国际军火市场的反面教材,印度在军事领域真正被世界嘲笑。

客观地讲,俄罗斯在这次与印度的航母贸易中,确实使用了一些手段。 比如“1美元买一艘航母”的诱饵,吸引了爱占便宜的印度人,最终以新航母的价格卖掉了一艘二手航母。

但事实上,这种“陷阱”更像是双方在军火贸易上的博弈,并非俄罗斯有意陷害印度。

因为对于俄罗斯来说,印度就是一根长韭菜,没必要一次交易就失去这么好的客户。

从印度的角度来看,如果俄罗斯欺骗了印度,那么印度甘愿被欺骗。 这里有一个非常关键但却容易被忽视的问题,那就是——印度根本没有钱。

虽然印度经常在国际市场上花费大量资金购买各种军火,但印度的经济规模和每年的军费开支规模是有目共睹的。

2000年,印度军费总额仅为100亿美元。 到2004年俄印协议签订时,其军费仅为160亿美元。 这笔钱还将支持130万现役士兵。 除了海军购买航母之外,空军购买飞机,甚至陆军使用的步枪,都必须从国外购买。

如此算来,印度其实并没有多少钱去购买军火。

印度之所以经常在国际市场上大手笔花钱,是因为他们最喜欢的方式就是分期付款,甚至是零首付的分期付款。

这种军贸方式在通用装备上依然可以正常进行。 比如你买1万把枪,分10期完成,前期我最多给你1000把枪,然后你分期付款,给你一批货。

但在航母这样的重型装备上,这种方法显然不合适。

两三十亿美元的东西,你先付九亿,但谁知道剩下的二十亿将来什么时候付呢?

俄罗斯在这方面遭受了损失。 苏联解体前,印度欠俄罗斯140亿卢布的军火费。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经济遭受重创,卢布贬值数百倍。

1991年,1美元的实际购买力约等于2卢布的购买力。 但到了1999年,1美元就等于100多卢比。 直接贬值了50多倍。

结果,印度用贬值的卢布偿还了俄罗斯的债务。 印度仅偿还了约50亿美元的债务中的5亿美元。

这当然只是一个极端的例子,但却说明了在大规模的军火贸易中,分期付款是一种非常愚蠢的方法。

因此,英国、美国等国家虽然也喜欢印度作为军火采购大国,但并不愿意接受印度采用分期付款方式购买航母。

印度本身就有相当大的野心,必须购买一艘航母,以证明自己作为“大国”的实力。 在此背景下,只有苦苦为国内军工体系寻找出路的俄罗斯才能满足印度的需求。

因此,看来俄罗斯欺骗了印度。 事实上,这完全是基于俄罗斯和印度的经济实力而做出的选择。 一个愿意战斗,另一个愿意受苦。 没有陷阱与没有陷阱之分。

如果一定要说印度被欺骗了,那么欺骗他们的不是俄罗斯,而是印度自身的野心与自身实力不匹配,以及其虚荣心看不到什么是真正的实力。

这次事件也告诉我们,一个国家要想发展自己的军事实力,光靠走捷径、占便宜是不可能实现的。

只有脚踏实地发展国内的工业基础,一步步积累经济实力,才能拥有与之相匹配的军事实力。

否则,即使你不被这个国家欺骗,你也会被那个国家欺骗。 印度近年来在国际军火贸易中频频吃亏就是最好的例子。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