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印度因免费嫖了一艘俄罗斯航母而欣喜若狂,结果却成了全世界的笑话。
1996年,俄罗斯决定无偿赠送印度一艘航母。 印度大喜过望,俄罗斯却继续追加30亿元改装费用。
印度自建国以来,一直努力维护其大国地位。 为了凸显自己的亚洲大国地位,印度于1957年从英国购买了第一艘二手航母“维克兰特”号,成为亚洲第一个拥有航母的国家。
到了20世纪末,印度面临着现有航母大部分报废的现状。 开始寻找新的航空母舰来捍卫其地位。
然而,印度既没有能力建造自己的航母,也没有足够的资金购买一艘标价超过20亿美元的新航母。 因此,一拖再拖。
1998年,当俄罗斯宣布以1美元出售服役八年的“戈尔什科夫”号航母时,印度欣喜若狂,立即伸出双手接住这块“大饼”。
难怪印度如此兴奋。 首先,“戈尔什科夫”号的排水量超过4.5万吨,远远超过了当时印度所有的航母。 其次,这艘航母的使用寿命只有短短8年,还算年轻。 此外,即使是一堆被报废的废金属,其价格也可能超过 1 美元。
印度立即支付了1美元,迫不及待地与俄罗斯签订了采购合同。 然而,就在他们想要把航母开回家的时候,俄罗斯却告诉他们:现在还不能开回去,因为当年的爆炸,航母的动力系统受损严重,需要修复后才能重新启动。 维护费用约为9亿美元,这笔费用需要印度支付。
印度瞬间失去了笑容。 不过转念一想,就算花9亿美元,也比花20亿买一台新的便宜多了。 权衡之后,印度咬牙说道:“成交,解决!”
9亿美元维护费已按期支付至俄罗斯账户。 根据协议,印度将在四年后,也就是2008年,迎接这个彰显印度国威的大人物回国,甚至还给它起了一个好听的新名字“超日王”,这个只有印度国王才有的称号。打电话。 可见印度对于这艘航母的重视和期待。
2008年,根据协议,俄罗斯应交付修复后的“戈尔什科夫”号。 但当印度去取货时却惊讶地发现,除了简单清理“戈尔什科夫”号航母表面的锈迹外,其他核心问题根本没有任何进展。
他们愤怒地去找俄罗斯谈判,但俄罗斯却理直气壮地说:“航母之所以修得很慢,一是修起来很困难,二是印度之前付出的9亿美元还不够。”全部。没有修复资金,当然会停止。”
这个理由简直让印度愤怒。
印度当然不能接受这样的“强硬言辞”。 他们认为,俄罗斯不能让印度为俄罗斯的预算错误付出代价。
俄罗斯也不客气,严肃地说:“如果你觉得继续维修不划算,可以取消合同。不过,已经支付的9亿维修费和预定航母的4亿美元支援机已经用完,不可能撤退了。”
印度傻眼了。 13亿美元甚至没有音讯。 就这样取消合同,损失巨大。 但如果继续修复,难保俄罗斯不会故技重施,继续埋洞。 不过,花了这么多钱,我们还是得拿回一艘航母。
果然,在印度同意继续修复后,俄罗斯又抢了印度14亿美元才放弃。 印度为这块1美元买来的“大饼”付出了27亿美元的代价。 算上舰载机的维护费用,总成本近30亿美元。
其实,俄罗斯如此狠狠“屠杀”印度是有原因的。
印巴战争期间,印度分期从俄罗斯前身苏联购买了高达140亿卢布的军火和武器。 按照当时的汇率,1美元只能兑换2卢布。 由此可见当时卢布的购买力有多么高。
但由于种种原因,印度始终没有偿还这笔高额外债。
但1999年苏联解体后,卢布的购买力大幅下降。 然而印度却拿着140亿卢布幸灾乐祸地寄给了俄罗斯。
要知道,当时1美元需要100多卢布才能兑换。 印度几乎可以被视为炒作的“天花板”。 不过,俄罗斯也不是傻子。 只是贷款合同中并没有标准的汇率调整问题,俄罗斯只好吃哑巴亏。
多年后,俄罗斯以同样的方式对待其他国家。 印度正在承受其自身后果。
幸运的是,经过10多年的漫长等待,“戈尔什科夫”号航母一路跌跌撞撞终于回到了印度。 不幸的是,它有一个终极问题,那就是无法满负荷运转。 也就是说,这艘承载着印度称霸亚洲梦想的“超日王”,永远无法出现在战场上。 这简直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笑话。
这次事件之后,印度痛定思痛,开始动员全国力量建造自己的航母。 虽然主机系统、雷达、防空武器等均来自国外,但最终在2022年9月,印度首艘国产航母“维克兰特”号正式下水并开始服役。
俗话说,出去混,总要还的。 印度不厚道,也算聪明,但却被自己的聪明所误导。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