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为何不简称越?背后原因竟和广东有着紧密关联

2025-07-29 -

浙江省地处我国东南沿海,通常被简称为“浙”。然而,有人提出,另一个简称“越”或许更能体现浙江的历史底蕴。那么,为何浙江省的简称是“浙”而非“越”呢?这其中涉及诸多原因。

浙江与“越”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单就地方曲艺而言,越剧作为浙江文化的象征,早已声名远扬。我们耳熟能详的越王勾践,他的国度——越国,便坐落在浙江省境内。越国的都城会稽,今已成为浙江省绍兴市。在战国中期,尽管楚国曾重创越国,但并未将其彻底消灭。只是越国的领土大幅缩小,仅限于钱塘江以东的浙江地区。直至公元前222年,秦始皇统一六国,越国才最终被灭。浙江的历史,在很大程度上与越国的历史交织在一起。尤其是在五代十国时期,钱镠在浙江创立了吴越国。追溯至公元902年,唐朝曾封钱镠为“越王”。然而,随着朱温建立梁朝,钱镠的封号才被改为吴越王。

实际上,在往昔岁月,众多人士对浙江之地常以“越”来代称。诸如,明代时,便有人将来自浙江的官员称作“越人”。直至清季,当各省纷纷上报其简称之际,浙江亦提交了“越”作为候选。然而,问题随之而来,因广东上报的简称是“粤”。看似“粤”与“越”在字形上毫无相似之处,但其发音却惊人地一致。

浙江省和广东省的简称发音一致,这常常引发诸多不必要的困扰。广东省的简称“粤”已经深入人心。例如,太平天国起义被清朝政府贬称为“粤匪”,曾国藩还撰写了著名的《讨粤匪檄》。原因何在?洪秀全原籍广东花县(现今广州市花都区)。既然“粤”这个简称在广东省已经广为人知,那么浙江省就只能承受这种“委屈”了。浙江省舍弃了“越”作为其简称,转而采用流经其境内的浙江(河流)名称的首字母,将其简称为“浙”。

浙江省并未将“越”用作简称,这除了因为其发音与广东省的“粤”字相同之外,还基于一个历史性的原因。在古代,“越”这一称谓所指的地理区域并不仅限于浙江一地。尤其是在吴越两国争霸的时期,越国的领土主要位于今天的浙江省境内。然而,经过勾践的卧薪尝胆,以及三千越甲成功吞并吴国之后,越国的领土范围显著扩大。在灭吴之后,越军北上跨越淮河,以一个大国姿态与晋国、齐国的诸侯们会盟。当时的越国,其版图横跨淮河与长江之间的广阔区域,涵盖了现今的江苏和安徽的大部分地区。此外,江西省的大部分区域,在越国最为强盛的时期,同样属于越国的领土。若以浙江省的简称“越”来指代,那么其范围便包括了江苏、安徽等省份。至于江苏省的简称“苏”,仅限于该省境内;安徽省的简称“皖”,同样仅限于该省境内。山东省的简称“鲁”,其国势范围也主要集中在山东省内。

越国遭受楚国的战败之后,其后人迁徙至南方,于现今的福建省区域创设了闽越国。该国家历经岁月,直至汉武帝时期,方被汉朝所征服。闽越国在福建省留下了深远的影响,“闽”字代表福建,以浙江省作为简称显然不恰当,而若以“越”为简称,则可能造成误解,让人以为福建省也被包含在内。

在先秦时期,“越”这一地理概念相当广泛,涵盖了浙江的越国、福建的闽越国,以及东南沿海的广大区域,直至广东。这一辽阔的疆域,无论是称作“越”还是“百越”,都显得相当庞大。秦朝末年,南海令赵佗在岭南两广地区建立了自己的王朝,国号亦为“越”。若将浙江省简称为“越”,那么这一称呼在历史上的地理范围实际上已经远远超出了浙江省的界限。实际上,广东省的简称“粤”与浙江省拟定的简称“越”在地理范畴上本质上是相同的。“粤”即是“越”。

浙江省的简称“浙”源自何处?这与浙江(以下所指均为该河流)密切相关。尽管大家对浙江省可能较为熟悉,但对于浙江这条河流的了解可能并不深入。实际上,浙江河可以大致划分为上游、中游和下游三个部分,这三个河段都享有盛名。浙江的北源是新安江,它与南源衢江汇合后,接下来的河段被称为富春江,而下游则称作钱塘江。浙江地处浙江省西北部,尽管如此,它却是该省内规模最宏大、地位最为关键的河流,并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唐朝晚期,以浙江为界,西面设立浙西观察使,东面设立浙东观察使。进入宋朝,浙西与浙东合并,设立两浙路,省会的位置定在杭州。明清两代均设有浙江省。其中,“浙”作为浙江省的关键缩写,在“越”被否决后,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浙江省的简称。如需了解更多关于浙江的历史地理信息,敬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地图帝。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