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吉他曾给食客带去无数欢乐,吉庆街四大天王之一老通城病逝
长江日报-长江网8月1日发布消息,记者黄丽娟报道,2020年7月30日,吉庆街“四大天王”成员之一“老通城”的吕文礼去世,终年56岁。长江日报-长江网记者向武汉音乐人、导演齐追航核实了此讯息。齐追航讲过,那位姓通的先生尸体在八月一日早上已经火化了,他家里的人谢绝了熟人们去悼念和记者去采访,说这位先生立下遗嘱,不搞灵堂,也不希望声势浩大地办后事。
唱过《家在汉口》,称武汉是“第二家乡”
这是一张照片,拍摄于2003年7月,地点是汉口吉庆街,画面中的吕文礼先生,他是“四大天王”中的一位,当时正在为观众进行义演,这位先生名叫吕文礼,他所在的店铺是“老通城”,记者金思柳负责拍摄了这张照片
眉毛十分粗犷,向上扬起,眼睛很大,神采奕奕,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这位就是“老通城”。他原名吕文礼,出生于河南,十二岁加入河南越调剧团,十三岁时与著名艺术家申凤梅合作演出《诸葛亮》,后来又考入河南省戏曲学校就读,最终进入河南省歌舞剧院工作。吕文礼年少时境遇不佳,又因长期习武过度疲惫,二十多岁便罹患了强直性脊柱炎,导致腰背时常疼痛难忍,根本无法挺直,最终舞台上的表演生涯就此中断。
1991年,吕文礼来到吉庆街从事表演工作,用“老通城”作为自己的艺术称呼。那个时期,他精力充沛,依靠一把吉他以及令人愉悦的口才,在老吉庆街众多夜市摊位间往来。在初期阶段,“老通城”和“麻雀”“拉兹”“黄瓜”一同被视为吉庆街的“四大天王”。
即兴说唱,河南方言,是“老通城”的独有风格,称赞人的段子随时能讲,男女老少都爱听。许多名人到吉庆街体验时,都乐于欣赏“老通城”的表演,冯巩就曾称赞他“演唱和豆皮一样地道”。
他在武汉工作了很长时间,使得“老通城”成了吉庆街的一个著名标志。他还创作了诸如《家在汉口》《武汉的江武汉的河》《黄鹤楼》这些带有武汉特色的歌曲,既负责作词又负责谱曲,这些作品在顾客点唱时经常被选中。每当接受记者的采访,“老通城”都会特别得意能够借此机会为武汉做宣传,他把自己家乡的武汉称作是“另一个故乡”。
“老通城”病逝,吉庆街再无“四大天王”
这是一张照片,拍摄于2007年6月3日,地点是湖北省肿瘤医院,照片里,吕文礼先生正和吉庆街的一些艺人一起,为另一位“四大天王”“拉兹”弹奏吉他,当时他正遭受重病,一个月后“拉兹”就去世了,他们这样做是为了鼓励他勇敢面对疾病,记者金思柳拍摄了这张照片
齐追航表示,拉兹已经离世,麻雀回到了安徽,黄瓜则目前下落不明。他认为,老通城的离世,代表吉庆街不再有四大天王。
“老通城”在吉庆街已经经营了数十载,堪称当地的一块招牌。齐追航讲述起自己1997年与“老通城”结缘的经历。他透露,“四大天王”这个称号,其实源自民众的广泛认可和口耳相传。当时,专门在吉庆街创作漫画的刘喜年,画出了这四位艺人的形象,从而让“四大天王”的漫画形象广为流传。
齐追航记得,“老通城”风趣幽默,经常给顾客即兴表演节目。2008年,吉庆街艺人出现断层,齐追航发起了“新四大天王”的评选活动。“麻雀”和“老通城”顺利连任,大家都认为他们最了解吉庆街。那时,“老通城”表示,“我要好好守护吉庆街‘四大天王’这块招牌,不能让武汉和武汉人蒙羞……吉庆街是我的故乡,我发誓永远不会离开那里。”
这是一幅作品,创作于2005年4月9日,是湖北省知名漫画家刘喜年,为吕文礼先生绘制的漫画,拍摄者为记者金思柳。
2018年,齐追航着手拍摄电影《吉庆街火》,首先关注“老通城”的当前状况,接着追忆吉庆街“四大天王”的辉煌人生,“老通城”承诺在影片里扮演自己,不过随后“老通城”身体抱恙,无法继续在吉庆街工作,转赴河南接受治疗和休养;之后他又从河南返回武汉调养,不幸在武汉离世。
吉庆街酒楼老板:很多外地客人来了,点着要看“老通城”
这是一张照片,记录了2006年11月11日,吕文礼先生在吉庆街为顾客们表演吉他弹唱的场景,拍摄者是记者金思柳。
8月1日晚上,记者前往吉庆街,酒楼掌柜与吉庆街表演者都听闻“老通城”离世的消息,纷纷流露出惋惜之情。
晚上八点钟左右,吉庆街逐渐变得人多热闹起来。金满酒楼里吃宵夜的人接连不断地来来往往,同时,那些擅长各种乐器表演的艺人也开始了他们的演出活动。据老板胡莉透露,人们都已经听到了“老通城”去世的消息,事情发生得太突然,让大家心里都感到十分难过,吉庆街也因此少了一个非常有名的餐饮地标。胡莉表示,其母于吉庆街经营酒肆长达二十余载,那家名为“老通城”的表演场所始终设于此地,他擅长演绎且精于构思,独具个人风格,往昔众多外来访客抵此,常指定观赏他的演出。
胡莉记得,“老通城”为人相当开朗,每当他开始表演,周围总能响起阵阵笑声,近年来,“老通城”已经很少唱歌了,不过他经常独自坐在酒楼最里面的位置,手里夹着香烟,熟客来访时彼此点头致意,去年他的腰部出现了健康问题,导致身体无法挺直,我们去看望他时,他显得十分高兴,并表示打算乘坐轮椅去吉庆街走走。他后来没有告知其他人,独自返回家乡休养,直至前天得知他已经离世。
吉庆街“二胡皇后”:“老通城”有才华,是真正的“天王”
这是一张照片,拍摄于2007年11月2日,画面中吕文礼先生正和自己的儿子(位于左侧第一位)一同在吉庆街,为前来就餐的人们表演吉他弹唱,这张照片的作者是记者金思柳。
吉庆街上有个外号叫“二胡皇后”的吴晓红,比“老通城”早一年在吉庆街做表演的艺人。“在众多艺人当中,我和‘老通城’交情最为深厚。”吴晓红表示,二十年前,她初次见到“老通城”在吉庆街表演,“他身上挂了个小录音机,同时拿着扩音设备边演奏边演唱,极具感染力。”“后来“老通城”开始吉他弹唱,他原是河南豫剧团成员,具备专业素养,音乐感知力出色,能够独立创作和表演,并且亲自指导编排,有时饮酒后更能即兴发挥,现场互动效果极佳。”
吴晓红提及,从前“老通城”在吉庆街献艺之时,他的妻子没有工作,另有两个儿子,全家的生计都依靠他一人支撑,那时他并未渴求过高的声誉,维持家庭温饱才是他最根本的考量,20多年间,“老通城”始终居住在车站路附近,每天骑着自行车去往吉庆街,无论刮风下雨都从不间断,前年“老通城”因病动手术,我们前往探望他时,他并未提及任何苦楚,只是表达了对大家的深切感激之情。“老通城”出现状况时,常客们都感到惋惜,“‘老通城’为何不再露面?”。日子久了,吉庆街夜市上许多年轻人已不识“老通城”,这让吴晓红也觉得可惜,她认为“他确实技艺精湛,在四大天王中堪称真正的佼佼者。”
“拉兹”女婿孙小古:“四大天王”不在了,我们仍要坚守吉庆街
这是一张照片,拍摄于2007年1月1日,记录了“老通城”的吕文礼先生,在除夕时刻,与吉庆街的表演者们共同演奏乐器,庆祝新年的来临,这张照片由记者金思柳拍摄完成。
“四大天王”声名显赫,我们初到吉庆街时,都因仰慕其名而来,渴望向经验丰富者求教。吉庆街艺人孙小古是“拉兹”的女婿,他刚到吉庆街时,便跟随“老通城”“拉兹”学艺,彼此间也常交流技艺,我们对吉庆街怀有深深的眷恋之情。我的丈父‘拉兹’离世了,‘老通城’也歇业了,吉庆街的‘四大天王’都没了,不过我们还得守在吉庆街,给观众带去欢乐。
孙小古出演电影《吉庆街火》,饰演已故岳父、吉庆街四大天王成员拉兹,这个角色对他而言意义重大,是文化传承的体现。武汉吉庆街之所以备受全国瞩目,关键在于它承载着武汉独有的民间艺术。身为吉庆街的曲艺工作者,他深感有责任将这种宝贵的文化发扬光大,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