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乙己:精练对话描写,展现独特人物形象与深刻主题
《孔乙己》精练的对话描写
纵观全文,孔乙己的应答虽然不算多,然而每句话都十分简练,并且非常传神地展现了他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孔乙己在小说中只出场两次,第一次出场有三次重要的对话。
当人们高声说他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时,
孔乙己睁大眼睛说:
“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
清白……”
众人不断指责他偷了何家的书籍,他被悬挂起来殴打,孔乙己顿时双颊通红,额头上
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
“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当没有
实据时,孔乙己极力维护自己的“清白”
,当人们说出实据时,他又企图以“窃”为“偷”
开脱。
“窃”与“偷”是同义词,不过“窃”是文言词,
“偷”是口语,这样做纯属是狡辩。
由于虚荣心作祟,不得不自我安慰,借助那些荒唐透顶的所谓“君子安贫”之类的教条
,进一步为自己
开脱。
第二次交谈里,孔乙己向那年轻伙计询问是否认识“茴”字,当对方没有回应,他十分诚恳地表达
道,
实在不行吗?……我告诉你,要记住!这些字必须记住。以后当老板的时候,记账要使用。
孔乙己听小伙计说出“茴”字的写法时,高兴地说:
“对呀对呀……回字有四样写法,你知
道么?”
教年轻人写字时孔乙己说的话,体现的方面很多:一方面体现他心地好,另一方面也体现他学问不深,还有方面显示他性格孤僻,另外也透露出他生活窘迫,更表现出他自视清高
他性格当中既有善良的一面,也表现出他对读书识字的自豪感,同时他对于掌握一些旁人未知的知识感到骄傲
自诩懂得些无益的道理,便显得傲慢,先前面对旁人询问他是否真的有阅读能力,他呈现出一副不予置评的态度
当下的心境如出一辙,另一方面则折射出孔乙己内心的自诩,他自己毕生渴望功名却未成功,一心想往上升迁
爬无望,就希望小伙计有朝一日能当掌柜。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