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相声艺术家马云禄做客《燕赵民间艺术网络电视》
进入手机版,节省流量,体验好
好的相声作品值得回味
马云路。河北省音乐协会供图
在40多年的艺术生涯中,他创作表演了近200个相声、小品节目,并荣获中国民间艺术最高奖——表演牡丹奖、文学牡丹奖……国家一级演员、原河北省民间艺术团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 民间美术作家马云禄。 近日,马云禄做客《燕赵民间艺术网络电视》,与网友分享自己的艺术生活,并就当前相声表演和创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建议。
中学时,一次偶然的机会,马云禄第一次登上舞台表演相声,从此与民间艺术结下不解之缘。 “1971年,我在石家庄铁路二中读书时,学校举办联欢会,教语文的班主任杨老师写了一篇相声短篇《学生工人日记》,选了我还有一个会说普通话的人,我的同学一起给大家表演。” 说起自己第一次接触相声艺术,马云禄笑着说有点“鸭子冲”。
工作结束后,马云禄被分配到一家工厂。 在此期间,他在邻居的手摇唱机上听到了相声大师侯宝林的《夜行》。 “那时我才发现相声原来这么有趣。” 马云禄说道,这时候他才真正明白了什么是相声。 此后,他不仅利用业余时间在工作坊表演,还参加河北省文联组织的各种演出。 “我第一次接触唱片,然后才真正和侯老师一起表演了一段时间,现在想起来还是很激动,很珍惜那段时光。” 与一代相声大师侯宝林同台表演,加深了马云禄在学习中对相声驾驭能力的学习和理解,获得了很多感悟和经验。
马云禄从侯宝林身上不仅学到了“艺术”,还深刻体会到了侯宝林对于相声艺术的严谨态度。 “有些业余演员每次都用不同的词语说同样的相声,漏洞百出。但如果你观察侯先生的表演,你会发现表演的每个关口肯定都是一样的,包括语气的高低、声音的长短、拖长的语气、做出的手势都是一样的。” 不断琢磨侯宝林那种庄严与和谐、化雅为俗的相声表演风格,马云禄体会到“相声不能随便说”。 他建议,年轻的相声作家、表演者要多看“老作品”,多体验,打好基础再往前走。
凭借着对相声事业的热爱和努力,马云禄不仅在相声方面名声大噪,而且在艺术创作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先后荣获河北省曲艺表演创作表演一等奖、河北省十佳相声、山西、河北、山东、河南等省十佳青年相声演员。 他已成为河北相声界的代表人物。 20世纪90年代,马云禄与搭档刘吉创作并演出了《活字典》、《我要交朋友》、《儿子的梦》、《鸟与人》、《关门》等一系列相声代表作。门”。 这些具有清新生活气息的优秀作品讴歌时代新潮流、讽刺社会不良现象,受到公众的广泛好评。 凭借这些成就,马云禄获得了中国民间艺术表演牡丹奖、文学牡丹奖等民间艺术界最高奖项。
2016年,出版马云禄民间艺术作品集《云者绿野》。 这本四十万余字的书,以时间为线索,收录了他的百余幅作品,反映了他不同时期的创作与探索。 马云禄一直认为相声艺术应该反映生活,而不仅仅是让人发笑。 因此,作品不仅要成为大众的开心果,还要有艺术追求。 “好的相声作品,值得回味。” (记者曹政)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