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他们的小卖店只有……背后究竟藏着什么秘密?

2025-09-27 -

巴基斯坦街边摊位冷清得如同恐怖片场景”——这段视频获得百万点赞,评论区却争论不休:部分人表示同情,部分人加以嘲讽,还有许多人完全相信“当地穷困只能依靠中国游客施舍糖果”。

真把国家当片场,未免太省脑子。

二零二五年四月,伊斯兰堡某大型连锁超市的月度销售报告意外曝光于本地媒体,其中显示瓶装水销售较去年同期增长百分之十八,同时零食货架的补货时间已从原先的七天缩短为三天。

货架没空,只是补货赶不上 拍摄速度。

那个星期,拉合尔批发市场深夜十一点依旧在卸载从中国进口的辣条、果冻,一箱箱货物堆积如山。

批发商说,货太满,仓库租金涨了两成。

“空货架”镜头怎么来的?

拍摄地点在偏远的高速公路服务区,那里原本行人就稀少,又恰逢斋月期间白天不能进食,服务台的即食食品临时撤下,只要镜头对准那个场景,就会被当作“全国断粮”的证明。

把局部当全景,最容易忽略数字。

2025年财年的第二个季度,巴基斯坦那些规模较大的现代化零售商店,其销售总额比起上一个季度增长了6.3%,这个增长速度比第一个季度还要迅猛一些。

巴基斯坦统计局 6 月快报

卡拉奇港最新公布的每月报关数据表明,来自中国的食品集装箱数量达到五年来的最高水平,其中仅方便面这一项,上半年就进口了4300吨,折合大约有430万个餐份。

这些货不是慈善,是要付钱的。

付不起?

外汇库存储备量持续增长:2025年6月,官方外汇资产达到148亿美元,较上一年同期增加30亿美元,足以支付两个月的进口需求,虽然距离警戒水平尚有距离,但已远非2023年那个仅剩三周就触及极限的危急状况。

有人还是不信:钱都买吃的了,工业怎么办?

中巴经济走廊的产业园给了另一条线。

2025年5月,拉沙卡伊特别经济区迎来第21家工厂的开业,该厂专注于生产运动背包,大部分产品销往中东地区,雇佣了1600名工人,每条生产线每月能够制造18万个背包。

工人的收入依据当地行情属于中产阶级水平,每月收入为 3.2 万卢比,折合约 115 美元,这个数额足以购置满满一车超市商品。

园区的小卖部,可乐经常断货,因为工人下班顺手就拎走一排。

货架空置与可乐争抢的现象并存,一个国家固有的复杂性本就两面性,若只聚焦一面并配上哀伤的背景音乐,这并非客观呈现,而是刻意美化。

再把镜头拉远,中国公司也在算细账。

2025年前六个月,我国在巴非金融领域的直接投资总额达5.2亿美元,其中百分之七十用于风电和光伏产业。

电费减少一个卢比,工厂才愿意安排全天候生产;电力供应稳定了,小卖店冰箱才能持续不断地运行。

电和零食,一环扣一环,就是最真实的“友谊万岁”。

所以,下次刷到“空货架”视频,先别急着感动或嘲笑。

审视取景场所、记录时日,留意是否包含进货画面,同时观察该类食品在网商平台上标价几何,大致便可知晓:

是商业行为,是关注度,还是有人刻意把纷繁万象裁剪成十五秒的无奈片段。

巴基斯坦不富裕,可也没把希望挂在游客口袋上。

人家在搬砖、装船、拧螺丝,赚来的钱转头就去小卖部清空冰柜。

这画面没那么悲情,却更有温度。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