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动画掀起热潮,会带来怎样的惊喜与发展?

2025-10-18 -

近些年,我国动画领域发展势头良好,创作与制作不断进步,作品数量与品质均获得显著增强,题材类型愈发丰富多样,受众群体持续扩大,电视动画领域人才表现令人鼓舞。现阶段,中国动画行业正处于发展的高峰期。

受众群体拓展

过去十年间,观看动画的人群已不再局限于儿童和青少年,成年人乃至老年群体也加入了观影行列,数量显著增加。值得注意的是,过去儿童和青少年更倾向于观看外国制作的动画片,但近年来,由于国产动画制作水平不断进步,国产动画作品逐渐受到广泛欢迎,形成了观影热潮。其关注度大幅提高,屡次打破收视记录,电影票房也持续创下佳绩。

此外,社会各界对动漫的热度不减,导致制作和播出机构纷纷增加对各类项目的资金支持,尤其是互联网企业进入动漫领域之后,为我国动漫产业的进步带来了诸多帮助,例如扩大市场范围、吸引更多观众、提供便捷的网络视频观看渠道等,推动了动漫用户的迅速增加,成为推动国产动漫进步的关键因素。

产业规模扩大

动画领域的兴盛,得益于政府部门的大力扶持,相关机构出台了不少配套政策,各地时常开展各类相关活动,为动画创作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和广阔的舞台,促使我国动画行业规模不断扩大,内部结构持续完善,市场迅速扩张,整个行业稳步发展。

我国动画行业商业化进程相对滞后,但从业者勤勉钻研,逐步满足了市场需要。十年来,动画作品、品牌形象及动漫符号等商业化活动渐入佳境,更涌现出“方特”这类融合本土动漫特色的主题公园,既迎合了观众消遣的愿望,也为动画产业体系的健全贡献了力量。现在很多地方和机构经常挑选动画角色担任代表,这是动画产业走向商业化的一个表现。这些代表形象大多充满活力、开朗,是当地特有的文化象征。例如海南旅游宣传的吉祥物波波椰,还有陕西省历史博物馆的代言人唐妞。这些动画形象彰显了地域的文化旅游亮点,成为了新的关注焦点,提升了游客的旅行体验,拓展了旅游项目,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作品精益求精

艺术创作上,中国动画持续寻求突破,不断开拓新领域,生产环节追求卓越,更加紧密地融合科技与美学,视觉呈现水平显著提高。十年来,动画佳作接连问世,众多影片赢得市场认可,广受观众喜爱。电视和网络平台中,动画片《熊出没》《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等作品显著提升了观看率,电影《十万个冷笑话》《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熊出没之雪岭熊风》等国产动画获得广泛赞誉。

更令人高兴的是,伴随着理想的传播成果,一些连续电视动画作品获得了可观的经济回报。近些年,由于动画制作水准的进步,再加上互联网播放渠道的兴起,那些多年来依靠热忱和执着不懈耕耘动画领域的制作集体,经济收益同以往相比有了显著改善。动画电影的市场表现更为突出,例如2011年国产动画电影的总收入大约为4亿元,到了2021年国产动画电影的总收入已经增长到大约30亿元。最近十年间,收入超过1亿元的动画电影非常普遍,其中《哪吒之魔童降世》凭借超过50亿元的总收入,成为了国产动画电影中的佼佼者。

中国动画产业整体观察,2012年整体产出达到760亿元,到了2020年,这个数字已经增长到2200亿元以上。产业收益的稳步增长,为动画作品的不断推出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也提升了从业者的信心,并巩固了他们的决心:只要持续打造出更多具备品质的作品,能够获得行业内外的一致认可,整个动画领域就能维持健康的发展态势,创作团队以及创作氛围也必将不断优化。

人才不断成长

为了促进动画产业持续繁荣,增强艺术创作的内在动力,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卡通艺术委员会积极运用其专业领域的桥梁作用,近些年持续开展动画制作人才的学习营,着力培育动画领域的专才,不断扩充从事动画创作的人员规模,着力提高动画工作者的艺术造诣。培养创作者时,既要提升他们的业务水平,也要夯实理论根基,增强文化认同,发扬民族风尚,引导青年动画师把正确理念融入生动作品,形成良好教育效果,从而诞生更出色的动漫佳作。

审视动画领域近十年的发展,可见该行业收获了令人鼓舞的成果。我们坚信,动画从业者定能乘势而上,积极进取,始终秉持以人民需求为出发点的创作理念,着力打造更多优秀的动画作品,从而收获更加丰硕的十年。

(作者为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卡通艺术委员会主任)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