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国|合作、互信、机遇——中俄博览会吸引中外企业前来寻求商机
新华社哈尔滨5月17日电 题:合作、互信、机遇——中俄博览会吸引中外企业寻求商机
新华社记者
走进哈尔滨新区的一角,浓郁的咖啡香气扑面而来,展示柜里的俄式奶油蛋糕格外诱人。 友信贸易(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尤金·巴诺夫正在店里忙着招呼顾客。
这是俄罗斯知名糖果品牌爱恋桥在中国开设的第一家咖啡店。 凭借为消费者所熟知的“俄罗斯大头娃娃”标志,爱莲桥希望借助第八届中俄博览会在中国开拓新市场。 “这次我不仅带来了巧克力,还带来了咖啡和俄罗斯甜点。”巴诺夫说。
17日,第八届中俄博览会开幕式在哈尔滨国际会展中心举行。 今年是中俄建交75周年,也是中俄文化年的开局之年。 本届博览会以“合作、互信、机遇”为主题,有来自44个国家和地区的120多个中外代表团参会,2000多家国有企业、民营龙头企业、跨境电商企业参会。连锁机构及其他企业。 课题负责人出席会议。
拥抱新的市场机遇
埃连桥以巧克力闻名,在俄罗斯拥有约100家咖啡店。 巴诺夫表示,选择在哈尔滨开设中国第一家咖啡店,不仅是因为哈尔滨有着深厚的中俄交往历史和对传统巧克力品牌的高度认可,更是因为抓住了进博会“这个良好的开业契机”。
巴诺夫表示,目前中国是爱莲桥巧克力的第五大出口市场,仍有巨大的增长潜力。 除了拓展线下咖啡店等新商业模式外,该品牌还专门针对中国顾客推出了低糖、高可可含量的新巧克力产品,希望留住“中国人的胃口”。
“这次进博会不仅是对两国长期友好合作的庆祝,也是深化合作、拓展新机遇的重要平台。” 中央财经大学副教授刘春生说。
除了老品牌,进博会还吸引了很多“新朋友”。 俄罗斯别廖夫软果蛋糕厂负责人帕维尔·塞梅尔尼亚表示,该品牌近年来多次参加中国展会,但这是他第一次来中俄博览会。
“中国市场充满活力、开放,健康食品消费潜力巨大。” 表示,苹果蛋糕的主要原料是天然水果,可以满足中国消费者健康饮食和健康生活的需求。
针对中国市场,我们扩大了线上线下的销售。 贝莱芙软果蛋糕通过淘宝、抖音等电商平台销往全国各地,也出现在上海、成都、广州等20多个城市的超市货架上。 。
“中俄两国餐饮文化丰富、多元、有吸引力,博览会可以进一步促进中俄两国美食交流,促进中俄文化、健康等领域的发展。” 黑龙江当代中俄区域经济研究所所长宋奎说。
搭建合作新平台
从博览会场馆一路向北前往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黑河片区。 鲲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德坤已经为此次展会准备了自己的产品。 今年她带来的主打产品是“网红”大豆冰淇淋。
“我们将现代生物技术和创新工艺结合起来,推出各种由大豆制成的食品。” 张德坤表示,公司依靠技术不断提高产品附加值,产品市场和销售渠道不断拓展。
张德坤期待在本次展会上找到更多的俄罗斯合作伙伴,拓展俄罗斯的销售市场。 “大豆冰淇淋非常健康,味道好,很受欢迎。” 她对产品还是很有信心的。
黑龙江的北方大门越开越大,将为东北亚乃至世界的发展繁荣不断注入动力。 今年一季度,黑龙江省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0.3%,高出全国5.3个百分点。 其中,出口同比增长52%,高出全国47.1个百分点,成为外贸新亮点。
“进博会重视中小企业,有利于促进贸易增长、增进人文交流。” 刘春生表示,这有利于进一步增强贸易活力,进一步探索电子商务、跨境电商、绿色经济等新增长点。
编织新的沟通纽带
黑龙江加兰俄罗斯美术馆馆长卢桂兰是中俄博览会的“常驻嘉宾”。 多年来,她与俄罗斯年轻艺术家合作展示和销售俄罗斯画作。 “收藏油画需要一定的审美能力,我在博览会上看到了商机。”她说。
推动俄罗斯“80后”导游波琳娜每年参加中俄博览会的不仅仅是商机,更是一种难以形容的羁绊。 刻苦学习汉语多年的波琳娜最自豪的是成为两国人文交流的“桥梁”。
出差、展览、接待,波琳娜这些年去过中国很多地方。 她和她的中国同事通过专业的服务让很多顾客感受到了中国人民的热情。 “虽然很多俄罗斯顾客不会说中文,但他们在中国并没有感到任何不便,”她说。
多年来,不少客商在自己的展位前请波琳娜介绍俄罗斯展品。 帮助中俄企业更好地沟通是她擅长的。 “我认为中俄博览会就像一个节日,将不同文化的人们聚集在一起。我非常愿意成为沟通的纽带,并继续这样做。” 波琳娜说道。
中俄博览会是中俄两国共同举办的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展会。 自2014年首届以来,已有7200多家中俄企业、超过105万客商参与,吸引中外企业前来寻找商机。
“进博会在为中外企业创造更多商机的同时,也让两国人民更直观地感受到文化魅力,增进文化交流,促进民心相通,奠定良好合作基础在各个领域。” 刘春生说道。 (记者何晓彤、方宁、张晨光、刘鹤耀、王俊宝)
视频记者:颜艳、尹博古、陈斌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