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名人“孙中山”名字的由来故事

2024-05-30 -

中国名人“孙中山”名字的由来故事

孙中山,本名文,字载之,笔名日新、逸仙、狄香,别号中山乔,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下面是编者整理的中国名人“孙中山”名字的由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孙中山的逸闻趣事_中山历史故事_孙中山的历史趣事

据记载,孙中山先生祖籍在河源市紫金县中坝镇孙五排村,紫金境内有“中山纪念小学”和“紫金中坝法场中山纪念展览馆”。孙中山先生祖籍在紫金的说法虽然有争议,但也为世人所知,然而关于他名字的由来,却有一则鲜为人知的历史轶事。

孙中山先生1866年11月12日出生于广东省香山县,初名狄香,长大后改名文,字德明,意为新义。孙中山先生早年在澳门、广州行医,游历欧美,多用逸仙这个名字。后来革命同志们常常称呼他为“中山”。这个“中山”是典型的日本姓氏,它是怎么成为孙先生的名字的呢?这里有一个有趣的故事。孙文到日本从事革命活动时,日本青年宫崎虎之崎和平山树十分敬佩孙文。两人几经周折,终于在横滨中国革命家陈少白的住处结识了孙文。交谈中,两人对孙先生的革命热情和深刻见解印象深刻。 他们决心尽全力帮助孙先生,并希望孙先生能在日本多呆几天,为了安全起见,宫崎虎之崎和平山秀建议孙先生换到他们安排的酒店,孙先生接受了他们的建议。

于是,孙先生在宫崎虎之介和平山秀的陪同下,前往了新旅馆。他们一路经过日比谷公园、中山侯爵的住所,来到了名为“太鹤馆”的旅舍。要入住旅馆,必须填写登记表,于是平山秀便代为填写了。在填写姓名一栏的时候,平山秀陷入了两难境地。当时孙先生正在流亡,不能公开使用本名,该怎么办呢?平山秀慌乱中想到了一个办法,想起了刚刚路过的中山侯爵的住所。这个“中山”是日本人最常见的姓氏,借用一下正好。于是,平山秀便记下了“中山”两个字。姓是有了,但名字呢?名字该怎么填呢? 看到平山树焦急的样子,孙先生拿起笔在报名表上的“中山”后面写下了“乔”字。

后来有人问孙先生,为什么取“乔”这个名字。孙先生说:“现在中国荆棘丛生,我就是开路的樵夫!”就这样,孙文先生以日本名字“中山乔”在日本进行革命活动。同志们都叫他“中山先生”。“中山先生”是日本民族的常用称呼。由于习惯这样称呼,革命同志们就不再叫他孙文了,而是在日本姓氏“中山”前面加上中国姓氏“孙”,称他为“孙中山”。只有在正式场合,才叫孙文或孙中山。就这样,一个日本姓氏成了伟大革命先驱孙文的另一个名字,而且是最常用的名字。

为了让后人永远铭记孙中山先生的丰功伟绩,他的家乡广东省香山县改名为中山县,也就是现在的中山市;我国许多街道、公园也冠以“中山”;也有学校、医院、船舶以“中山”命名;一种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服装也叫“中山服”。因有孙中山先生祖籍“紫金”之说,故还设有紫金“中山纪念小学”和“紫金中坝法场中山纪念展览馆”,并于1986年由时任民革中央代理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的曲武同志为二者题写了馆名。

孙中山简介

孙中山,1866年11月12日出生于广东省广州府香山县翠亨村(现中山市)。孙中山原在香港学医,成为一名西医。看到中华民族面临被西方列强分裂的危险,孙中山决定放弃“医学事业”,从事“为国行医”。早年孙中山受郑观应改良思想的影响,后来看到清政府的腐败,决定推翻清朝,建立民主共和。

1894年11月24日,孙中山在檀香山创立兴中会。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同盟会成立。1911年(宣统三年)10月10日,新军中革命党人秘密联络,当晚决定起义。辛亥革命后,被推选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任期自1912年1月1日至1912年4月1日)。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因癌症在北京逝世。1929年6月1日,根据其遗愿,葬于南京紫金山中山陵。

中山历史故事_孙中山的逸闻趣事_孙中山的历史趣事

孙中山撰写了《国家建设方略》、《建国纲领》、《三民主义》等。其著作在他逝世后多次以文集形式出版,包括1986年中华书局出版的11卷本《孙中山全集》,1969年、1973年、1985年在台北出版的《国父全集》。

敬语

1925年孙中山逝世后,在北京中央公园的土地公所举行了一次公众追悼会。河南军区总司令范钟秀特意赠送一面巨型素色花旗(宽一米多,高四五尺),中间用大字写着“国父”三个字。他的唁电和唁函均称他为“国父”。这是孙中山被公众尊为“国父”的开始。

1940年3月21日,正值抗日战争中期,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第143次会议决定尊称该党总理为“国父”,以表敬意。根据中央常务委员会的决议,孙中山先生主张国民革命,创立民国,更新政治制度,奠定国基,谋求世界和平与国际平等,对世界有重大贡献。同年4月1日,下令全国自即日起尊称孙中山总理为“国父”。同年5月29日又发布命令,规定政府机关及民众团体一律尊称“国父”。国民党内,称国父或总理都可以,不必强行改变民间已印刷的书籍、文字。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并没有正式将孙中山或其他任何人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或中国的开国元勋。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或中国共产党在正式场合或文件中提到孙中山时,通常使用“革命先驱”的称号,而从不称孙中山为开国元勋。

世纪后的纪念

纪念会议

2015年11月8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2016年11月12日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 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为民族独立、社会进步、人民幸福作出的历史贡献,学习、继承和发扬孙中山先生的爱国思想、革命意志和进取精神,巩固和发展海内外中华人民的大团结,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共同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最大限度地凝聚全民族的力量,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决定届时举行隆重的纪念活动。

2016年3月12日是孙中山先生逝世91周年。

2016年11月11日,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

中山历史故事_孙中山的逸闻趣事_孙中山的历史趣事

2020年11月12日,全国政协在北京中山公园孙中山堂举行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4周年仪式。

纪念币

2016年10月12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发行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纪念币一套,该套纪念币共3枚,其中金质纪念币1枚,银质纪念币1枚,铜合金纪念币1枚,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货币。

纪念展

2020年8月11日,“上海城市记忆中的孙中山——纪念孙中山逝世九十五周年文物文献展”在上海市档案馆(外滩分馆)开幕。

孙中山童年的故事

珠江入海口外,有一个依山傍水的小村落,就是广东香山县翠亨村。槟榔山不高但风景秀丽,兰溪河不宽但清澈。1866年11月12日夜里,村庄附近一所简陋的农舍里诞生了一个男孩,他就是后来改变中国命运的伟大民主革命家孙中山。这时,父母给他取名狄香。小狄香出生的家庭是一个贫苦农民家庭,自祖父孙敬先起,一直靠租借别人的田地为生,父亲孙大成早年在澳门打工,回国后仍是佃农。后来,孙中山的大哥孙眉在檀香山经商发家致富,家里的经济状况才好起来。

和所有穷苦的孩子一样,孙中山从懂事起就开始分担家务,砍柴、割草、下地干活,最有趣的是和大孩子一起去海边捡退潮后留下的小鱼小螃蟹,还能收获很多漂亮的贝壳。孙中山从小做事效率就很高,经常别人还没做完,他就已经完成了工作。做完自己的工作后,还会去帮助其他孩子,尤其喜欢帮助比自己弱小的孩子。

尽管脚上没有鞋穿,肚子里只有红薯,但孙中山童年仍然有许多快乐的时光。他经常和村里的孩子们一起到河边抓鱼,在岸边玩耍。男孩们最喜欢玩的就是“打仗”游戏。每当这时,孙中山就是自然的领袖。翠亨村有一位太平军老兵,大人不敢靠近他,孩子们却喜欢听这位饱经风霜的老人讲太平军的故事,什么洪秀全的金田起义,什么石达开把曾国藩打入水里,什么李秀成打败洋枪队。孩子们听得乐开了怀,抓耳挠腮,听得最认真的,就是小孙中山。这位昔日的太平军老人也很喜欢这个不同寻常的孩子。 他常说小皇帝长得像洪秀全,希望他长大后也能成为“洪秀全”,推翻清朝。因此,翠亨村的孩子们就把孙中山称为“洪秀全”。从此以后,翠亨村的孩子们玩“打仗”游戏时,就不只是士兵抓匪,还有太平军与清兵打仗。孙中山当然就是太平天国的天王洪秀全了。久而久之,大人们也知道了小皇帝祥这个绰号。孩子晚上回家稍晚,大人们就会训斥他:“你又跟‘洪秀全’玩打仗了?”

由于广东地理位置遥远,离皇帝又远,加之黑社会等反清帮派长期活动,民众对清朝统治一直心怀不满,大家对反清活动和言论都心照不宣。这种生活氛围使孙中山从小就养成了反清意识,清政府的种种倒行逆施更是强化了他的反清意识。在广东、广西、福建等地,许多人迫于生活压力,背井离乡,到海外谋生。成千上万的华侨华人,用自己用生命和辛劳挣来的财富滋养着自己的家乡和祖国。然而,清政府不仅没有尽到保护华侨华人的起码义务,还把他们当成“弃民”,百般歧视、掠夺、迫害。在海外挣了一点钱回国的华侨华人,常常会无端地受到欺负。 孙中山小时候曾亲眼看到同村的一位归侨商人的店铺在光天化日下被土匪洗劫一空,而清朝地方政府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看着悲痛欲绝的归侨商人,小狄香心里很难受。

中山历史故事_孙中山的逸闻趣事_孙中山的历史趣事

如果说这件事情只是说明了清政府的无能,那么萧涤祥亲眼目睹的另一件事,则清楚地暴露了清政府的残酷、冷酷和贪婪。翠亨村有李氏三兄弟,他们历尽艰辛到美国旧金山淘金,赚了一点钱,便回乡置办了田产,建了一个小花园,供村里的孩子玩耍,这里曾是孙中山和朋友们的乐园。然而有一天,一队凶猛如狼虎的清兵闯入村里,不分青红皂白地逮捕了李氏三兄弟,抄家,并查封了小花园。孙中山对此感到不公平,上前大声质问。为首的官员二话不说,竟然拔刀刺去。幸好孙中山躲闪迅速,才得以逃脱。 原来,李氏兄弟的财产激起了地方官员的贪欲,于是就以“诬告陷害”的罪名把李氏兄弟关进了监狱,并霸占了他们的财产。后来,李氏三兄弟中有一人被处死,另两人下落不明。这件事深深刺痛了孙中山幼小的心灵。从此,他似乎明白了洪秀全为什么要起义反清。

【中国名人“孙中山”名字的由来故事】相关文章:

孙中山的名人故事01-18

中国省份名称的由来09-02

中国名人故事11-19

中国名人故事精选 11-17

中国爱国名人故事05-25

中国勤劳名人故事12-20

中国名人读书故事12-03

中国名人故事 07-29

中国励志名人故事09-22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