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政治笑话研究
【摘要】政治笑话是指与政治有关的笑话,具体来说,政治笑话是指涉及政治体制的具有政治维度的笑话,采用幽默与讽刺相结合的方式,本质上属于“政治言语符号空间的边缘层”。政治笑话是一种口头表演艺术,其创作和传播的主体是普通民众,客体是政治体制。政治笑话在自身发展中表现出一些鲜明的特征和独特的艺术手法。政治笑话对政权的影响是一把“双刃剑”,可以从政治笑话的目标对象、关注点、可接受性和表演方式等结构分析标准来研究。自苏联诞生直至解体,讽刺其政权的政治笑话一直流传于苏联社会。苏联政治笑话的发展过程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勃列日涅夫时期是苏联政治笑话发展的“鼎盛时期”。 这一时期苏联政治笑话不仅在数量上占有相当的比重、传播速度越来越快,而且从不同层面对苏联政权的各个方面进行了讽刺。从讽刺对象来看,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政治笑话有三个层次,即政治人物层次、机关单位层次和社会生活层次,每个层次又包含一些具体的讽刺对象。在对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政治笑话讽刺对象的分类分析的基础上,作者随后通过焦点分析法,分析了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的弊端以及这些政治笑话造成的社会后果。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政治笑话的大量出现有着深厚的社会土壤。首先,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的“停滞社会”客观上为苏联政治笑话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题材。 第二,苏联实际推行的“引导式政治参与”为政治笑话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而政治笑话是“一定危险的”政治言论行为。第三,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民众对主流政治文化的负面认同为苏联政治笑话的发展提供了合理性。通过对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政治笑话的分析,笔者可以清晰地了解到当时苏联民众是如何看待苏联体制的,对苏联政权抱有什么样的心态,以及在那个“停滞的社会”中民众的认知是什么。这可以使我们更好地站在苏联民众的视角来看待苏联体制,客观地分析苏联体制。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