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极少数)青岛人#lowquality
一些来自青岛的人。
这期就说说可能会掉粉的青岛人。认清自己的身份就好。青岛这座城市财富和知识分成两个层次,而且挺严重的。两个层次的人占比比较符合80/20法则,一些受教育程度高或者有一定财富的当地人,是可以相互交流的,他们也有优越感,但又不会让别人觉得不舒服。
你也可以用普通话跟他交谈,但如果是一些落后街区的老人,他们会有一种优越感和排斥感,你也没办法跟他们交流。如果有些话刺激到了他们的神经,你可能会收到青岛的问候包,什么“死表子”、“超霸老八子”,经常就是这种。
青岛人说话很刻薄,很霸道。青岛人也比较保守,真的比较保守。很多人的思想还停留在90年代,那时候他们最辉煌,但现在不是那个年代了,我们也回不到那个年代了。现在有了网络,大家的生活水平都提高了,出去旅游、出国旅游也不是那么难。
其他城市的人也睁大了眼睛,经济水平和知识储备已经很大程度上超越了青岛本地的一些人。青岛很美,但毕竟只是个城市,在你面前炫耀一些过去的东西已经没有效果了,谁会觉得你是农村混蛋,是外地人。
当你见识过上海、广州、北京等城市的规模,见识过南京、西安等城市的历史底蕴,再来到青岛,听到老青岛人告诉你青岛是全国顶尖城市、有多牛逼,并用一些漏洞百出的笑话夸赞时,你会作何感想。
另外,青岛有些人的观念和想法也比较陈旧,特别是一些五六十岁的老人,还有一些高中都没有读过的流氓,对于这样的人,跟他们讲道理简直就是对他们智商的侮辱。
最近,一段老太太的语音被广泛用作背景音乐。与省内其他城市相比,青岛缺少人性化。也可能是青岛是山东为数不多的具有海派文化的城市,人与人之间缺乏礼貌意识,戒心很强。有些人还非常具有攻击性,很多市民缺乏社会公德。
坐公交车的时候,你会看到很多50岁以上的男女,他们无缘无故就上车,早高峰和晚高峰每天都一样,当然,我们不能一概而论,青岛市民的素质大多很高,这种不文明现象的存在,确实不符合青岛的形象。
常说为了一点小利益,两个人可以因为几句话就吵起来,甚至打架。青岛地铁一号线让你看到很多东西。因为我经常去济南出差,所以青岛整体的朴素程度远不如济南。
重点是什么?大家尽量谦虚一点,有点底蕴吧?也可能是青岛话比较上扬的调子,导致大家的性格都跟着方言走。青岛虽然很年轻,但是下面的即墨、胶州、胶南、平度这些县的历史都很悠久。还是希望大家能尽量把青岛办得更好,毕竟眼光要放长远。
今天的青岛还是今天的青岛吗?今天的青岛有没有可能成为未来的北京、上海、广州、深圳?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